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docx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单选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C. 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 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2.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3.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
2、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4.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5.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 白云倒影 B. 游动的鱼 C. 白塔倒影D. 绿树倒影6.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
3、发散作用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D.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7.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一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8.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
4、的折射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二、填空题2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 A、B 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移动 B 蜡烛寻找点燃的A 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选填 A 或 B)蜡烛一侧观察。10.人笔直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2 m 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是_m。 11.小芳站在平面镜前,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小明身高 1.6m,站在距平面镜 3m 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m。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 A 距玻璃板 5cm,则蜡烛
5、 B 距玻璃板_cm 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 B 处放一光屏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蜡烛 A 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会_(填“偏高”或“偏低”)。14.暑假里,小丽跟妈妈去德州动植物园游玩。如图所示,植物园区鲜花盛开散发出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动物园里黑天鹅在水中嬉戏,黑天鹅与水中倒影的大小_。15.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实验时应选_(“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
6、目的是: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填“实”或“虚”)像。 16.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2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m当该同学走近镜面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保持 5m 的距离。如图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则被测者要面向平面镜且距离平面镜_m 才能进行视力的检查。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_。18.小芳照镜子时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于是她后退了几步,在后退的过程中 (1)小芳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小芳发现平面镜中的像变模糊了,戴上近视眼镜后像又变的清晰,这是
7、利用近视眼镜对光有_作用,使眼睛中的像再一次移到视网膜上 19.如图所示,是小顺同学利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透明玻璃板、木板、白纸和铅笔等器材”探究平面成像特点”的装置。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关系。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个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镜所成的是_(选填“实”或“虚”)像。 20.用敲击后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此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一位身高是 1.7m 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1m 处,此时他在镜中的像跟他的距离是_。 三、实验探究题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
8、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选较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棋子 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 A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当棋子 A 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像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 A 的像。 22.结合图中的实验情景,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对图中的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_; (2)图中,_的机械效率高; (3)图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的关系; (4)图中的_ (
9、填 “铁屑”或“小磁针”)能更好的显示磁场的分布。 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4(1)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 A 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_像(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_。 (2)小明用与铅笔 A 完
10、全一样的铅笔 B 找到了铅笔 A 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_。 (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_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 24.如图是利用平板玻璃,两只相同的蜡烛 A 和 B、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选用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什么?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对实验环境有什么要求? (3)简述确定记录像位置的方法步骤; (4)实验过程中,某实验小组无论怎样操作,总是观察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其原因是什么? 25.小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
11、烛等器材探究平面成象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1)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蜡烛的高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_(选填“像更清晰”或“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
12、法”);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当蜡烛 A 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不变”或“变小”)。 27.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请将摆放器材的过程补充完整: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蜡烛 A 符合题意放在白纸上,_。(器材如图甲) (2)徐丽摆好器材后,点燃蜡烛 A,另拿一个和 A 相同的蜡烛 B 替代 A 去找像,发现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并像点燃了一样,由此可以分析出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 (3)回家后,徐丽照镜子(如图乙),她认为当她离镜子越远时,自己的像越小,想要证明她的观点是否正确,请写出你需要收集的证据。 528.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3、(1)他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 (2)在实验中,把蜡烛放在距离玻璃板 30cm 处,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_cm,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3)小明走近实验楼的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2)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
14、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 (3)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 A 的像应是图中的_(选填“A 1”、“A 2”或“A 3”)。 3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 A 和 B 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1)实验过程中蜡烛 B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 (3)移去蜡烛 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
15、屏,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31.如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 (2)在玻璃板前面放支点燃的蜡烛 A 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6(3)移去蜡烛 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
16、的像。 (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 A 置于玻璃前 5cm,第二次将 A 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 3cm,再次放置 B 直到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则 A 与 B 的间距为_cm。 3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到了如下器材:白纸、玻璃板、完全相同的 a、b 两物块、一枚细针。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1)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铺于水平桌面上,再把玻璃板竖直置于白纸上,即保证玻璃板与白纸是相互_的,并在白纸上记录下玻璃板所在位置。 (2)将物块 a 竖直置于玻璃板前的白纸上,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 CD,如图乙所示。此时,在一定光线条件下,便可透过_观察到物块 a 正立的像,接下
17、来,小明将物块 b 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_。 (3)小明记录下物块 b 底部所在的位置 CD,取出白纸并沿玻璃板底部所在的直线对折后,用一枚细针沿线段 CD 扎数个眼,打开白纸,发现线段 CD上也布满了针眼。结合步骤(2)的结论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_关系。 (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以乙图的视角来看,小明将物块 a 绕 C 点顺时针旋转至乙图虚线所示的位置后,为了再次确定像的位置,物块 b 应绕 C点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记录下位置。 33.如图所示,小华在检查视力时,发现视力表在自己头部的后上方,她识别的是对面镜子里视力
18、表的像。检查后,小华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帮助下,完成了如下探究实验:(1)如图所示,小华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点燃的 A 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玻璃板后移动与 A 蜡烛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 B 蜡烛,直至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多次改变 A 与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由此可以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选填 “有关”或“无关”); (2)小华进一步探究,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的其它特点。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图中画出点 P 在
19、平面镜里的像 P,并画出小华看到点 P 的像的光路图。 34.菜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几乎无光的实验室,有阳光的实验窒,在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或“”)。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_。 7(4)在白纸上沿跳棋 A 和 B 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
20、u 和像距 v 的值如下表:如图(乙)所示,第 1 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 A 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 v1=_cm。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3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本实验应选择用_(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进行实验; (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 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3)小明竖直放好蜡烛 A,移动蜡烛 B,直至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 A 和 B 的位置;多次移动
21、蜡烛 A 重复实验。实验中如果蜡烛 A 靠近器材 M,则蜡烛 B 应_(选填“远离”或“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8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解答】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无关,A 不符合题意;B.物体与在镜中所成的像与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蜡烛靠近玻璃板的时候,像也会靠近玻璃板,B 符合题意;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C 符合题意;D.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所以用光屏可以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
22、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2.【答案】B 【解析】【解答】A、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A 不符合题意;B、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像的位置,B 符合题意;C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C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以更好的确定像的位置.3.【答案】B 【解析
23、】【解答】A小张的像不变,A 不符合题意;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B 符合题意;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也能看见小张,C 不符合题意;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答案】C 【解析】【解答】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现象,A 不符合题意;B.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B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D. 平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物理 知识点 突破 系列 专题 25 探究 平面镜 成像 特点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