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 50 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 35 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哈雷彗星2. 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A. 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B. 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
2、约 35 光年C. 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D. 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答案】1. A 2.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的恒星,也是太阳系目前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天体,即是日地距离适中、质量和体积适中及液态的水。【1 题详解】“橙矮星”是行星,与地球是一类天体;太阳是恒星,月球是卫星,哈雷彗星是彗星。选A 正确。【2 题详解】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恒星与行星的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适当的体积和质量,有厚厚的大气,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的水。与形态特征、与地球的距离、及组成物质关系不大。选 D 正确。据报道,中国有望发射自主火星控测器
3、,中国现在的运载能力、测控能力也可以支持火星探测器发射。结合下表完成下列问题。行 质量 体积 平均 公转 自转周期 四2星 (地球为 1) (地球为1)密度(g/c m3)周期 季更替地球1.00 1.00 5.52 1 年23 时 56分有火星0.11 0.15 3.961.9年24 时 37分有3.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B. C. D. 4. 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地外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
4、地理现象与地球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 )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 B. C. D. 【答案】3. D 4. C【解析】【3 题详解】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使昼夜的温度变化不会太大,故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较适中,使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和液态水无关,不符合题意。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和液态水的存在无关,不符合题意。3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使地球的温度适中,故正确。故选 D。【4 题详解】火星的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地球,其吸引
5、力有限,大气有可能逃逸到宇宙中,所以火星不可能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不符合题意。 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由于火星的公转周期和地球不同,所以四季的长度不一样,不符合题意。 根据表格可知,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故正确。 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故正确。 故选 C。【点睛】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主要是温度适中,气温在 0以上 100以下是液态水存在的条件; 根据图表内容可以确定火星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和四季、距离太阳的长度等.2017 年 7 月 22 日至 8 月 1 日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
6、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 有关人员解释:“预计到通讯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 。完成下列问题。5. 太阳活动常对地球上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其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A. B. C. D. 6. 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 甲段 B. 乙段 C. 丙段 D. 丁段【答案】5. A 6. C【解析】【5 题详解】4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太阳活
7、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a 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强调的是长波,故错误;b 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故、正确。 “白夜”现象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故所致,与太阳活动无关,错误。故 A 正确。【6 题详解】读图分析,在丙位置时,火星、太阳与地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的方位来看,火星将会位于太阳的正后方。在这一位置,太阳将会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因此,为了防止通信受损,NASA 已经决定,暂停 NASA 和多个
8、火星轨道飞行器以及地面火星车之间的通讯。故 C 正确。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下列问题。纬度(N)64 50 40 30 20 0可能总辐射(W/m2)139.3 169.6 196.4 216.3 228.2 248.1有效总辐射(W/m2)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7.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形 C. 大气环流 D. 洋流8. 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9、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5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A. B. C. D. 【答案】7. A 8. D【解析】【7 题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能总辐射量随着纬度的增加面降低,所以主导因素是纬度;地形、大气环流、洋流与可能总辐射量变化规律之间没有相关性。 故选 A。【8 题详解】表格中最大有效辐射量低纬度高,中高纬度低,因为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对。副热带地区,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对。纬度高,虽然白天时间长,但是太阳高度角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10、,错。云层厚,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错。 故选 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和日照长短; 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9.读下图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昼夜交替主要是地球自转产生的。A. 下一刻 D 点将进入白昼B. C 点在昼半球C. DE 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 AB 弧线是昏线6【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 D 点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下一刻将进入白昼;A、D、E 三点都位于晨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同
11、,都为 0;此时 D 点为 6 点,则 E 点为 10 点;此时 AB 是晨线。 故选 A。【点睛】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规律,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10.下图中的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A 图中,甲地在乙地的西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北;B 图中甲地在乙地的西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南;C 图中甲地在乙地
12、的东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南;D 图中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定为北极地区图,甲地在乙地的东北、丙地在丁地的西北。依据题意。 故选 B。【点睛】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11.读下图,若干年后河口处小岛最终与哪一岸相连( )A. 甲,丙 B. 乙,丙C. 乙,丁 D. 甲,丁【答案】B【解析】7试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转,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考点:本题考查。12.读下图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若该图阴影部分为 7 月 6 日,非阴影部分为 7 月 7 日, 则北京时间为A. 6 日 8 时 B
13、. 7 日 8 时 C. 6 日 20 时 D. 7 日 20 时【答案】B【解析】【详解】读中心点为南极的示意图,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左下两日分界线为 180经线,右上两日分界线为 0 时,0 时经线为 0,则北京时间为 7 日 8 时。故选 B。【点睛】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为 0 时经线;另一条是人为界线,为 180经线由 0 时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 180经线向东到 0 时经线为旧的一天。读下图,6 月 22 日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3. 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17 点 B. 5 点 C. 1 点 D. 13 点14. 我国统一采用的
14、北京时间指的是( )北京的地方时 东经 120经线的地方时东八区的地方时 东八区的区时A. B. C. D. 【答案】13. A 14. D8【解析】【13 题详解】读图可知,C 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故为 12:00,根据地球的自传方向和 180 度经线可知,C 点的经度为东经 45 度,位于东三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比 C 点早 5 个小时,故此时北京时间是 17:00。故选 A。【14 题详解】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 120E 经线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也不是 116E 经线的地方时。故选 D。某区校长要到美国洛杉矶(119W)友谊学校参观
15、访问,机票上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 12 月 3 日 9:40。途中飞行时间为 16 小时 50 分钟,到达洛杉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5. 区校长从北京到洛杉矶时,当地区时是( )A. 12 月 2 日 16:10 B. 12 月 2 日 17: 00C. 12 月 4 日 2:30 D. 12 月 3 日 10:3016. 到达洛杉矶后,为了与当地时间一致,区校长调整手表时间的方法是A. 顺时针拨快 8 小时 B. 逆时针拨慢 8 小时C. 顺时针拨快 4 小时 D. 逆时针拨慢 6 小时【答案】15. D 16. A【解析】试题分析:【15 题详解】根据计算(用 119W 除以 15,余
16、数大于 7.5,商加 1)可知美国洛杉矶位于西八区,位于北京(东八区)西边,用飞机起飞时间(12 月 3 日 9:40)减去时区差(16) ,可得出飞机起飞时的洛杉矶时间是 12 月 2 日 17:40,再加上途中飞行时间 16 小时 50 分钟可得出到达洛杉矶时当地的区时是 12 月 3 日 10:30,答案是 D。【16 题详解】飞机起飞时的北京时间是 12 月 3 日 9:40,再加上途中飞行时间 16 小时 50 分钟可得出到达洛杉矶时的北京时间是 12 月 4 日 2:30,据上题可知到达洛杉矶时当地的区时是 12 月 3日 10:30,要与当地时间一致,应该顺时针拨快 8 小时,答
17、案是 A。考点:该题考查时间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9下面左图、右图为由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公转运动的两种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17. 当地球运行到左图中的远日点附近时,其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A. A 位置 B. B 位置 C. C 位置 D. D 位置18. 当地球位于右图中的哪个位置时,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广州( )A. A 位置 B. B 位置 C. C 位置 D. D 位置【答案】17. A 18. A【解析】【17 题详解】分析右图可知,A 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 ,C 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 ,则 B 点是
18、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 ,D 点是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 。当地球运动到远日点附近时,时间为 7 月初,此时地球公转位置接近 A 点,故选 A。【18 题详解】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北京纬度比广州纬度高,所以 A 位置(夏至日)时,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广州,故选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 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A. 清明 B. 小暑 C. 寒露 D. 小寒20. 从立春到立夏,最可能出现在黄河流域的现象是A.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10B
19、.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C.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D. 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答案】19. D 20. 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每年的 1 月初地球距太阳最近。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 15为另一个节气。计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19 题详解】地球公转过程当中,1 月初距太阳最近,24 节气当中小寒与近日点时间最接近,选择 D。【20 题详解】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是立春后的景象,故答案选 B。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
20、唱开怀,是夏至时的景象,故 A 错;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是白露时的景象,故 C 错;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是冬季大雪时的景象,故 D 错。21.2017 年国庆节期间,全国人民在祝福祖国的同时也在享受国庆假期带来的快乐。在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A. ab B. bc C. cd D. de【答案】C【解析】【详解】读图可知,a 为春分日、b 为夏至日、c 为秋分日、d 为冬至日、e 为春分日。在我国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处于下图中的 cd 之间。 故选 C。22.贵州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庆典于 2018 年 8 月 8 日下午 5 点在遵义新蒲
21、奥体中心体育场正式上演 ,这时,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并正向北移动 B. 位于南半球,并正向北移动C. 位于北半球,并正向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并正向南移动【答案】C11【解析】【详解】8 月 8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赤道方向移动,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正向南移动,选 C。23.下列四图中,日期相同的是 ( )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昼夜平分,时间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 6 月 22 日。故不符合题意; B、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
22、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时间为 6 月 22 日;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 12 月 22 日。故不符合题意; C、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 6 月 22 日;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时间为 6 月 22 日。故正确; D、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昼夜平分,时间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 12 月 22 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4. 若地轴与
23、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 6 月 22 日前后地球上 ( )A. 极昼和极夜的范围会缩小 B. 温带范围会扩大C. 热带范围保持不变 D. 热带范围会扩大25. 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 ( )A. 北极点永远是极夜 B. 没有昼夜交替C. 没有四季变化 D. 不存在地方时差【答案】24. D 25. C12【解析】【24 题详解】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黄赤交角是 2328,黄赤交角变大。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的度数减小,则 6 月 22 日前后地球上极昼和极夜的范围会扩大,A 错。热带、寒带范围会扩大,C 错,D 对。温带范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上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