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28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寂 寥(lio) 弹无虚发(f) 根基 格物致之(B) 压 迫(y) 锣鼓喧阗(tin) 愤慨 寄人篱下(C)请 缨(yng) 铁骨铮铮(zhng) 树巅 固若金汤(D)岗 亭(gng) 力能扛鼎(gng) 趿拉 高朋满坐2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B)这是整个宇宙吗?不,这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
2、小点点。用了反问的修辞。突出说明“这” 不是整个宇宙(C) “友邦人士” 从此可以不必“ 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怒斥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腐败政府的软弱无能(D)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说明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意义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 ”战略,不仅可以推动沿路国家的经济建设,而且可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展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B)据权威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猪肉、蔬菜等价格攀升,我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增长最快的是食品消费。(C)解决民生问题,当首先解
3、决环境治理问题。那种“先开发后治理,边开发边治理”的做法,往轻处说是急功近利,往重处说是罔顾民生。(D)由于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新词的不断出现,使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面临极大挑战,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今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B)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C)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颈联,五、六句为颔联
4、,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仄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D)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是( )。(A)童趣一清代一沈复 皇帝的新装一瑞士一安徒生(B) 纸船寄母亲一中国一冰心 世说新语一宋代一刘义庆(C) 紫藤罗瀑布一中国一宗璞 济南的冬天一中国一朱自清(D)春一中国一老舍 天上的街市一中国一郭沫若6 小说家在艺术观念上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符合以上特征描述的文学流派是( )。(A)现实主义(B)存
5、在主义(C)新小说派(D)表现主义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具体目标,下列要求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B)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C)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D)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8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 )。(A)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反映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B)要继承传统、忠于传统,发挥传承祖国语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C)要体现开放性,兼容多元价值观(D)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
6、领作用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整合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活动(B)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讲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C)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增加语文实践机会(D)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10 以下有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规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B)学会辩
7、论,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C)学习鉴赏诗歌、散文、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D)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写评论性文章文言文阅读10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11 文本解读(1)对“羽扇纶巾”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怎样理解更好,说说理由。第一种理解:这里指的是周瑜。第二种理解:这里指的是诸葛亮。(2)试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和感情。12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1)请为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篇经典诗词设计教学目标,并指明设计依据。(2)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品味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现代文阅读12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春从心出刘心武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愿有机会,被准
9、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话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那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
10、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烈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竞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竞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
11、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 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竞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然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
12、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你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13 文本解读(1)作者在开篇强调“ 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文中第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题目“ 春从心出” 的理解。14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1)义务教育语文
13、课程标准(2011 年版) 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请以此为考查目标,给文本画线部分设计一道考查题目,并给出答案示例。(2)请为本文拟写一篇 100 字左右的教学导入语。填空题15 阳春布德泽,_。(汉乐府长歌行)16 两岸青山相对出,_。(李白望天门山)17 春潮带雨晚来急,_。(韦应物滁州西涧)18 叶上初阳干宿雨。_,_。(周邦彦苏幕遮)19 自胡马窥江去后,_,_。(姜夔扬州慢)20 汉成帝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
14、品编辑成书,名曰_;这是继_之后我国的第二部诗歌总集。21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_主义代表作家莫泊桑。他和_、契诃夫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2 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有_和_两种形式。23 根据评价在语文教学中作用的不同,可分为_评价、形成性评价和_评价三种形式。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_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写作题2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对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你来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
15、文体,不少于 1 000 字。鉴赏题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
16、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肚,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 ?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节选自 汉书.疏广传)26 解释下列两句中画线虚词的意义。(1)上以 其年笃老,皆许之 以:(2)广遂 上疏乞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福建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模拟 2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