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苏省如皋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高三政治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20 分第卷(选择题,共 66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发挥文化交流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促进一带一路、经济联系、政治互信作出新努力。这说明A.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D. 文化交流能消除国家间分歧【答案】B【解析】【详解】A 选项错误
2、,文化不是决定性因素。C 选项错误,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D 选项过于夸大了文化交流的作用。题目中,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发挥文化交流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促进带路、经济联系、文明互鉴、政治互信、民心相通作出新努力。这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故B 选项入选。【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2.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A. 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 -B. 优秀文化能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C. 文化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D. 优秀文化能够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A 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文化能将人们联系起来,可以体现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B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文化
4、的力量。C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文化转化为物质力量。C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优秀文化对人美好生活的作用。故选 A。3.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在文化生活中应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年轻人无法抵御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符合题意,材料提到吸毒在某些小圈子里被认为是时尚,告诉我们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符合题意,材料提到个别演员由于吸毒锒铛入狱,告诉我们面对落后文
5、化腐朽文化时应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表述错误,年轻人可以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表述错误,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故选 A。【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2018 年 6 月 9 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集中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
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A.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3 -C.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答案】C【解析】【详解】A 表述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基础。B 表述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C 符合题意,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 表述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人类文明不能走向趋同。故选 C。【点睛】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两个方面。
7、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5.“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大众传媒。符合题意,这个游戏起源于中国,后来又风靡世界,表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教育。符合题
8、意,材料提到由于亚欧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这个游戏的传播。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选 D。6.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A. 中华餐饮文化是维系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B. 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C.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4 -D. 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答案】D【解析】【详解】A 表述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B 表述错误,中华餐饮文化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9、C 不合题意,材料只是提到纪录片介绍了饮食文化,并没有对其内涵进行丰富和扩展。D 符合题意,纪录片的播出引起了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故选 D。7.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 (如图) ,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既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又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的山峦、赛场、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BEIJING2022”印鉴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可见,会徽“冬梦”的文化价值在于A. 印证了文化创新必须改造剔除腐朽文化B. 体现了文化传播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 印证了文化创新离不开
10、对传统文化的继承D. 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演绎为奥运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A 表述错误,对待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B 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 符合题意,印鉴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印证了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D 不合题意,会徽“冬梦”无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演绎为奥运精神。故选 C。8.2018 年 6 月,全国政协组织调研组赴河南和北京,开展“书法进课堂”专题调研。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其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5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活动B.
11、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通常是有形的C.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 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答案】A【解析】【详解】A 符合题意,书法进课堂发挥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活动。B 表述错误,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C 表述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 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故选 A。【点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有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
12、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9.2018 年 10 月 26 日,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主展场内,多个深度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创产品纷纷亮相,力求通过创意设计出一系列文化衍生产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继承。这表明A. 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B. 文化创意活动使文化传递手段发生根本变革C. 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科技的发展D. 文化的创意设计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答案】A【解析】【详解】A 符合题意,材料提到优秀文创产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表明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B 表述错误,文化创意活动没有使文化传递手段发生根本变革。C 表述错误,文化创新的灵感源自社会实践。D 表
13、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选 A。10.从甲骨、金属到数字化屏幕,每一次汉字载体变革都带来书写和阅读的巨大变化。这表明A. 人类认识活动的发展推动着文字载体的进步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文化发展方向C. 文化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6 -D.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A 不合题意,材料提到汉字载体的变革对书写和阅读的作用。B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文化发展方向的作用。C 符合题意,材料提到从甲骨、金属到数字化屏幕,这些传播方式的变革是与不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表明文化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
14、平。D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科技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故选 C。11.2018 年 1 月,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这是建国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基于A.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C. 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D. 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定功能【答案】B【解析】【详解】A 表述错误,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B 符合题意,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C 表述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文化。D 表述错误,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特
15、定功能。故选 B。【点睛】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2、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3、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2.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曲我爱你,中国一经推出,即受称赞。为了创作,作曲家郑秋枫深入华侨农场,历时一个多月体验华侨归国后的生活劳动。这说明文化创作应A. 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 立足生活,扎根群众C. 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 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答案】B【解析】- 7 -【详解】A 选项“超越生活”的表述错误。C 选项“满足大众”的表述不严谨。D 选
16、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为了创作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曲作曲家郑秋枫深入华侨农场,历时一个多月体验华侨归国后的生活劳动。 这说明文化创作应立足生活,扎根群众;故 B 选项入选。【点睛】正确认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为实践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从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
17、会实践和文化创新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只有关注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13.下列选项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有实现文化创新要尽量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根据漫画中的文字“阻碍我们前进的,并非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传统文化
18、”可知,对- 8 -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全面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文化创新,题肢正确;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题肢说法错误,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题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考点定位】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解题指导】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 。漫画本身包含了
19、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只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
20、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14.中兴企业遭遇美国制裁,暴露了中国通信产业“缺芯少魂”的问题,从而使自主创新、企业文化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从文化角度看,重视科技创新A. 有利于推动我国生产力的不断进步B. 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C. 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D. 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A 不合题意,不是文化生活角度。B 符合题意,重视科技创新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C 不合题意,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
21、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D 不合题意,不是文化生活角度。故选 B。- 9 -15.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旗袍产生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是服装设计师在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新式时装。旗袍的设计思路说明,文化创新要A. 敢于摒弃传统,不断推陈出新B. 善于面向世界,不断否定自身C. 敢于破旧立新,做到雅俗共赏D. 善于博采众长,做到中西合璧【答案】D【解析】旗袍产生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是服装设计师在参考满足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新式时装。旗袍的设计思路说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不同民族文
22、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D 适合题意;对于传统要批判性继承,A 是错误的;文化交流传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B 错误;C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乡音”不仅是张口说话的交流方式,更是蕴含浓郁乡愁的文化符号。但随着大量人口迁徙等因素影响,乡音有可能成为过去式,保护、传承方言成为很多城市的思考题和必答题。留住乡音,是基于方言A. 体现了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B. 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C. 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D.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答案】C【解析】【详解】A 不合题意,之所以留住乡音是因为乡音表现着其地
23、域文化。B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自强不息。C 符合题意,乡音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D 不合题意,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故选 C。17.中国有八大方言区,各方言之间差别极大,不同方言之间交流非常困难,但通过汉字则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汉字的超方言性,使它成为中华文化的凝结剂和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源泉。这说明A. 文字是确保中华各民族团结一致的文化基因B. 文字传承人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0 -C.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和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D. 中华民族精神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A 表述错误,文字不是确保中华各民族团结一致的文化
24、基因。B 表述错误,文字传承人类文化,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C 符合题意, “汉字的超方言性,使它成为中华文化的凝结剂和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源泉”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和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D 表述错误,中华文化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故选 C。18.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的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如皋 中学 2019 届高三 政治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