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文学类文本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文学类文本阅读.doc(6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学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白 发斯 沐我一直以为 50多岁的母亲,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这个暑假,侄儿满月办酒,虽然在遥远的北京,但我这个当姑姑的没有考虑就买了去北京的机票。一来去看看可爱的小侄儿,二来因为母亲也在北京。因为飞机延误,到达首都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原本说好就弟弟一人开车来接我。没想到母亲也来了,我感到很意外。母亲一向晕车,她这一生最受折磨的就是头晕头痛。在儿时记忆里,我最早认识的药就是去痛片,用白色小瓶子装着,药片也是白色的,那是每次母亲头痛必吃的药。这么晚了,还坐上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接我,母亲的头一定又痛了。母亲见了我,就大步走来牵着我的手。用那双粗糙的手
2、紧紧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都握疼了,就好像我随时会逃走一样。我心疼地说:“妈,这么晚了,你干吗还来接我啊。我这么大一人,弟弟来接就可以了。再说,等下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你不是会晕车吗?你的头肯定又痛了。”母亲笑着回答:“我也想来看看机场,首都机场可真大!头不痛,不痛。”我知道母亲说来看机场,说头不痛,只是敷衍我,我便不吭声了。从机场出来到停车场,要搭自动扶梯。我跟在母亲后面,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我才发现,母亲一头原本乌黑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白了一大半,是那么刺眼,一根根直刺我的心。“妈,你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年初回来时,怎么没看见你有白发。”我吃惊地问道。母亲倒是很自然,2像是问了一个跟她无
3、关的话题,轻描淡写地答道:“是啊,头发白了很多。夏天,要经常剪头发,我就没去染发了。”染发!我这才恍然大悟。是啊,近三年,我看到母亲都只是过年的时候,她都是特意染了头发回来。我一直以为,她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我一直以为,我的母亲,还是没老的,我还是可以在她面前耍点小脾气的。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的现实。让我清楚地看到,只是三年的时间没有待在母亲身边,她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是一根根慢慢变白,还是一下子就白了那么多呢?作为她的女儿,一点都不知道。一股强烈的自责感涌上我的心头。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了;有多久,没有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有多久,没有用手摸一
4、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没有当我什么都还没为母亲做的时候,母亲就已经老了。这种心酸的感觉,让我很不安。在坐上车回去的途中,我让母亲坐在前排,帮母亲把窗户打开,这样就不容易晕车。我坐在车的后排,车内没有灯光,一片灰暗。但母亲的白发就像是已经深深地长进我的脑海,不停翻转。我想起年幼时,母亲是极其爱护她那一头秀发的。那时家里穷,很多人都舍不得买洗发露洗头,只是用洗衣服的肥皂洗洗。母亲却是例外,她每次用洗发露洗完头后,头发上总能留下淡淡的清香,那种味道很好闻。我就吵着让母亲也给我洗,母亲边给我洗头边说:“女孩子,要爱护自己的一头头发。”后来,我读师范,学费成了家里的一笔负担。母亲就更拼命地
5、干活。炎热的夏天,母亲在采完茶后,因为要赶到 2公里外的乡里把茶叶卖了,就来不及再回去洗漱。母亲就带了一把梳子放在茶篮里,去卖茶前,3都要把头发梳整齐。每次还都问我,头发还乱吗?母亲所做的这些小小的细节,都被我牢牢地记在心里。当时我心里暗暗地想,毕业了,能赚钱了,就不让母亲这么辛苦了,给母亲买好吃的,买漂亮的衣裳,买母亲喜欢的。如今,我毕业了,也工作了。我为母亲做了什么?我什么都还没做,母亲的一头秀发已白。母亲的白发,成了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选自福建日报2017 年 12月 05日)1.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发”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整篇文章的线索,更是作者的抒情点所在。B.
6、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补叙的方法进行叙述,补叙了小时候母亲为了我而慢慢放弃了对头发的爱护的事,使得故事完整,避免了平铺直叙。C.文章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我为母亲所做的事与母亲为我所做的事进行对比,更好地刻画了母亲的勤劳、朴实等形象及对我深深的爱,揭示文章的主题。D.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既有详略得当的叙述过程、描写场景,又抒发了真挚的感情。2.阅读这篇文章,请简要概括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的现实。(结合加点词品析这个句子) 4(2)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了;有多久,没有帮母
7、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有多久,没有用手摸一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没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资料,谈谈你的感悟。【材料链接】如今,我已一无所有,妈这一走,这个世界和我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女儿已经独立,她不再需要我的庇护。在待人处事方面,我有时还得仰仗她的点拨,而且还很有出息。只有年迈的,不能自立的妈才是最需要我的,需要我为之劳累、为之争气、为之出息如今这个最需要我的人已经远去。真是万念俱灰,情缘已了。现在我已知道,死是这样的近直到现在,我还不习惯一转身已经寻不见妈的身影,一回家已经不能先叫一声“妈”,一进家门已经没有妈颤巍巍地扶着门框在等我的生活。张洁世界上
8、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1.B【解析】B 项中“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补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理解表述有误,文章整体是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进行叙述,小时候母亲为了我而慢慢放弃了对头发的爱护的事属于插叙。故选 B项。2.示例:坐车晕车头痛还半夜跟了儿子车去机场接“我”;年轻时特别爱护自己的头发;为了给“我”挣学费采茶卖来不及梳洗,也随身带梳子梳5整齐头发。3.示例:“残酷”“赤裸裸”等词语的使用,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岁月的无情,含蓄地表达了“我”还为母亲没能做点什么,母亲却已经衰老的痛惜和自责。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地写出了“我”蓦地发现母亲有了很多白发,而自己没能有多少回报的内
9、疚、自责。【解析】解答这样的题,词语要放在全句中理解表达作用,句子首先看被赏析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将这句话放到全文中理解,联系上下文来分析其作用。词语:“残酷”“赤裸裸”等词语的使用,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岁月无情,含蓄表达了“我”还没能做点什么,母亲却已经衰老的痛惜和自责。句子:很明显可看出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表达效果根据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结合句子内容来分析: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地写出了“我”蓦地发现母亲有了很多白发,而自己没能有多少回报的内疚、自责。4. 示例:尽孝要趁早,有些爱来不及等待,别等到父母老了,无以言孝之时,才后悔自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隧 道康斯坦丁梅
10、利罕在火车驶出隧道的一刹那,这位乘客看到了出口外的一座巡道工的小房,而在它小小的窗口后面,站着一位老人。这列火车不偏不倚地停在了隧道里。糟糕的是,它的第一节车厢已开出了隧道,而最后一节却还没有进去。出乎意料的停车让许多乘客心中颇为不爽,只有最后一节车厢中的一位乘客不以为然,他心里反而有点暗6暗庆幸。因为离这条隧道不远,正好住着他的父亲。每次出差旅行,他都要通过这条隧道,可是和父亲却已是多年没有见面了。这里从来没有为火车设置停靠站。他想,借这次意外的机会,说不定能和父亲见上一面。这位乘客从车窗探出身子,叫住一位正沿着铁路闲逛的列车员:“喂,您好,请问出什么事了?”“哎,隧道出口的铁轨坏啦。”“啊
11、,那我们需要在这里等多长时间?”“起码得四个钟头吧。”列车员说完,返身朝隧道的另一头走去。这位乘客心中立刻有了底,他张望了一下周围,发现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对面,正好有一個电话亭。这位乘客便下了火车,给父亲打电话。可电话那头的人告诉他,他的父亲正在工地值班,于是,他又往工地打过去。“是儿子吗?”不知为什么,父亲立刻听出了他的声音。“是我,老爸!我有整整四个小时会在这里。”“啊,太可惜啦!”父亲失望地说,“我干完这点活正好要四个小时。”“你不能请假提前走一会儿吗?”“不行, ”父亲回答。“这是个急活儿。让我想办法”乘客挂上电话,点上一根烟,开始焦急地等待。这时,那个列车员正好从隧道里返回来。“过两个
12、钟头我们就能走啦。”他向乘客宣布。“什么?过两个钟头?”乘客惊叫一声,“您刚才不是说,要四个小时吗?”“那个修理工刚才以为修好坏铁轨起码要四个钟头,可现在他又说,两个钟头就能搞定。”列车员解释道。7乘客忙奔向电话机,匆匆地按下号码:“爸!你知道吗,我不能等四个小时,只能等两个小时!”“真糟糕!”父亲有些气恼,但马上又说:“哦,没关系,我再加把劲儿,说不定一个钟头就能把活干完。”乘客挂上了话筒。这时,那个列车员吹着口哨从隧道里走了出来:“我们今天真走运,碰上这么一个好修理工!一个钟头,他说,一个钟头就能搞定。”这位乘客忙又奔向电话。“爸!对不起!不是两个小时,而是一个小时!”“怎么这么倒霉!”父
13、亲很生气,“好吧,那我用半个钟头,我不21会再往后拖了。”乘客挂上了话筒,把烟头扔到地上,使劲地用脚踩灭。这时,那个22列车员又正好从隧道里返回来:“哈哈,简直是笑话!那些活儿,修理工说半个钟头就能搞定了。”“他这不是在耍弄我们玩吗?”23乘客叫喊着又奔向了电话:“爸,十分钟内你能把活干完吗?”24“没问题,能干完,孩子!我就是累散了架,也要尽快把活干完。25”乘客挂上电话,抬起手腕看着手表。这时,那个列车员手中摆弄着26一根小树枝儿,嘴里哼着小调,从隧道里钻了出来:“嘿,这个修理工真会瞎扯,嘴里喊着这么多活儿,这么多活儿,可现在他又说,十分钟就能干完。”“真是混蛋!”乘客心中暗骂,又抓起话筒
14、:“爸,听见了吗?我27们已经来不及了。开始,那个混蛋答应要停四个小时,可如今他又说,只能停十分钟。”8“不错,他确实是个混蛋,”父亲说,“但不要失望,孩子,我马28上就完事儿!”突然,隧道里传出那个列车员洪亮的喊叫声:“请大家赶快上车!29”“再见了,爸!”乘客向话筒最后叫了一声,“他们没能让我和你30见上一面!”“等一等,孩子!”父亲气喘吁吁、声音嘶哑地喊着,“我已经没31事儿啦!你别挂电话!”然而,这位乘客已经跳进了车厢,列车徐徐开动。32在火车驶出隧道的一刹那,这位乘客看到了出口外的一座巡道工的33小房,而在它小小的窗口后面,站着一位老人。他一边用帽子擦拭着满脸的汗水,一边高兴地冲着话
15、筒大声喊着:“我终于脱身了,孩子!我完事儿啦!”然而,车轮与铁轨撞击的轰鸣淹没了他的声音(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7 年 10期)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之所以三番五次的修改完成任务的时间,为了能和儿子见上一面。B.文中父亲和儿子都在骂着“混蛋”,是他们并不知道父亲修理的就是耽搁儿子路程的坏铁轨。C.“父亲”最后用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完成了本来需要四个小时的铁轨修理任务,说明没有急事,父亲会消极怠工。D.虽然父亲极力赶时间完成工作,但最终父子二人也没有见到面。2.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面表格。次 数 一 二 三 四 五9“我”停留 四小时 两小时 一小时 半小时 十
16、分钟时 间“父亲”工作 两小时结 论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出乎意料的停车让许多乘客心中颇为不爽,只有最后一节车厢中的一位乘客不以为然,他心里反而有点暗暗庆幸。(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是什么?)(2)乘客挂上了话筒,把烟头扔到地上,使劲地用脚踩灭。(赏析句子)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体会材料和课文所体现的主题思想。【链接材料】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17、;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的背影)101.C【解析】“父亲”没有消极怠工,只是心急见儿子所以一再想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率,是父爱的含蓄表现。2.一个小时;半小时;十分钟;马上;父亲的工作就是修理“我”所乘的火车经过的铁轨。【解析】本文主要是围绕着“我”停留在车站的时间和父亲完成工作的时间展开,通过戏剧性的对话,事情逐渐清晰,原来父亲正是解除“我”所乘坐的火车所经铁轨故障的修理工,父亲想与儿子见面,所以一再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事与愿违,修理的越快,儿子离开的就越早。根据文章内容填写时间即可。3.(1)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
18、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不以为然:不把它放在心上。(2)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挂”“仍”“踩”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乘客打完电话时的情态,表达了他因为父亲的时间和自己的不同步而感到无奈和伤感。【解析】回答这类试题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里有没有引申义或者比喻义。对于这两个词语来说,都是用的本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回答即可。“出乎意料”是没有想到,超出自己的估量;“不以为然”就是没拿它当回事。(2)划线句子很明显是一组动作描写,写出了乘客再次得知自己停留的时间缩短不能跟父亲相见时的沮丧和无奈的心情。4.两篇文章都是为了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解析】两篇文章中父亲都一样,一个为了能见到儿子一面拼命完成工作,
19、一个是为了儿子不顾自己身体的笨拙翻过月台买橘子,两人都是一心为了儿子着想,表现了主题都是父爱。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有名字的树王伟锋11院子里有三棵树。奶奶说:“这三棵树都有名字呢。”“树还有名字?”我感到很奇怪,就仰起头问奶奶。奶奶说:“树和人一样,要是没名字,咋认?”然后拉了我的小手,指着一棵树说,“狗蛋儿,你记住,这是棵榆树。”又指着第二棵树说,“这是棵枣树。”“还有一棵呢?”奶奶却不说话了,她只是定定地看着那棵树。好半天,奶奶才艰难地说:“这棵,这棵”一字一顿,像是在挤牙膏。她蹲下身子,抱住我,许久不说话。我害怕了,就问:“奶奶,你牙疼?”我用手去摸奶奶的脸,呀,一脸的泪水
20、!槐花般的泪珠绽放在奶奶脸上。奶奶哭了,这让我很吃惊。没想到,奶奶一大把年纪了,居然像小孩子一样,说哭就哭,还流了那么多的眼泪。这也让我心里感到很不安。爹和娘出去的时候,一再嘱咐我,要好好照顾奶奶,千万不能惹她生气。每次惹奶奶生气,她都会打我的屁股,有时候用手,有时候拿扫帚疙瘩。奶奶打得很轻,像挠痒痒。她的手总抬得高高的,落下来时,却像蜻蜓点水,一晃而过。但有一次,奶奶是真生气了。我偷偷爬到那棵榆树上,想捋榆钱吃,不小心,把一根小树枝折断了,自己也差点儿掉下树。我刚从树上溜下,奶奶就拾起地上的扫帚疙瘩,小脚侧侧歪歪的,直奔我来。我一溜烟跑出门去,跑出去很远,才发现奶奶没有追上来。我溜回家,躲在
21、一旁偷偷看奶奶。只见奶奶搬了把梯子,颤颤巍巍地爬上梯子,手里还拿了根粗麻绳。原来,奶奶是心疼那棵榆树,她把折断的小枝条,用麻绳一层一层紧紧地捆扎住,枝条就重新和树身连接在一起了。奶奶对树的疼爱,让我心生嫉妒。她绝对不允许我爬树。刚开始,我以为奶奶是心疼我,怕我从树上掉下来,后来我才知道,奶奶更心疼那些树。浇水,施肥,天干怕旱了,雨天怕淹了,冬天怕冻了,奶奶尽心尽力守护着那三12棵树。我嫉妒眼红的同时,却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奶奶不让我碰那些树,我偏要翻出一把锈迹斑斑的斧头,装作砍树的样子。果然,奶奶吓得要命,她一把夺过斧头,喊道:“小心肝哟,你这是要俺的命哩!”奶奶又开始在后面追我。追着追着,她
22、突然捂住心口,慢慢倒下了。奶奶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她闭着眼睛,绷紧了嘴巴,也不说话。爹和娘回来了,姑姑回来了,姑父也回来了。人们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像是在商量什么大事,但我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嘀咕来嘀咕去,我终于听明白,他们是在商量奶奶的后事。他们商量好了,要把那三棵树砍倒,给奶奶造阴间的房子。没想到,奶奶听了,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一把拽住爹的胳膊:“榆钱,那树,不能砍”奶奶又抓住姑姑的手,“枣花,那树,不能砍呀”到这时候,我才知道,榆钱是爹的小名,姑姑的小名是枣花。爹和姑姑又嘀咕了许久。“娘,您放心,这三棵树,就让它们在院子里好好长着,今后,谁也甭想动它们一根树枝!”爹和姑姑都信誓旦旦地对
23、奶奶说。奶奶手一松,笑了,闭上眼睛。爹和姑姑,却一下子哭倒在地。后来,娘才悄悄告诉我,说我原本还有个小姑姑,很小的时候,奶11奶领她去看大戏,不小心,给弄丢了。院子里那第三棵树,是槐树。12我小姑姑的小名,就叫槐花。13(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 年第 11期,有删节)1.文章围绕奶奶守护三棵树具体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给树起名字_阻止“我”砍树_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槐花般的泪珠绽放在奶奶脸上。(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13简要说明。)(2)“没想到,奶奶听了,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请简要分析。)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24、是( ) A.奶奶能流利地说出前两棵树而无法说出第三棵树的名字,表现了奶奶弄丢小姑的痛苦和深深的愧疚。B.奶奶不许我爬树,不仅因奶奶对树有深厚情感,更主要是怕我摔伤,表现了奶奶对我的疼爱。C.奶奶对树的疼爱使我产生了嫉妒之心,我用斧头假装砍树,说明我对奶奶的不理解及我的年幼无知。D.奶奶去世与我假装砍树吓唬她无不关系,她急着追我而倒下,突出了奶奶对树的深厚情感。4.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示例:一字一顿,像是在挤牙膏。批注一:“一字一顿”与前文“这棵,这棵”照应,展现了奶奶说话时的痛苦情景。批注二:以“挤牙膏”比喻奶奶内心的痛苦,形象具体地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8 中考 语文试题 研究 文学 文本 阅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