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5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0 2013 年 12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 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 )。完成下题。1 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B) I、(C) 、(D)、2 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区迁往 I 区(B)铁路建设成本区一般大于区(C)商业网点密度区一般大于 I 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区2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
2、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下题。3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寒流 暖流(A)(B) (C) (D)4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4 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 34N,即淮河、秦妇白龙江一线直至 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题。5 我国亚热带在 34N 以南、104E 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3、。(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6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6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题。7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 月 21 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 6 月 22 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 8 月 20 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 月 16 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8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1 月份冰层厚度大 3 月份累计昼长长7 月份
4、近地面气压高 9 月份平均气温高(A)(B) (C) (D)8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 附近)形成于 2 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 槽(谷)相间的地形。读下图,完成下题。9 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10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5、(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11 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一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A)Q 4、Q 1、Q 3、Q 2(B) Q3、Q 4、Q 2、Q 1(C) Q3、Q 1、Q 2、Q 4(D)Q 2、Q 3、Q 1、Q 412 2012 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 105E 的是
6、(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2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 19782005 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 GDP 重心变化轨迹。完成下题。13 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 GDP 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 c(B) c、b、a(C) c、a 、b(D)b、c、 a14 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14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题。15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一澳大利亚
7、大陆东南部(B) 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 大兴安岭西侧(D)西经 130 度附近16 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17 下列关于、 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地较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地较 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18 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 ,所建 “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 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A)台风引发风
8、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19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20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20 读三角坐标图,回答下题。21 如果 a、b 、c 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表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点是
9、( ) 。(A)(B) (C) (D)22 如果 a、b 、c 分别代表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B) (C) (D)23 如果 a、b 、c 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因素、能源因素、市场因素,则下列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是( )。(A)(B) (C) (D)23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完成下题。24 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B)水源短缺(C)水土流失(D)森林退化25 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
10、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GPS 技术(B) GIS 技术(C) RS 技术(D)数字地球二、简答题2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如何理解地理课程的区域性特点? 为了突出这个特点,应采用那些措施 ?27 地理教学评价根据评价的目的可分为哪几类?三、材料分析题27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 2013 年 1 月 713 日雾霾日数实况图。资料: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很大,引起广泛关注。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
11、成的,是使能见度降低到 1 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霾是指大量细微的灰尘、硫或氮氧化合物等粒子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的现象,霾的形成条件出现后,会导致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凝结核存在,水滴容易凝结在上面而起雾,因此,雾和霾往往相伴出现。28 列举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 5 天以上发生雾霾天气的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29 分析我国中东部地区在 2013 年 1 月持续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30 改善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是减少污染,说明我国减少大气污染应采取的主要措施。31 阅读下面案例材料,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析。某教师在讲解时差时,设计了如下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某人于
12、早晨 8 点 15 分从东八区的北京乘坐飞机起飞,飞行一小时到达东九区的东京,请问到达东京时是什么时间?反之,早 8 点 15 分从东京出发,到达北京时是什么时间?(2)中国横跨东五区至东九区共五个时区,而全国统一采用的是东八区“北京时间”,若北京人早上 8 点上班,位于东六区的乌鲁木齐人早上几点上班合理?31 阅读以下某教师制定的地理期末总评成绩加分规则,回答问题。某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曾制定过一项“地理期末总评成绩加分规则” ,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向学生公布。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如果你在课堂上提出 1 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有创意地解答 1 个问题,期末成绩加 1 分:(2
13、)如果你结合地理学习内容撰写 1 篇小论文并在班级演讲,期末成绩加 2 分;(3)如果你给班级出 1 期地理黑板报或墙报,期末成绩加 2 分;(4)如果你策划并组织 1 次地理班会,期末成绩加 2 分:(5)如果你在全校范围内组织 1 次地理课外兴趣活动,期末成绩加 5 分。问题:32 结合材料分析这项加分规则的优点。33 指出这项加分规则的缺陷或弊端。四、教学设计题33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我们都知道,自然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空气、阳光、水分、土壤等自然条件。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都要受其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
14、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当前,世界人口以每分钟增加 150 人的速度猛增,每年增加约 8000 万人,每 12 年增加约 10 亿。据预测,1999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60 亿;2010 年为 70 亿人;2020 年达 80 亿人。不难看出,今天的世界正面临着人口急剧增加的极其严峻的局面。其中,中国的人口数量占世界的 15。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人口增长过快,就必然引起资源的快速消耗问题。世界上的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都是有限的,人们不能过度地向自然界攫取资源,更不能恣意破坏生态平衡和稳定。除此之外,人口增长过快过
15、多,又会成为社会、国家的沉重压力,从而出现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问题。材料二“中国的人口 ”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而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情,而且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世界的人口初步知识。自然而然,认识中国的人口现象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而且中国的人口增长特点、分布特点等内容是学生对今后学习中国的民族、农业、工业、交通、城市、文化经济建设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基础和落脚点。要求:34 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中国的人口” 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35 试设计“中国的人口 ”的教学过程。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地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