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7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一个实验,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物理规律是( ) 。(A)牛顿第三定律(B)动能定理(C)牛顿第二定律(D)牛顿第一定律2 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以 v0、2v 0 的水平速度先后两次抛出,抛出后均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 2,水平距离为 x1、 x2,下落高度为 y1、y 2,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tan 1=2tan(B) 1=2(C) x1:x 2=1:2(D)y 1:y 2=1:43 如图
2、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 A、B、C 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 O、M、P 点由 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 P 点。现将 C 板向右平移到 P点,则( )。(A)运动到 P 点返回(B)运动到 P 和 P点之间返回(C)运动到 P点返回(D)穿过 P点4 如图,将带正电的小球 A 固定,另一带电小球 B 从 A 附近的 P 点处由静止释放,其下落到 Q 点的运动轨迹如虚线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B( )。(A)可能带正电(B)在 Q 点的速度大于在 P 点的速度(C)在 Q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P 点的电势能(D)从 P 到 Q,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5 如图所
3、示,一条光线通过一个在水中的球形空气泡,下列哪一条表示出射光线的路径?( )(A)光线 1(B)光线 2(C)光线 3(D)光线 46 在下列 4 个核反应方程中,X 表示质子的是( )。(A) 1530P 1430Si+X(B) 92238U 92234Th+X(C) 1327Al+01n 1227Mg+X(D) 1327Al+24He 1530P+X7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2m 和 3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 2m 和 3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T。现用水平拉力 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3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
4、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 2m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 F 逐渐增大到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 F 逐渐增大到 1 5T 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 m 和 2m 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8 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A)这列波的波长为 5 m(B)波中的每个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4 s(C)若已知波沿 x 轴正向传播,则此时质点 a 向下振动(D)若已知质点 b 此时向上振动,则波是沿 x 轴负向传播的二、简答题9 已知一质量为 m 的质点在 x 轴上运动,质点只受到指向原点的引力的作用,引力大小
5、与质点离原点的距离 x 的平方成反比,即 k 是比例常数。设质点在x=A 时的速度为零,求 处的速度的大小。三、案例分析题10 案例: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题目:经检测汽车 A 的制动性能为:以标准速度 20ms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 40 s 停下来。现 A 在平直公路上以 20 ms 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 180m 处有一货车 B 以 6 m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问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 解:设汽车 A 制动后 40 s 的位移为 s1,货车 B 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s2。 根据 ,A 车的加速度 a=-05 ms 2, s2=v2t=240,m,两车位
6、移差为 s=s1-s2=160 m, 因为两车刚开始相距 180 m,180 m160 m,所以两车不相撞。 问题: (1) 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 (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11 案例:某教师通过摩擦起电、验电器等试验,使学生对电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与电有关的现象。比如说,灯泡发光、静电现象等等。有谁知道电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茫然一片,无人应答。教师:其实在各种复杂的与电有关的现象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本质。今天我们学习最基本的电磁规律库仑定律。教师:库
7、仑在 18 世纪,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了这一规律。同学们,告诉老师库仑定律的形式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纷纷说出了正确答案。一学生喊道:“ 老师,我懂了,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类似。”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说道:“你才预习了一节,就简单下结论” 。紧接着教师写出了库仑定律的形式,讲解了电荷的概念并布置了几道练习题。问题:(1)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使学生对点电荷、库仑定律有深入的认识。四、教学设计题12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材“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有如下演示实验。 如图,用静电计测量已经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1保
8、持极板上的电荷量 Q 不变,两极板间的距离 d 也不变,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S,从而得知电容 C 与正对面积 S 的关系。见图甲。2 保持极板上的电荷量 Q 不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S 也不变,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 d,从而得知电容 C 与距离 d 的关系。见图乙。 3保持 Q、S、d 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从而得知两极板间电介质的存在对电容 C 的影响。见图丙。 任务: (1)材料中的三个实验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 (2) 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教学思路。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电磁感应现象 ”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感
9、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材料二高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关于“ 磁生电”的部分内容如下: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电磁场的相关内容。任务:(1)磁生电的条件是什么,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根据上述材料所给内容,完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牛顿第三定律可表述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0、由图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力的方向可知该实验可用于学习牛顿第三定律。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可知 tan1=2tan。A 项正确。由所以时间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有关,则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时间变为原来的两倍,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所以 1=2,B 项正确。因为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运动的时间也变为原来的两倍,根据 x=v0t,水平位移变为原来的 4 倍,因此 x1:x 2=1:4,C 项错误。根据 ,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运动时间变为原来的两倍,则竖直位移变为原来的 4 倍,因此 u1:y 2=1:4,D 项正确。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设 A、B 板间的电动势为 U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4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