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2新人教版.doc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2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2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各具特色的民居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课前准备 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2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
2、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 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3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4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
3、要求如下: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2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
4、成员答疑。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 ,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体会说
5、明方法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列数字:“夯筑起墙厚 1 米、高 15 米以上的土楼。 ”(具体可感)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形象直观)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 (充实具体)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真实可信)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六、课外拓展,迁移练写。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各具特色 民居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