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决定属于(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刑法典2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原则上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可以不予追究的是( )(A)法定最低刑为 5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B)法定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C)法定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D)法定最高刑为 5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3 李某因倒卖外汇于 1995 年 9 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 5 年。修改后的刑法实施以后,李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法院应当
2、 ( )(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C)驳回申诉,维持原判(D)考虑到李某已服刑 2 年,改判为有期徒刑 2 年并予释放4 犯罪的本质是 ( )(A)对社会关系的侵犯(B)对规范的侵犯(C)对法律规范的侵犯(D)对法益的侵犯5 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 ( )(A)犯罪目的(B)犯罪动机(C)犯罪行为(D)犯罪主观要件6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关键是 ( )(A)行为人的预见程度不同(B)行为人的预见内容不同(C)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的意志内容不同(D)行为人对行为是否实施的意志内容不同7 被判处拘役的
3、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 )(A)按劳取酬(B)可以酌量发给报酬(C)不发报酬(D)根据劳动表现发给报酬8 免除处罚是指 ( )(A)宣告被告人无罪(B)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刑罚(C)对行为作有罪宣告,但对行为人不判处任何刑罚(D)缓期宣告判决的刑罚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是 ( )(A)被判处管制的(B)被判处罚金的(C)被判处拘役的(D)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10 实施下列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可适用死刑的是 ( )(A)颠覆国家政权罪(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叛逃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11
4、对于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表述正确的是 ( )(A)“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仅是指造成对人的生命、身体的安全事故,而不包括造成工程本身的安全事故(B)刑法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都处罚(C)主观上是疏忽大意的过失(D)由于本罪造成的结果往往非常严重,故属于严重的过失犯罪12 犯罪构成并不要求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结果的犯罪是( )(A)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B)生产、销售劣药罪(C)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D)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13 偷税罪在主观上 ( )(A)可以是过失(B)只能是故意(C)可以表现为故意或过失(D)只能是直接故意14 暴力取证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5、)本罪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又包括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B)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C)因暴力取证而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D)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证人使用暴力,以逼取证言的行为15 为关于组织乞讨罪,正确的说法是 ( )(A)可以不采用暴力、胁迫手段(B)以利诱、欺骗等手段组织他人乞讨,可以构成本罪(C)主观上要求以牟利为目的(D)对象只能是残疾人或者不满 14 周岁的未成年人16 某村治保主任刘某误认为村民卢某盗窃本村电力设备,遂指使他人将卢某捆绑、逼供,非法审讯。刘某的行为已构成( )(A)刑讯逼供罪(B)非法拘禁罪(C)绑架罪(D)虐待被监管人罪17 王
6、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把抓过该妇女手中的 1600元钱,并骂道:“ 不像话,不和我商量就来买东西。“王某的行为构成了 ( )(A)抢劫罪(B)抢夺罪(C)诈骗罪(D)招摇撞骗罪18 甲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的,构成 ( )(A)招摇撞骗罪(B)诈骗罪(C) A 和 B 两罪并罚(D)一般违法行为19 李某为了自己吸食毒品,从某海关携带 10 克的毒品入境,李某的行为属于 ( )(A)走私毒品罪(B)非法持有毒品罪(C)运输毒品罪(D)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20 接送不合格兵员罪客观方面要求在征兵工作中( )(A)不要徇私舞弊(B)徇私舞弊(C)接受贿赂
7、(D)玩忽职守二、多项选择题21 刑法的解释按其效力可分为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文理解释(E)论理解释22 不作为犯罪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 ( )(A)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B)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E)道德义务23 下列情况中属于胁从犯的有 ( )(A)在他人暴力强制下被迫参加犯罪的分子(B)在他人精神威胁下被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C)被诱骗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D)行为人起先时被胁迫参加犯罪,后积极主动实施犯罪行为(E)行为人在身体完全受强制的情况下实施犯罪24 构成一般累犯,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
8、前后两罪均为故意犯罪(B)前后两罪的法定刑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C)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之后 5 年以内(D)前后两罪均不能有附加刑(E)前罪必须被判处刑罚25 抢劫罪与绑架罪中的绑架勒索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 )(A)侵害的客体不同(B)罪过形式不同(C)客观行为表现有所不同(D)非法占有财物的时间不同(E)犯罪的时间、地点不同三、名词解释26 禁止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27 犯罪未遂28 特别自首29 职务侵占罪四、判断题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不予追究。 ( )(A)正确(B)错误3
9、1 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 )(A)正确(B)错误32 对于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 )(A)正确(B)错误33 以虚假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34 义务冲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排除行为的犯罪性?35 简述间接正犯。36 简述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的区别。六、论述题37 试述特殊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成立的条件。七、案例分析题38 甲素知乙家有钱,且每天白天只有一老妇看家;遂起抢劫意念。为使抢劫顺利,甲先盗窃军用手枪一支,子弹十发。一切准备就绪后
10、,将枪弹藏于身上,来到乙家。时逢老妇偶然外出,甲撬门入室,发现室内无人,于是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一万余元。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甲遂开枪致老妇重伤后,逃离现场。问:(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何种犯罪形态?(2)该犯罪形态的处断原则是什么?(3)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39 2003 年 3 月下旬,樊某某受聘于海南省某某市环球信息有限公司环球信息(声讯)台“588 发泄倾诉热线”电话分台,任节目主持人。由于按正常工作程序难以完成定额话务量,樊遂起盗心,于同年 4 月 1 日至 5 月 19 日,先后 5 次于夜间窜至该市沿江路市政公司宿舍楼门前的通信电话线交接箱处,用事先购买的查线电话机
11、接在 6268880 用户电话线上,然后盗用该户电话拔入 6276655888 环球信息台“588“分台樊所主持的热线电话,以此保证和增加樊在信息台的话务量从而提高其工薪。每次盗用电话时间长约 4 小时,5 次共 20 余小时。按“信息电话“每分钟收费 2 元计算,共计人民币 2436 元。问:樊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从 1997 年刑法颁布后,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现行有效的单行刑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以外的其他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
12、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原则上适用中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李某的行为已经经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不适用从轻兼从新的原则,不能再根据新刑法重新判决。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危害行为,如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都是侵犯法益的行为。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取决于它是否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所以,犯罪的本质是对法益的侵犯。5
13、【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犯罪构成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而组成,同样,各个要件也是由不同要素所组成,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间接故意的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而过于自新的过失的行为人不希望发生危害结果,二者在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的意志内容上明显不同。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免除处罚,也称免除刑罚处罚、免予刑事处罚,是指对行为作有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刑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