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3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3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3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 3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0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某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1 该地纬度是( ) 。(A)30N(B) 30S(C) 40N(D)40S2 图中甲点对应的日期是( )。(A)巴西利亚正值雨季(B)合肥昼长夜短(C)南非华人欢度中秋(D)南极出现极昼2 下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各题。3 图示时刻,影响重庆的天气系统和风向分别是( )。(A)冷锋;偏北风(B)暖风;偏南风(C)冷锋;偏南风(D)暖风;偏北风4 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武汉最可能
2、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压升高(B)云量减少(C)风速降低(D)气温升高5 下列符合风化壳基本特征的是( )。(A)在空间上均呈连续性分布(B)结构疏松,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C)表层分散性强,粒径粗(D)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5 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6 图中甲洋流( ) 。向北流向南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A)(B) (C) (D)7 乙、丙两地所属的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B)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C)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D)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7 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8 甲地( ) 。(A)位于印度河平原(B)全年
3、高温多雨(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D)石油资源丰富9 图中甲、乙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黄麻;棉花(B)小麦;玉米(C)茶叶;棉花(D)水稻;小麦10 为减轻图中平原地区农业灾情,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兴修水利工程(B)控制人口增长(C)扩大耕地面积(D)培育耐寒品种10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各题。11 据图可以判断下列界限不正确的是( )。(A)南北温度带分别是热带和亚热带(B) 大致与年均气温零度等温线一致(C) 某地干湿类型分别是干旱和半干旱(D)大致与 200 mm 年等降水量线一致12 图中北部地区植被反映的地域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基础分别是(
4、)。(A)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热量(B)由南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12 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13 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冻土广泛,土壤贫瘠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河网密布,地表水高(A)(B) (C) (D)14 导致图中城镇地理位置变迁的重要原因是( )。(A)河流下游水量减少(B)山地降水减少(C)水稻种植规模扩大(D)山地雪线下降15 下列哪些省份是我国花岗岩主要产区?( )(A)新、浙、鲁、闽(B)甘、苏、鲁、闽(C)甘、苏、浙、闽(D)新、皖、苏、浙16 下列我国名山中,属于花岗岩山
5、体的是( )。(A)长白山(B)华山(C)张家界(D)泰山16 低碳经济具有“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的突出特点。读 “近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 回答下面各题。17 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承载力高(B)能源需求量减少(C)森林覆盖率较高(D)产业结构轻型化18 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B)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C)禁止煤炭开采,发展第三产业(D)延长煤炭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18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 2013 年降水量逐月累加柱状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19 该地水循环最活
6、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 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草原20 2013 年以来,我国调整了“生育二胎” 的人口政策,政策调整的焦点在 “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 的家庭可以生育二胎。据此完成下面各题。21 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 )。(A)环境承载力增大(B)人口合理容量增加(C)人口增长变缓(D)人口数量急剧减少22 全面放开“ 单独二胎” 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人口性别比例(B)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C)促进东西部平衡发展(D)平衡城乡人口比例22 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
7、布图,回答下面各题。23 据此判断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OA(B) OB(C) OC(D)OD24 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较为合理的是( )。(A)甲(B)乙(C)丙(D)丁24 读“2006 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 ,回答下面各题。25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26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26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27 图中和 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8、( )。(A)地形、水源(B)水源、气温(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28 图中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C)太阳能、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28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29 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30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二、教学设计题30 阅读关于“ 板块的运动 ”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9、。材料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板块的运动 ”的内容。板块的运动 20 世纪 60 年代,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图 222),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
10、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例如,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例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图223) 。摘自某版本七年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要求】31 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32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模拟试卷 3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春分和秋分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50。,易得出该处的纬度为40,又因为该地夏至日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因此,此处位于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 地理 模拟 3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