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双柏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云南省双柏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双柏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云南省双柏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 I一、单选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单质 X 和单质 Y 反应生成 X3 和 Y2 ,现有下列叙述:X 被氧化,X 是氧化剂,X 3是氧化产物,X 具有氧化性,Y 2 是还原产物,X 3 具有氧化性。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单质 X 和单质 Y 反应生成 X3 和 Y2 ,X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升高为+3 价,Y 元素的化合价由0 降低
2、为-2 价,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及规律来解答。【详解】单质 X 和单质 Y 反应生成 X3 和 Y2 ,X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升高为+3 价,Y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降低为-2 价,则X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正确;X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是还原剂,故错误;X 为还原剂,被氧化,X 3+是氧化产物,故正确;X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错误;Y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降低为-2 价,Y 被还原,所以 Y2-是还原产物,故正确;X 3+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故正确;即正确的是,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
3、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2.在反应 3NO2H 2O=2HNO3NO 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1 B. 13 C. 12 D. 21【答案】C2【解析】【分析】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守恒计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详解】在反应 3NO2+H2O2HNO 3+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二氧化氮中的+4 价分别升高到硝酸中的+5 价被氧化、降低到一氧化氮中的+2 价被还原,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1:2,答案选 C。3.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 石灰水 B. 豆浆 C.
4、 泥水 D. 蔗糖水【答案】B【解析】【分析】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在 1100nm 之间,是一种均一介稳定的分散系,据此判断。【详解】A. 石灰水属于溶液,A 错误;B. 豆浆分散质微粒直径在 1100nm 之间,属于胶体,B 正确;C. 泥水属于浊液,C 错误;D. 蔗糖水属于溶液,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特点与判断,明确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解答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发生电离而导电的是( )A. 液态氯化氢 B. 熔融氯化钠C. 固体氢氧化钾 D. 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答案】B【解析】【分析】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
5、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据此判断。【详解】A. 液态氯化氢不能发生电离,不导电,A 不符合;B. 熔融氯化钠能发生电离,从而导电,B 符合;C. 固体氢氧化钾不能发生电离,不导电,C 不符合;D. 铁是金属单质,不能发生电离,D 不符合。3答案选 B。5.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中只含 Cl2和 H2O 分子B.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 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Cl2D. 新制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新制氯水中存在 Cl2+H2OH+Cl-+HClO,所含分子只有 Cl2和 H2O、HClO 分子,所含
6、的离子只有 H+、Cl -、ClO -和 OH-,结合对应离子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A所含分子有 Cl2和 H2O、HClO 等,选项 A 错误;B新制的氯水中含 HCl、HClO,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 HClO 具有漂白性,则后溶液褪色,选项 B 正确;C氯水光照条件下有气泡逸出,发生 2HClO 2HCl+O2,生成气体为氧气,选项 C 错误;D光照条件下 HClO 分解生成 HCl,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及氯水的成分,明确 HClO 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 HClO 具有漂白性,而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题目
7、难度不大。6.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 1.3109 m)恢复了磁性。 “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B. “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 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小D. 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4“钴酞菁”分子直径为 1.310-9m,在 1nm100nm 之间, “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详解】A 项, “钴酞菁”分子直径为
8、1.310-9m,在 1nm100nm 之间, “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 项错误;B 项, “钴酞菁”分子直径为 1.310-9m,在 1nm100nm 之间, “钴酞菁”分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B 项错误;C 项,Na +直径小于 1nm, “钴酞菁”分子直径大于 Na+,C 项错误;D 项, “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项正确;答案选 D。7.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A.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 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凝固而减少失血C. 清晨,
9、在茂密的树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入 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没有关系,A 正确;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B 错误;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 错误;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利用的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D 错误,答案选 A。考点:考查胶体性质8.下列物质的变化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
10、是( )A.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 蔗糖溶于水C. 冰醋酸固体受热熔化 D. 红磷单质受热熔化【答案】A【解析】【分析】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据此判断。【详解】A. 氯化氢是电解质,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能产生自由移动5离子,A 正确;B. 蔗糖是非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发生电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B 错误;C. 醋酸是电解质,溶于水可以发生电离,冰醋酸固体受热熔化不能发生电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C 错误;D. 红磷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受热熔化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注意掌握电解质的电离条件:离子
11、化合物(如大多数盐、强碱等)既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导电,又能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导电;共价化合物(如:液态 HCl、纯硫酸、纯硝酸等)只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发生电离、导电。因此可以通过熔融时是否导电,来证明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之比为 11 B. 密度比为 118C. 物质的量之比为 811 D. 原子个数比 11【答案】A【解析】【详解】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质子数之比为 11;同温同压下,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13216144223
12、244811;物质的量之比为 118;原子个数比 1112。132144 1322 1443综上所述,A 正确,本题选 A。10.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红A. 仅 B. 仅 C. 仅 D. 【答案】D【解析】【分析】6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据此解答。【详解】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故不正确;钠与水的反应本质是钠与 H 的反应,所以钠
13、先与盐酸反应,故不正确;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的氧气产生,故不正确;过氧化钠投入到酚酞溶液中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变红,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又使其褪色,故不正确。答案选 D。1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钢罐存放液氯B. 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物质C. 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制取氯化氢D. 用氯气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的原因是氯气能杀灭细菌【答案】B【解析】【分析】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可用于杀菌消毒,氯气性质活泼,可与铁、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详
14、解】A干燥的氯气与铁在常温下不反应,因此可以用铁罐存放液氯,故 A 错误;B氯水为氯气的水溶液,液氯为纯净物,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故 B 正确;C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不安全,故 C 错误;D氯气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是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死细菌、病毒,故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把握氯气与水的反应及 HClO 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项 D 是易错点。12.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7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光照氯水时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
15、氧气,有气体产生,A 不符合;B、氯水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 不符合;C、氯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实验过程中没有气体产生,C 符合;D、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有气体产生,D 不符合;答案选 C。13.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且溶液质量减小,没有气体生成,此溶液是( )A. FeSO4 B. H2SO4 C. Fe2(SO4)3 D. CuSO4【答案】D【解析】除 FeSO4外,其它选项物质均可和铁反应:FeH 2SO4=FeSO4+H2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有氢气放出FeFe 2(SO4)3=3FeSO4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无气体放出Fe
16、CuSO 4=FeSO4Cu 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小,无气体放出故答案为 D14.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答案】D【解析】【详解】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比,不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错误;B.同温同压下,若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量之8比,否则不等,故错误;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与物质的量无关
17、,故错误;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故正确。故选 D。【点睛】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推出以下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或分子数之比);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之积的比;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倒数之比。同温同体积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倒数之比。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 Na 和 ClB. 硫酸钡难溶于水
18、,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C.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D. 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Na2SO4=2Na S 6 4O 2【答案】B【解析】氯化钠在溶于水时即能电离出 Na+和 Cl,电解质的电离无需外加电流的作用,选项 A 说法错误;硫酸钡虽难溶于水,但硫酸钡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因此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选项 B 说法正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能部分电离,碳酸是弱电解质,而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选项 C 说法错误;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应为 Na2SO4 2Na+,选项 D 说法错误。16.下列各组都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Na 、OH 、S
19、O 42,H 、Cl 、SO 42,Na 、K 、OH ,Na 、K 、NO 3,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9酸的概念是根据物质溶于水电离成的阳离子全部为 H+来确定的,则在酸的溶液中不会存在金属阳离子,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判断。【详解】Na +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应全部为 H+,应该为碱或盐电离,为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电离;因阳离子全部为 H+,可理解为盐酸和硫酸两种物质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Na 、K 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因阴
20、离子只有 OH-,应为两种碱;Na 、K 、NO 3溶液中无 H+,不会是酸电离产生的,因有金属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则为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答案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概念的理解和判断,能够从离子的角度来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和构成,并熟悉常见的酸、碱、盐即可。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只是指用眼看 B. 观察只是指用耳听C. 观察只是指用鼻嗅 D. 观察包括用手感觉【答案】D【解析】【详解】观察是指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所有感觉器官的考察,都属于观察,但不可用手直接接触药品,A、B、C 错误。D 正确,答案选 D。18.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可用来衡量电解质溶
21、液中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摩尔电导率越大,离子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越强。已知 Ca2 、OH 、HCO 3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60、1.98、0.45,据此可判断,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导电能力随二氧化碳通入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10试题分析: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当 CO2适量时 Ca(OH)2+CO2=CaCO3+H 2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2OH-+CO2=CaCO3+H 2O,当 CO2过量时 CaCO3+CO2+H2O=Ca(HCO3)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CO2+H2O=Ca2+2HC 。所以向澄清石灰水中
22、通入过量的CO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钙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增大,钙离子的浓度与原来相等,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与原来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但 OH-的摩尔电导率大于 HC 的摩尔电导率,所以最后溶液的导电性小于原来的导电性,最后 CaCO3全部溶解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即导电能力不再发生变化。考点:离子反应1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HClNa 2CO3;HClNaHCO 3B. NaOHHCl; Ba(OH) 2H 2SO4C. BaCl2H 2SO4;Ba(OH)
23、2Na 2SO4D. CaCO3HCl;Na 2CO3H 2SO4【答案】C【解析】【详解】A. HCl 与 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CO32 CO 2+H 2O;HCl 与 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HCO3 CO 2+H 2O,离子方程式不同,A 不符合;B. NaOH 与 HCl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OH +H 2O;Ba(OH) 2与 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42 +2H+Ba2+2OH Ba(OH) 2+2H 2O,离子方程式不同,B 不符合;C. BaCl2与 H2SO4以及 Ba(OH)2与 Na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双柏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