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A咳嗽、痰液清稀和风寒表证并见B咳嗽和风热表证并见C肺系症状和里实热证并见D咳喘、痰多及里实热证并见E胸胁胀闷疼痛,咳唾引痛1 风寒束肺证的辨证要点是2 饮停于肺证的辨证要点是3 A脾阳虚证B肾阳虚证C脾气下陷证D肠虚滑泻证E肝脾不调证3 久泻不止,五更泄泻者,多见于4 久泻不止,脱肛,气短不续者,多见于5 A心血虚证B心火亢盛证C心肾不交证D肝火上炎证E肝阴虚证5 心烦失眠、梦多,遗精,多见于6 急躁易怒,失眠、梦多,胁肋灼痛,多见于7 A血瘀心脉证B痰阻心脉证C寒凝心脉证D气滞心脉证E气虚血瘀证7 胸痛彻背、遇冷加剧,多见于8 心胸闷痛,心悸痰多,多
2、见于9 A浮紧脉B浮缓脉C浮数脉D浮滑脉E沉涩脉9 风热袭表的表热证,多见10 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多见11 A不易入睡B睡后易醒C失眠时惊D困倦易睡E朦胧易睡11 痰湿内盛,阳虚阴盛,多见12 心肾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多见13 A脾气虚B脾阳虚C脾气下陷D肾气不固E膀胱湿热13 小便混浊如米泔,多见于14 小便频、急、涩痛,多见于15 A食欲减退B厌食C消谷善饥D饥不欲食E偏嗜食物15 胃火炽盛,腐熟太过,可致16 胃阴不足,虚火内扰,可致17 A宗气内虚B心气衰绝C中气不守D阳不足E心肺气绝17 虚里按之其动微弱者,为18 搏动迟弱,或久病体虚而动数者,为19 A半身汗出B手足
3、心汗出C头面部汗出D额部汗出如油E恶寒战栗,几经挣扎,而后汗出19 痿证可见20 湿温病可见21 A疼痛、肿块、出血、舌脉改变B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C各种出血及疮痈等出现热证,舌质绛、脉滑数或弦数D咳嗽咯痰,痰质黏稠,胸脘痞闷,恶心纳呆,呕吐痰涎,头晕目眩,苔腻,脉滑E见寒证,局部拘急剧痛、得温痛减,舌淡紫、舌苔白,脉沉迟弦涩21 血热证的辨证要点是22 血寒证的辨证要点是23 A消渴B水肿C遗尿D癃闭E淋证23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为24 小便不畅,点滴不出者,为25 A胀痛B刺痛C灼痛D绞痛E隐痛25 气滞作痛的特点为26 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组织被灼所致疼痛,为
4、27 A痰饮内停B内热食积C表证夹痰D太阳伤寒E太阳中风27 浮缓脉主28 浮滑脉主29 A梅核气B瘿瘤C发颐D痰核E乳癖29 痰结于颈多见于30 痰在肢体多见于31 A浮紧脉B浮缓脉C浮数脉D浮滑脉E沉涩脉31 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多见32 表证挟痰,常见于素体多痰湿而又感受外邪者,多见33 A口甜B口涩C口咸D口黏腻E口苦33 湿浊停滞、痰饮食积,多见34 肾虚及寒水上泛,多见35 A阴阳B表里C水火D寒热E虚实35 八纲中,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是36 八纲中,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是37 A脊柱强痛,角弓反张B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C疝气,带下,腹中结块D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
5、前缘痛E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部位疼痛,热病,发狂37 手太阴肺经的主治病证是38 手少阴心经的主治病证是39 足阳明胃经的主治病证是40 A恶寒重发热轻B发热重恶寒轻C发热轻而恶风D但寒不热E但热不寒40 外感风邪的特征为41 外感风寒的特征为42 外感风热的特征为43 A长脉B短脉C结脉D代脉E促脉43 脉率较速或快慢不定,间有不规则的歇止,为44 有规律的歇止脉,可伴有形态的变化,为45 脉率比较缓慢而有不规则的歇止,为46 A自汗B盗汗C大汗D战汗E局部出汗46 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可见47 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多见48 气虚、阳虚证多见49 A苔腻,脉滑B舌淡嫩,苔白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诊断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