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 2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四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至宋代,政府取消谱官,家谱皆由私家编修。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世袭政治的瓦解 B理学思想的传播C选官制度的变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战国至秦汉时期,世袭政治即已瓦解,故 A 项错误;理学强调伦理道德,重建伦理纲常,这与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无关,故 B 项错误;隋唐以前,选官制度推行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因而官府设有谱局以考门第,隋唐至宋推行按才学选官的科举制,不再按门第选官,因而没必要再设谱官,故 C 项正确;材
2、料中由官修变为私修,体现家谱重要性的降低,这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C22018江西上饶二模表: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唐德宗公元779804 年唐宪宗公元805820 年唐文宗公元826840 年唐宣宗公元846859 年门荫入仕者 10 人 4 人 3 人 1 人进士入仕者 13 人 17 人 19 人 20 人上表反映了( )A科举制度影响政治结构B宰相执政能力显著提高C分散相权适应统治需要D官吏选拔渐趋公平透明解析:根据表格可知,唐代宰相出身中门荫入仕者趋减,进士入仕者递增,故 A 项正确;表格反映的是宰相的出身变化,非宰相执政能
3、力,故 B 项错误;表格反映的是宰相的出身变化,而非讲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宰相出身的变化,非全体官吏的出身情况,且有唐一代,虽然科举制影响在增大,其实先前的选官制度还处于主导地位,科举制在宋代之后才占据主导,故 D 项错误。答案:A32018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扩大了地方权力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导致了冗官局面解析:根据材料“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 ,有利于加强机构间的协调、提高办事效率,故 A 项正确;中书
4、门下等属于中枢权力机关,故 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权力问题,对应面是地方权力,故 C 项错误;机构合并、合署办公应该是机构精简,故 D 项错误。答案:A42018北京朝阳区一模从汉至元国家中枢机构的职权不断变化,下列说法符合元代中书省的是( )A军国政令,草拟待诏B统领六部,密折奏事C总领百官,掌管政务D出纳常命,封驳诏类解析:草拟待诏是明朝内阁职能,故 A 项错误;密折奏事是清代军机处的特点,故 B项错误;据所学,忽必烈建国,正式建立中书省总理政务,故 C 项正确;出纳常命、封驳诏类分别是唐代中书省、门下省职能,故 D 项错误。2答案:C52018江西九江二模下表是关于唐朝监察制度的叙述
5、。据此可知( )记述 出处“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族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伸者。 ”新唐书百官志 “巡察六条”光宅元年(684 年),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增置右肃政台, “分左右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 ”新唐书百官志 “风俗廉察四十八法”唐中宗神龙二年(706 年),置十道巡察使, “选左右台及内外五品以上官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委以察吏抚人,荐贤直狱,二年一代,考其功罪而进退之。 ”新唐书循吏传序 “十道巡察制”A.巡察职权弱化,侧重于究察风俗B监察范围广泛,巡察者特权泛滥C纠察结合理案,致使其官阶显赫D职权相对
6、独立,有利于整肃吏治解析:从表格中的“巡察六条” “风俗廉察四十八法” “十道巡察制”这些信息可知,巡查职权并未弱化,反而加强,故 A 项错误;表格中可以看到监察范围广泛,但并没有体现巡查者特权泛滥,故 B 项错误;致使官阶显赫在材料中不能反映,故 C 项错误;古代的监察制度相对独立,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有利于对官吏的监督,故 D 项正确。答案:D62018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北魏均田制对部曲(家仆)、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加了对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这反映出唐代( )A门阀士族的衰落B “重农抑商”政策的调适C人地矛盾的缓解D底层
7、民众生存环境恶化解析:“北魏均田制对部曲(家仆)、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实质是被门阀所控制,而唐代其衰落,所以对其下人不再授田,故 A 项正确;均田制的授田行为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 B 项错误;“增加了对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无法判断人地矛盾,故 C 项错误;“增加了对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无法判断底层生活的情况,故 D 项错误。答案:A72018乐山市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农村市场获得发展B海上贸
8、易居于主导C坊市界限已经打破D区间贩运异常繁荣解析:题干主要论述了唐代王建在农村“草市”的所见所闻,说明当时的农村市场已经有所发展,故 A 项正确;题干谈及了“海商” ,但是不能推出海上贸易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故 B 项错误;坊市界限被打破是在宋朝时期,故 C 项错误;根据题干可以得知出现了区间贩运现象,但不能表述为“异常繁荣” ,故 D 项错误。答案:A82018陕西宝鸡一模宋以后散市制代替坊市制,工商业活动从特定区域的“市”区扩散到全城区, “市人”(指在比较固定的市场中谋生的人群)与一般城市居民混居,以“市”字命名的人群,也从“
9、市区”活动者扩展到全城居民。到明代中叶“市民”逐渐成3为城市居民的泛称。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升C城市主体人群发生变化D城市布局由封闭到开放解析:据材料“宋以后散市制代替坊市制,工商业活动从特定区域的市区扩散到全城区, 市人(指在比较固定的市场中谋生的人群)与一般城市居民混居,以市字命名的人群,也从市区活动者扩展到全城居民。到明代中叶市民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泛称”得出宋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 A 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市民阶层,故 B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城市主体人群的名称的改变,故 C 项错误;据材料“散市制代替坊市制,工商业活动从特定区域的市区扩散到全城
10、区”可知城市布局由封闭到开放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答案:A92018天津六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题朱熹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义,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反映了朱熹的理学在当时( )A开始走向生活化和世俗化B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C强调与传统儒学划清界线D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解析:由材料“从众、从俗的原则”可知儒学走向生活化、世俗化,故 A 项正确;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故 B 项错误;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理学将儒学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而非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 D 项错误。答案:A102018山西一模在古代中国有两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中国 古代文明 成熟 繁荣 魏晋 隋唐 宋元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