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 的观点的是 ( )(A)费希纳(B)弗洛伊德(C)荣格 (D)布洛2 于 1750 年创立了美学的是 ( )(A)黑格尔(B)鲍姆加登(C)莱辛(D)康德3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 ( )(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4 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 ( )(A)广义的美育(B)狭义的美育(C)美育(D)以上都不是5 马克思说过:“ 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 ,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_的特性。 ( )(
2、A)自律性(B)超越性(C)自我性(D)开放性6 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 ( )(A)表现说(B)劳动说(C)本能说(D)巫术说7 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 ( )(A)完全正确的(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点(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D)完全错误的8 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 ( )(A)历史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9 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 ( )(A)变则通(B)物化(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D)
3、天不变道亦不变10 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 )(A)朗吉弩斯(B)博克(C)索绪尔(D)歌德11 在两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 ( )(A)亚里士多德(B)席勒(C)黑格尔(D)康德12 “丑的事物的确是一个历史的和中介的范畴”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 ( )(A)马克思(B)阿多诺(C)本雅明(D)马尔库塞13 提出“迷狂 ”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 “直觉是把握生命及其生成过程的唯一方法。”这一论点来源于 ( )(A)尼采(B)维特根靳坦(C)叔本华(D)柏格森15 有人说,因为审美经验是直接将形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美学 单项 选择题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