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1节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1节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1节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节 功知 识 与 技 能1知道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能判断物体是否做功。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过 程 与 方 法1通过思考、讨论及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物体做功的必要条件。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使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情 感 、 态 度 与 价 值 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积极参与观察、讨论、探索活动。教 学 重 点理解功的概念。教 学 难 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教 具 准 备书、书包、多媒体课件等。一、情景引入活动: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学生实验 1:用手将放在桌旁
2、地面上的书包和 4 本书分别匀速提到桌面上。提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一次“累”一些呢?为什么?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要较大的拉力。学生实验 2: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提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学生实验 3:用手将书包匀速提高 5 厘米和将 4 本书从地面匀速提到桌面上。提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
3、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功。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力学中的功1功这个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看多媒体课件: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答:都有力,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2问: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答:是在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讲述:在物理学中就说图中的力对物体做了功。请同学们看图:课本 P63 图 11.13,乙:用力而未移动距离;甲: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但水平方向上却没有力。分析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讲述:必要的意思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请同学们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春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十一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