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8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8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81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8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错误思想的彻底克服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C)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3 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的产生(D)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4 客体指()。(
2、A)一切客观事物(B)自然界(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5 国家的起源是()。(A)阶级调和的机关(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D)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6 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B)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7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客观性(B)矛盾性(C)物质性(D)存在性8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说明了()。(A)运动和静止的统一(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9 唯物辩证
3、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因果关系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10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是()。(A)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有主次之分(C)矛盾具有特殊性(D)矛盾有繁简之别11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占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A)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B)被统治阶级处于无权地位(C)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D)被统治阶级没有形成有组织的力量12 在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使用“群众路线” 的概念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刘少奇13 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A)经济工作(B)政治工作(C)军事工作
4、(D)群众工作14 毛泽东提出的解决政治思想领域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团结一批评一团结(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5 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著名论断的人是 ()。(A)陈独秀(B)毛泽东(C)周恩来(D)瞿秋白16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中共三大召开(C)北伐胜利(D)中共二大召开17 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A)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
5、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 政权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B)工农民主专政性质(C)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19 在新民主主义国家中,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是()。(A)合作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个体经济20 区分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标志是()。(A)服务的对象不同(B)文化的内容不同(C)文化的指导思想不同(D)文化的形式不同21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 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
6、)。(A)实现国家工业化(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D)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23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个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2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基础条件是 ()。(A)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B)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政府机构改革(B)国有企业改革(C)社会保障制度改革(D)政治体制改革26 我国发展对
7、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是()。(A)利用外资(B)引进技术(C)对外贸易(D)建立经济特区27 民主首先并且主要是指()。(A)一种国家制度(B)人民当家作主(C)国家政体(D)国家国体28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是从()。(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29 邓小平首次提出“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概念是在 ()。(A)1979 年(B) 1982 年(C) 1983 年(D)1984 年30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
8、。(A)全社会范围内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B)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C)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D)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原则3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32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A)和平(B)发展(C)民族独立(D)经济联盟33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B)民主集中制(C)人民民主专政(D)政治协商制度3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B)实现共产主义(C)树立共同理想(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政治 模拟 8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