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doc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濉溪二中 20182019 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A.A 项, “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的理解张冠李戴,依据原文“逍遥游是庄子内 7 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的表述, “逍遥游作为庄子开卷第一篇”并不是庄子的做法,而是后世编者的做法。2.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
2、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 项,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的表述张冠李戴。这是庄子的观点,而不是作者的观点。3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 “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 “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的理解曲解文意,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2) 文学类文本阅读:4.【考向预测】文学类文本
3、阅读的第一题是选择题,选项一般涉及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表现手法以及文章主题等方面,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以及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 项,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不准确。文中刘丰拜见 王大人时,只是觉得面熟,并没有认出来,故而“他回京认出走方郎中”错误。【参考答案】B5.【考向预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和技巧,又对表现 人物形象、突出作品主题有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如果所选阅读材料的情节结构特点不是很鲜明,则会在选择题中考查,否则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解题思路】
4、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本题属于情节作用分析题,一般可以从内- 11 -容、结构、人物形象、主旨、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在本文中,银锁的故事貌似闲笔,实际上却不然,作答时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其在情节和主旨等方面的作用展开具体分析。【参考答案】在情节上,银锁的故事丰富了小说内容,使情节更显曲折,引人入胜。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银锁的故事使刘丰正直、能干的形象加上新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生动、真实、丰满。在主旨上 ,本文主体部分赞美廉政,银锁的故事又加上了知错就改的意思,使小说的主题更丰富,启发意义更大。(每点 2 分)6.【考向预测】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都加大了对探究题的考查力度,考查形式为主观
5、题,难度较大,考查类型主要有:对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评价;对情节、结构是否合理的探讨;对作品主题的多样化探讨于等。这也是 2018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回答问题,一定要找到所考查语句的位置,认真分析其字面意思和象征意义,分析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这个句子,有什么象征含义,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其中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倾向等;另外,还要从行文结构、文章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参考答案】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不知不觉间,美好的春天已经到了。它照应了前文的秋晨、秋风等,表明了时
6、间的推移,使情节发展的脉络更清晰。这是刘丰看到文竹时的内心感受,写出了刘丰在交代了银锁的故事后轻松释然的心情。这也表现了王大人对刘丰的认可、欣赏,以及对刘丰坦承银锁之事的欣慰之情。这句话突出了春天之美,暗示刘丰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这句话写的是春天到来, 同时又暗示着人物的心情两相结合,方法巧妙,作用非凡。(每点 2 分,任意答对三点满分)(3)实用类文本阅读:7、B8、CD9、建设乡风文明,保留独特的乡村风情;有整体规划,发展培育乡村旅游经济产业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引进专业人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挖掘各种乡村旅游新形式。 (每点 1 分)二、古诗文阅读
7、(一)文言文阅读:10、C- 12 -11、B 起家的意思是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12、C “官复原职”错误, “俄复为散骑常侍,侍东宫”可见没有官复原职。13、 (1) (褚向)才几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哀痛欲绝,形容消瘦如同成人一般,亲戚都感到十分惊异。 “哀毁” “亲表” “异”各 1 分,句意 2 分。 (2)不久,朝廷又征召褚翔为吏部郎,褚翔离郡之时,百姓无论老少都追随着送他出境,人们哭泣着与他拜别。 “寻”“涕泣” “拜”各 1 分,句意 2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4C (3 分) ;解析:C“朱雀桥”在古诗词中一般象征繁华不再。15解析:下阕前五句虚写。从对方写起,设想客
8、行未远,而思念之情已生,回看别离之地。下阕最后三句实写。从自己写起,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自己对他的思念,然后刻画自己伫立离亭,倚栏远眺的形象。虚实结合,尽抒离愁别苦。(每点 2 分)(三)名句默写:16 题(12 分,每空 1 分)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三、语言文字运用17.B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 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由语境中“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 ”“招数频出”等语
9、句可看出,应用“眼花缭乱” 。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 ,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由语境中“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 ,结合“之感”的限定,可知,应选“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根据语境“要量身定做 ”的提示,应用“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根据语境“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 ”,可知应用“脱颖而出” 。18.CA 项, “人才数量”与“原则”搭配不当;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濉溪县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扫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