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教育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教育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教育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教育论)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柏拉图的美育观2 席勒的美育观3 马克思的美育观4 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5 美育6 化育7 化性起伪8 怡情养性9 审美的人二、简答题10 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11 正确理解美育的内涵应该遵循的原则。12 简述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3 论述美育与以道制欲的关系。三、论述题14 论述美育与审美活动的联系与区别。15 美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区别。16 结合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具体阐述美育的基本特点。四、填空题17 率先把“美育 ”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_。 1901 年他在_一文中就用到了“美育
2、”概念,是中国近代以倡导美育著称的学者。他倡导“_” 。18 梁启超认为美育是一种“_” 。19 王国维在_中,将_并称“四育” 。20 寓教于乐21 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_。22 席勒发表_后,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23 美育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_、_、_。24 美育的特点有:_、_、_。25 在中国古人看来,_是人生的最高境界。26 美育有_和_的功能。27 美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_。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教育论)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正确答案】 柏拉图的美育观:柏拉图是从培养理想国合格公民的角度来看待美育的。他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
3、,也会导致欣赏者的模仿,淫秽内容会把人们教坏,艺术作品应模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为。柏拉图特别强调音乐的感化作用。2 【正确答案】 名词解释席勒的美育观:1795 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在书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 审美教育 ”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他的美育理论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了起来,明确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和回答了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3 【正确答案】 名词解释马克思的美育观:马克思从对异化
4、现实的批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他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他还指出,审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条件的,在不能解决基本温饱的情况下奢谈审美教育是不现实的。同时,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养的人,对于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4 【正确答案】 名词解释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亚里士多德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就在于能够通过理性对感性加以节制和净化。他在阐述悲剧的效果时,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的作用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但他是将其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对古罗
5、马贺拉斯的“寓教于乐” 有一定的影响。5 【正确答案】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6 【正确答案】 化育:强调美育对于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着精神生活。7 【正确答案】 名词解释化性起伪:是荀子在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时所提出的,体现了美育的功能,即美育以情感的方式陶
6、冶人的情性,从而改造人自身的弱点,使其健康发展。8 【正确答案】 名词解释怡情养性:美育的功能之一,指美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感化人,影响人,使人们的修养达到理想的境界。9 【正确答案】 审美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二、简答题10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1)上古时期的美育思想是以乐感化。(2)朱熹认为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是“ 消融查滓”的过程,以此实现天人和人际间的和谐,提升人格,完善人生。(3)李渔指出戏曲的情节、文词都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中国现代的美育思想:(1
7、)蔡元培率先引入“ 美育”一词,他强调了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倡导以 “美育代宗教”。(2)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3)王国维则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 ”。11 【正确答案】 (1)对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一方面,审美教育不是以知识性内容的获取为目的,而是以充分有效地实现对象的审美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审美的教育作用为指归;另一方面,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以审美作为其特殊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处理好审美与教育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以审美吞没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美学 审美 教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