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0年云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0年云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0年云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 年云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1 人的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上( )。(A)有好有坏(B)无好坏之分(C)都是好的(D)都是坏的2 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的( )。(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性格特征3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4 “距离等于速度与时问的乘积” 所表达的内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A)概念(B)原理(C)规则(D)技能5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沃尔夫(B)桑代克(C)布鲁纳(D)奥
2、苏伯尔6 关于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知识的应用中都存在着迁移(B)在知识的应用中可能存在着迁移(C)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没有关系(D)迁移就是知识的应用7 研究表明,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一定指导下可以使用复述策略,这个年龄为( )。(A)45 岁(B) 56 岁(C) 610 岁(D)1012 岁简答题8 教育机智9 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单项选择题10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无情的雪灾突袭南粤大地,温总理深入一线,安抚民心;当突如奇来的大地震降临川蜀,温
3、总理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坐阵指挥,慰问灾民(B)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缥缈洁白的雪山冰峰,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京城市井,灵秀旖旎的青山碧水,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C)鲁迅总是独具匠心地抓住一切机会,运用他特有的幽默才能,出奇不意地使词语闪烁出动人的艺术的光芒(D)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布署,完全有条件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1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课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可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成理,有何不可呢?( 各执一词 )(B)虽然苹果公司没有真
4、实透露向大陆市场推出新 3G 版 iPhone 的计划,但苹果公司对亚洲市场并没有忽视。如果有合适的运营商合作,iPhone 进入大陆 指日可待。( 倚马可待 )(C)他的作品很一般,怕被人看不起,动不动就搬出某某名作家吓唬人,四处乱吹,无非想拉大旗作虎皮抬高自己罢了,并不能说明他的作品好。(狐假虎威)(D)早就听说他要认真学习,可几年过去了,也不见他真刻苦起来,还是老样子,雷声大,雨点小 。 (小题大做)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公司专业的技术人才、雄厚的技术力量、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创新,开拓市场,竭诚为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提供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完善的服务(B)形成高考移
5、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方参加高考的人数、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不同造成的(C)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的措施,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D)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问“跟风上网” ,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文言文阅读13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 ,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禄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
6、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注释 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踣 (b6 搏):跌倒。 应侯:顺应时令。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今 欲调丁壮( ) (2) 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患 ( ) (4)臣怪之 (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16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16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
7、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 ,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禄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注释 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踣 (b6 搏):跌倒。 应侯:顺应时令。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今 欲调丁壮( ) (2) 虽有少劳( )(3)而异
8、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患 ( ) (4)臣怪之 (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19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现代文阅读19 夹竹桃(节选)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
9、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竞变成活画了。20 月光下夹竹桃的_引起了“我” 的许多幻想, “我”先后幻想出了_、_和_。21 短文中的“ 大海” 是指_ ,“远渡重洋的海轮”是指_,而“ 游鱼”其实就是_。22 _和_是月光下夹竹桃影子的特点。23 “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句子中的“袭”换成“ 飘”或“传”好_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23 八月的阳光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
10、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 小秋道: “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
11、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 2000 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竞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 元,学校来的。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 !全体教师捐赠。 ”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像是经历了一
12、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 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 泪水夺眶而出。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 200 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24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筹借( ) 长膘 ( ) 蠕 动( ) 抓阄 ( )25 小说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主要有哪些作用?26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
13、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7 从全篇看,标题“ 八月的阳光 ”,除了指八月的阳光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28 “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小秋“出神” 时的心理活动。28 吃苦是一种资本吃苦,是一种资本。假如你没有吃过苦,你就不具备这种资本。只是在影片里见过那位被击倒的拳击手,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浑身伤痕累累,嘴里还淌着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给他鼓掌;只是在旅途中看过赤脚的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腰垂手将沉重的纤绳深深地勒进肩膀你充其量是个旁观者。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
14、耕耘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觉饿得头昏眼花的可悲和伸手乞讨的可怜。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风凉话,看不到冷脸,你便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突然某一天,你背靠的大树倒了,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某报一篇专稿报道,武汉市一年仅 19 岁的姑娘何伶俐,因 “考后感到一点信心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七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聪明的日本人,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前已经洞察了这种病变。据说,为了让大和民族的后代继承父辈创业的秉性
15、,不少学校特地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们使用锉刀、榔头,目的是学会吃苦。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未免过于娇嫩了,还是狠狠心把自己推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吧。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以后你就会知道这种养分会让你终身受益!29 第节中加点的 “这种病变 ”指什么?(可引用文中语句回答 )30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 ,根据这一观点,为第 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写在下面横线上。(50 字以内)31 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富自。哲理的话?请写出并简要说明理由。31 有个年轻人,他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发行自己的杂志,杂志的风格定在关怀人生的弘扬人道主义以及人间亲情上。但他的想法很奇特,他不想发各地作者
16、的自由来稿,而是想从别的报刊上摘选精品,然后汇编到自己的杂志里。他去求助他的朋友,朋友一听这个主意就笑他太笨,声称别人发过的作品已有不少读者看过,还有谁会再花钱买你的全是在别处发过的作品的杂志!他反驳朋友说:“一个人不可能浏览完所有的报刊,而我做的正是这样的一件事让每个人都看到各地的报刊精品。”朋友还是不相信并且不支持他。他不灰心,决定证实别人认为错误的其实是正确的。他找到出版社,说明自己的来意。出版社毫不留情地否决了他的想法:“这可不行!这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重新找一条路吧!”受到一系列的打击,他有些心灰意冷,也有些动摇:这真是一个错误的梦想吗?但他还是对自己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0 云南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小学语文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