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doc
《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外古诗词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南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 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 飞。【注释】 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蛱蝶:菜粉蝶。(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初夏农村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述。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1)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2)“惟有蜻蜓蛱蝶飞” 一句是写只有蜻蜓和菜粉蝶围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惟有”从侧面烘托出了村中的寂静。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绝 句唐杜甫迟日 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泥融 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指春日,春天日照时间逐渐变长。泥融:春天来临,冻结的泥土开始融化,变得软而湿。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2与雌鸟常双双出没。(1)这首诗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三、四句中“飞”和“睡”这两个词有什么妙处?请做简要分析。(1)第一句中“迟日”,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季,“江山丽”总地描绘春天时节,山河景色秀丽。(2)“飞”指春光和煦,泥土温润湿软,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做窝。“睡”指沙滩柔软温暖,鸳鸯酣然睡卧。这两个动词动静结合,相映成趣,表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无限的美好景象。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3、 南宋方 回蕨拳 欲动苕 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注释】“入歙”即指进入诗人家乡歙(sh)县。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苕tio:凌霄花的古称。(1) “蕨拳欲动苕抽芽”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这句的精妙之处。(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1)首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蕨芽欲展未展的情状,描绘出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江山春景图。(2)第三句诗人以闲适的心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心情。夹岸桃花既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
4、美和热爱之情。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台 城 唐韦 庄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台城:旧址在南京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淫乐场所。中唐时,昔日的繁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唐末更荒废不堪了。江雨、江草:因金陵滨江故有此说。笼:笼罩。(1)在前两句中,诗人是怎样用“梦”来体现台城的?请简要地概括出来。(2)诗歌的后两句历来千古传诵,请赏析其中的妙处。(1)首句“霏霏”的雨丝一片迷蒙,烟笼雾罩,如梦似幻的意境暗含着“梦”,隐藏着荒破的台城;次句再现三百多年先后有六个王朝一个个衰亡,变换速度之快,如梦一般。眼前的台城已荒废不堪,曾经
5、的豪华早已4销声匿迹。“空”由对鸟啼的感受,进一步烘托“梦”。(2)两句中的“无情”和“依旧”通贯全篇写景,与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融合映衬,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而“最是”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以此反衬诗人的感伤和惆怅。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三衢道中 南宋曾 几梅子黄时 日日晴,小溪泛尽 却山行 。绿阴不减 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道中的道路上。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泛,乘船。尽,尽头。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种心情
6、的?(2)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两句。(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诗人是通过景物描写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在黄梅雨季有“日日晴”,在“日日晴”中有“绿阴”,在山间小路中能听到黄鹂叫声,都表现出作者愉悦欢快的心情。(2)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修辞。“不减”与“添得”相对照,突显出此行较之以前的景色更美,表现出作者愉快的心情。5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1)“山月皎如烛”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描绘了哪几种具体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7、?(1)比喻,把山月比作蜡烛;皎洁的月亮如蜡烛相伴,照人无眠,烘托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气氛。(2)描绘了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的独特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感。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过杭州故宫 南宋谢 翱禾黍 何人为守阍 ?落花台殿暗销魂 。朝元阁 下归来燕,不见前头鹦鹉言。【注释】杭州故宫:南宋灭亡后,都城杭州宫殿弃用,因称故宫。禾黍(sh):禾与黍,泛指农作物。这里是说,故都破败后种上了庄稼。守阍:看守宫门。阍(hn),宫门。黯销魂:谓之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朝元阁:唐宫中阁名,此处代指南宋宫殿建筑。(1)诗歌的第一、二两句是抒发主人公之所见、所感。他看到了什么
8、?请简要概括。6(2)中国古代诗歌讲究“赋、比、兴”,“比”就是比喻。诗中所说的“鹦鹉”指的是( )A.春归的燕子 B.前来看热闹的老百姓 C.曾经的南宋朝廷中的用人(1)曾经的宫殿荒凉衰败,没人在这里看守宫门了。(2)C 【解析】“朝元阁下归来燕,不见前头鹦鹉言”,是对前面两句描写的破败景象的深刻反思。诗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看上去是写禽鸟,其实是写人,当然就不能选 A。为什么选 C 呢?因为鹦鹉的特点就是“学舌”,而曾经的朝廷中的那些“用人”们,不正是学舌的鹦鹉吗?至于“燕子”,可能是指朝廷中的官员。应该说明的是,此处的比喻是“借喻”,在比喻句中,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让喻体直接出现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8 中考 语文试题 研究 课外 古诗词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