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选修3_1.doc
《版选修3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选修3_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章 静电场单元质量评估(90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其中 18 小题为单选题,914 小题为多选题)1.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那一个 ( )A.6.210-19 C B.6.410-19 CC.6.610-19 C D.6.810-19 C【解析】选 B。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
2、电荷都是 e 的整数倍,因此该带电量为电子电量 e=1.610-19 C 的整数倍,将四个选项中的电量除以电子电量得数为整数倍的便是可能正确的数字,故 A、C、D 错误,B 正确。2.关于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是为了便于研究电荷的运动而引入的理想模型B.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物质C.电荷周围分布的电场线就是电场D.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电场作媒介产生的【解析】选 B。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不是理想模型,故 A 错误。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特殊物质。故 B 正确。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而引入的,它不是真实存在的,电荷周围分布的是
3、电场,不是电场线,故 C 错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作用的。故 D 错误。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能够被创造B.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 A 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B 上去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解析】选 D。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但并没有创造电荷。电荷只是2发生转移。故 A 错误,B 错误;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是接触带电,故 C 错
4、误,D 正确。4.不带电导体 P 置于电场中,其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导体 P 表面处的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a、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 )A.a 点电场强度小于 b 点电场强度B.a 点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C.负检验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大D.正检验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做负功【解析】选 B。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a 点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电场强度,选项 A 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a 点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而 Ep=q,负检验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小,正检验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大,正电荷从 a 点移到
5、 b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选项 B 正确,选项 C、D 错误。【补偿训练】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 点,再经过 N 点,可以判定( )A.M 点的电势等于 N 点的电势B.M 点的电势小于 N 点的电势C.粒子在 M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 N 点受到的静电力D.粒子在 M 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 N 点受到的静电力【解析】选 D。电场线能直观反映电场的特性,沿电场线方向电势是越来越低的,M 点的电3势必大于 N 点的电势,而电场线的疏密代表了电场强度的大小,N 点电场线较密,电场强度较大,粒子经过这点时所受的静电力也较大,D 正确。5.
6、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 Q 的电场中,沿图中实线轨迹从 a 点运动到 b 点,a、b 两点到点电荷 Q 的距离分别为 ra、r b(rarb),b 点为运动轨迹上到 Q 最近的点,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则可知 ( )A.粒子带负电B.b 点的场强可能等于 a 点的场强C.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对粒子不做功D.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解析】选 D。由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带正电;由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的场强公式 E=k 可知,E bEa;粒子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对粒子做负功,粒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但动能和电
7、势能之和保持不变,选项 D 正确。6.如图所示,虚线 a、b、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R 同时在等势面 b 上,据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c 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在 P 点的电势能比在 Q 点的小C.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 Q 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小D.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加速度比在 Q 点的加速度小【解析】选 A。由于带电质点做曲线运动,其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必定指向轨道的凹侧,且和等势面垂直,考虑到质点带负电,所以电场线方向是从 c
8、指向 b 再指向 a,根据沿着电4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减小,可知 UcUbUa,选项 A 正确;质点带负电,且 P 点的电势低于Q 点,根据负电荷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可知带电质点在 P 点的电势能比在 Q 点的大,选项 B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带电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各点处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选项 C 错误;由于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P 点处的等势线较密,所以 EPEQ,qE PqEQ,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加速度比在 Q 点的加速度大,选项 D 错误。7.如图所示,图中两组曲线中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 a、b、c 代表等势面,已知 a 与 b、
9、b 与 c 之间的电势差相等,b 等势面的电势为零,虚线 AB 是一个电荷量为q=+4.810-10 C 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若带电粒子过 a、c 等势面时的动能分别为 4.810-9 J 和 9.610-9 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为 10 VB.a 等势面的电势为 5 V,c 等势面的电势为-10 VC.带电粒子一定是从 A 点运动到 B 点D.带电粒子运动到 b 等势面时电场力的方向一定是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斜向下【解析】选 D。从 a 到 c 等势面只有电场力做功 Wac=qUac,U ac= =10 V,由于 ab、bc间的电势差相等,所以相邻等势面
10、间的电势差为 5 V,A 错误;b 点的电势为 0,U ab= a- b=5 V,U bc= b- c=5 V,所以 a 等势面的电势为 5 V,c 等势面的电势为-5 V,B 错误。粒子运动的速度方向不知,可以从 A 点运动到 B 点也可从 B 点运动到 A 点,C 错误;粒子带正电,受力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强度的方向为电场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所以当运动到 b 等势面时电场力的方向一定是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斜向下,D 正确。8.如图所示,a、b、c 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 为 ab 中点,a、b 电势分别为 a=5 V, b=3 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A.该电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 _1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