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练习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练习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练习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练习试卷 42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男,36 岁,右下腹疼痛 4 天伴发热,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其证型是(A)湿热(B)瘀滞(C)血毒(D)热毒蕴滞(E)气血瘀滞2 患者,女,26 岁。1 个月前曾排出过蛔虫,今早突然上腹钻顶样痛,汗出肢冷,恶心呕吐,痛止如常人,腹软喜按。舌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A)乌梅丸(B)乌梅丸合大柴胡汤(C)乌梅丸合四逆散(D)乌梅丸合茵陈蒿汤(E)乌梅丸合二陈汤3 患者,女,40 岁。胆囊穿孔术后 7 天,有弛张热,下腹胀,大便次数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A)急性胃肠
2、炎(B)膈下脓肿(C)肠间脓肿(D)盆腔脓肿(E)粘连性肠梗阻4 患者,男,36 岁。胁下痞块,烦躁易怒,嗳气,脘腹痞闷,舌暗苔薄,脉弦涩。其证型为(A)气滞湿阻(B)湿热蕴积(C)肝脾血瘀(D)脾肾阳虚(E)肝郁气滞5 患者,男,51 岁。阵发性腹痛,腹胀 2 天,伴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自,脉沉弦。查体:腹软,轻压痛,偶见肠型。诊断为肠梗阻,其证型是(A)瘀结(B)痞结(C)疽结(D)热毒(E)瘀血6 患者,女,53 岁。阵发性腹痛,腹胀 3 天,伴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白,脉沉弦。查体:腹软,轻压痛,偶见肠型。诊断为肠梗阻,其证型是(A)湿热(B)瘀血(C)疽
3、结(D)血毒(E)痞结7 患者,女,44 岁。患甲状腺功能亢进 10 余年,现瘿肿质软,目涩目突,手颤,心悸少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A)天王补心丹(B)海藻玉壶汤(C)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D)四海舒郁丸(E)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8 患者,男,50 岁。多年存在的颈部肿块突然迅速增大,质变硬,吞咽时上下移动受限,伴胸闷,舌苔薄白,脉弦。其证型是(A)热毒蕴结(B)痰郁气结(C)瘀血内阻(D)毒热未尽(E)痰凝毒聚9 患者,男,27 岁。发现颈前肿块 3 个月,诊断为甲状腺瘤,局部时有发胀,胸闷,有痰难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应首选(A)八珍汤(B)海藻玉壶汤(
4、C)逍遥散(D)柴胡疏肝散(E)二陈汤10 女性患者,23 岁。产后 23 天,左乳房肿痛,伴发热恶寒,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硬块,皮肤微红压痛。诊断为急性乳腺炎,治疗应首选青霉素加(A)瓜蒌牛蒡汤(B)黄连清解汤(C)四妙散(D)黄连解毒汤(E)仙方活命饮11 患者,女,60 岁。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切开排脓,用红升丹药条引流 2 天,周围出现大片皮疹,瘙痒,疮口脓腐未尽。外治应首选(A)七三丹(B)五五丹(C)八二丹(D)黑虎丹(E)白降丹12 患者,女,48 岁。右乳房发现肿块 2 个月。查体:右乳头抬高,右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个 2cm2.5cm 大小肿块,质硬
5、,表面不平,边界不清。应首先考虑的是(A)乳腺纤维瘤(B)乳腺增生病(C)乳癌(D)乳房结核(E)乳管扩张症13 患者,女,26 岁。左乳房发现肿块 1 年,无疼痛。查体:左乳外下象限可扪及2.5cm1.5cm 大小肿块,形如鸡卵,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应首先考虑的是(A)乳腺增生病(B)乳腺纤维瘤(C)乳房结核(D)乳腺癌(E)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4 患者,女,38 岁。骤然剧烈腹痛 6 小时,经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合并腹膜炎。现上腹部拒按,伴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弦细数。其证型是(A)气血阻闭(B)气血双虚(C)肝气郁结(D)实热(E)厥脱15 患者壮年男性
6、,因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合并腹膜炎而症见:上腹部持续性剧痛,腹胀,拒按,伴发热恶寒,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其证型是(A)肝气郁结(B)脾胃不和(C)气血阻闭(D)胃肠实热(E)热伤气阴16 患者,男,36 岁。骤然剧烈腹痛 5 小时,经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穿孔合并腹膜炎。现上腹部拒按,伴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弦细数。其证型是(A)肝气郁结(B)脾胃不和(C)气血阻闭(D)实热(E)厥脱17 患者,男,28 岁。餐后突发性右上腹痛,疑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下列检查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是(A)肠鸣音消失(B)腹腔穿刺(C)肠鸣音亢进(D)上腹压痛、反
7、跳痛(E)立位腹部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18 患者,男,30 岁。左腰部胀痛反复发作 3 年,舌有瘀点,脉沉涩,经 B 型超声波及 X 线检查发现左肾盂结石 2.5cm2cm,左肾大量积液,左肾功能差。治疗应首选(A)针灸(B)总攻疗法(C)口服尿石合剂(D)手术取石(E)以上均非19 患者。女,30 岁。有内痔史,近日大便带血,血色鲜红,间或有便后滴血,舌淡红,苔薄黄,脉弦。其治法是(A)清热利湿(B)补气升提(C)清热凉血祛风(D)通腑泄热(E)润肠通便20 女,26 岁。大便时有物脱出肛外,便后能自动回纳,伴见面色苍白,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晕目眩,疲倦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其诊断是(A)
8、度脱肛气虚证(B) 度脱肛气虚证(C) 度脱肛气虚证(D)度脱肛血虚证(E)度脱肛肾虚证21 患者大便时肛门疼痛,滴血,大便秘结半月余。检查:肛管后正中见 1 个 1cm裂口,压痛明显。其诊断是(A)内痔(B)外痔(C)肛瘘(D)肛裂(E)肛门皲裂22 患者,男,60 岁。患动脉粥样硬化症 10 余年,现出现跛行,左下肢第一足趾变黑、变干、疼痛。此足趾病变可能是(A)出血性梗死(B)干性坏疽(C)液化性坏死(D)黑色素瘤(E)湿性坏疽23 A普鲁卡因 B乙醚 C利多卡因 D硫喷妥钠 E布比卡因23 吸入麻醉,应首选24 静脉麻醉,应首选25 A冲和膏 B玉露膏 C阳和膏 D回阳玉龙膏 E生肌白
9、玉膏25 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应首选26 治疗疮疡阳证,应首选27 A透托法 B温通法 C清热法 D消法 E补托法27 肿疡已成,毒盛正气不虚,尚未溃破或溃而脓出不畅者,治疗应首选28 没有成脓的初期肿疡,治疗应首选29 A疔 B无头疽 C有头疽 D附骨疽 E流注29 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学的30 西医学的急性骨髓炎,相当于中医学的31 A阳斑 B阴斑 C麻疹 D风疹 E瘾疹31 皮下斑点隐隐稀少、色淡红,压之不退,伴诸虚症状,此为32 皮疹高出皮肤,时现时隐,搔之连片,此为33 A蝮蛇毒 B竹叶青蛇毒 C眼镜蛇毒 D眼镜王蛇毒 E银环蛇毒33 属于火毒的蛇毒是34 属于风毒的蛇毒是35 A
10、动力性肠梗阻 B血运性肠梗阻 C机械性肠梗阻 D不完全性肠梗阻 E绞窄性肠梗阻35 由于器质性病变致肠腔变小,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称为36 肠腔不通同时伴肠壁血运障碍,称为37 A心肝阴虚 B心脾两虚 C心胆气虚 D心肾阴虚 E心阴亏虚37 患者瘿肿质软,目突手颤。口干目涩,心悸心慌,消谷善饥,腰膝酸软,耳鸣目眩,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型是38 患者瘿肿质软,或大或小,心悸不宁,心烦不寐,目眩手颤,多食消瘦,口干咽燥,恶热多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型是39 A肝经湿热 B湿毒蕴结 C气阴两虚 D阴虚火旺 E湿浊内阻39 淋病患者,尿道口溢出物黏稠,日久不愈,小便短赤灼热,五心烦热,舌红少
11、苔,脉细数,其证型是40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尿道口发红,有少许黏液,口苦咽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型是41 A阴虚火旺 B湿热下注 C肾阳不足 D气血瘀滞 E中气下陷4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头晕,精神不振,腰酸膝冷,阳痿,早泄,稍劳后即有白浊溢出,舌淡红,脉细。其证型是42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小便自溢,精神萎靡,腰酸膝软,面色白,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其证型是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练习试卷 4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急性阑尾炎: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点,70%80%的病人开始左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酷似胃痛发作,儿小时后转到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
12、阑尾发生坏疽时,可出现较剧烈地跳痛,而当阑尾穿孔前,疼痛特别严重,一旦穿孔后,阑尾腔内容物流出,疼痛似有减轻,但范围却扩大。这时可出现腹板硬,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为甚,查:肠鸣音减弱,血象高等,此即发生了腹膜炎。每个人阑尾的位置不一样,发生的腹痛也不一样,高位阑尾可表现为右腰部痛,而低位阑尾却有下腹坠痛。由于腹痛的程度和位置的变化,常常使急性阑尾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尤其是老人和小儿。2急性阑尾炎的一般表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 12 次即止,并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病人喜弯腰屈膝姿势侧卧。部分病人发热、头痛、全身无力,化验血中白细胞总数增高。3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发病前多有感冒、扁
13、桃体炎、腹泻等诱闲,表现为寒战、发烧、恶心、呕吐及腹泻为主,腹痛位置可在右下腹、肚脐周围或全腹部,仔细检查腹部,仍是以右下腹压痛明显。小儿阑尾炎极易发生阑尾穿孔,穿孔后腹部仍然是柔软的,加之小儿叙述不清楚,容易误诊,导致病情加重。4老人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开始症状轻微,疼痛不重,不引起重视。而老人阑尾壁萎缩变薄变脆,易发生穿孔和坏死,加上老年人常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给治疗造成困难,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肠痈(急性阑尾炎) 的辨证论治:内治:瘀滞证: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治法:行气活血,通腑
14、泄热。方用大黄牡丹汤和红藤煎剂加减或阑尾化瘀汤。湿热证: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扪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通腑泄热,利湿解毒,方用复方大柴胡汤加减或阑尾清化汤。热毒证: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燥,脉洪数或细数。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方用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或阑尾清解汤。外治: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蜜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醋调敷等。【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2 【正确答案
15、】 A【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急性胆囊炎辨证分型:肝胆气郁型:右胁下间歇性疼痛或窜痛、绞痛,有时向右肩背部放射,右胁下痛有定处,口苦、纳差、食少厌油,舌淡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细或弦紧。肝胆湿热型:发病急骤,右胁下持续性胀痛或绞痛,多向右肩背部放射,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明显,可触及囊性肿块,口苦咽于,恶心呕吐,或耳目发黄,小便赤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肝胆脓毒型:右胁下持续性疼痛,胀满或硬满,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寒战高热或高热不退,可有黄疸,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甚至神昏谵语,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厚腻或晦暗少津,脉弦滑数或脉细欲绝。
16、西医治疗:早期症状较轻者,可先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镇痛,抗生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待炎症控制,进一步查明病情后择期手术。2胆道蛔虫症是由于肠道内的蛔虫钻入胆道所致。蛔虫通常寄居在人体小肠的中下段,当机体因发热、胃酸度降低、饥饿、驱虫不当或妊娠等因素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时,蛔虫便可因其寄生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窜动,向上游动至十二指肠,加上蛔虫有钻孔习性,特别在胆总管出口处括约肌收缩功能失调时,蛔虫更易钻入胆道。乌梅丸方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黄柏、人参、花椒、桂枝、附子、当归组成,具有清热祛寒、益气补血、安蛔止痛之功,主治蛔厥。3盆腔处于腹腔最低部位,腹腔内炎症
17、渗出物或脓液易流入其间,而形成盆腔脓肿。因盆腔腹膜面积较小,吸收毒素也较少,故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而局部症状则相对明显。症状为:急性腹膜炎经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后体温又复升高、脉快。下腹部坠胀不适或钝痛,大便次数增多黏液便及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下腹有压痛,直肠指检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饱满,触痛,有波动感。【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6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医辨证侧重于肝、肾、心、
18、胃等脏器,根据甲亢症状常为心悸、情绪易激动、手抖、舌颤、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等症状,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气阴两虚、阴虚胃热、肝郁血虚。临床分型:肝火亢盛型:颈前轻度肿大,光滑柔软无结节,易怒心烦,面部灼热,自汗,食欲亢进,突眼手抖,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心肝阴虚型:颈前肿块大小不定,软而光滑,心烦少寐,心悸不宁,目眩手颤,纳亢消瘦,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心肾阴虚型:颈前肿大,目突手颤,口干目涩,心悸心慌,消谷善饥,冲任失调或阳痿,腰酸无力,舌红无苔或少苔,脉沉细数。【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1甲状腺腺瘤(囊肿)(肉瘿) 辨证论治:气滞痰凝型:主症:肿块不红,不热不痛,随吞咽上下活动。舌苔薄腻,脉弦滑。方药: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气阴两虚:主症:颈部肿块柔韧。伴急躁易怒,易汗,口苦,心悸,失眠,善食,消瘦,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弦。方药: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2甲状腺癌(石瘿) : 痰瘀内结型:主症:肿块增大较快,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活动度差,全身症状不明显。舌紫黯,见淤斑,脉沉或涩。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瘀热伤阴型:主症:晚期石瘿,或溃破流血水,形倦体瘦,声音嘶哑。舌黯或见瘀斑,脉沉或涩。方药:通窍活血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10 【正确答案】 A【
20、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病因病机:乳房疾病的发生,常因冲任失调、郁怒伤肝、忧思伤脾、劳伤心肾,气机逆乱而郁结于乳络;或先天遗传、禀赋不足、发育畸形及妊娠调养失宜;或饮食不节,湿热火毒内生,胃热上蒸;或外感六淫邪毒及感受特殊之毒;或跌仆损伤,瘀血阻络,痰湿凝聚或脓腐蕴结,导致乳房疾病的形成和发展。乳房与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厥阴肝经以及冲任二脉有密切的联系。若经络闭阻不畅,冲任失调,则可导致多种乳房疾病的发生。2辨证论治:内治:肝郁胃热证:常见于乳痈、乳发等病。因肝气不舒,胃热蕴蒸,日久化热,致乳房局部红肿热痛,脓水黄稠。伴有发热恶寒,口干而渴,尿赤便秘
21、。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治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选用瓜蒌牛蒡汤、银翘散或内疏黄连汤等。气虚毒滞证:常见于乳岩、乳痈和乳发等病。气虚血少,正气虚衰,难以托毒,可致乳房局部疮形平塌散漫,难脓难溃,或脓血清稀,久难收口。伴有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舌淡,脉细。治以扶正托毒,选用托里消毒散、透脓散等。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证:常见于乳癖、乳岩等病。忧思郁怒,情志失畅,肝气失疏而郁结,情志内伤还可导致冲任之脉失和而紊乱,因而可见乳房胀痛,甚至形成乳房肿块。伴有胸闷易怒,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滑。治以疏肝理气,调和冲任,选用逍遥散、开郁散及二仙汤等。肝肾不足冲任失养证:常见于乳疬和乳癖等病。由于先天不
22、足或后天失调,以致肝肾亏损,冲任失养而不调,可见乳房胀痛常在经前加重,乳房肿块常与发育、月经、妊娠等有关,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肢软,月经失调。舌苔薄白,脉弦细数。治以补益肝肾,调摄冲任,选用二仙汤、右归丸、六味地黄丸等。肺肾阴虚痰凝证:常见于乳痨等病。由于肺肾阴亏,阴虚火旺,肺津不布,灼津为痰,痰火循经结于乳房,可见乳房肿块皮色不变,微微作痛,化脓迟缓,脓水清稀。伴有午后潮热,夜寐盗汗,形瘦食少。舌红,苔薄,脉细数。治以补肺益肾,滋阴清热化痰,选用消疬丸合开郁散、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气血两虚证:常见于乳痈、乳发、乳岩、乳痨等病。全身气血两虚可由劳伤过度,久病失养等而致,除乳房局部症状外,并有面色
23、无华,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或沉迟。治以补虚扶正,选用香贝养荣汤、归脾汤、八珍汤等。外治:感染性乳房病:应分辨属阳证的乳痈、乳发等病和属阴证的乳痨等病,按阳证、阴证疮疡分期处理。初起宜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主,用金黄膏、玉露膏或回阳玉龙膏等外敷;成脓宜提毒祛腐,选用八二丹、九一丹外掺或药捻;溃后脓尽,用生肌玉红膏、生肌散等。肿瘤性乳房病:常用温经和阳、化痰通络、消肿止痛等法,选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桂麝散等。3乳发是发生在乳房部肌肤之间,容易腐烂坏死的严重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房部蜂窝组织炎或乳房坏疽。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其特点是乳房部皮肤焮红漫肿,疼痛
24、剧烈,毛孔深陷,皮肉迅速溃烂坏死,症情重者可发生热毒内攻的危象。本病病变范围比乳痈大。4乳痈是由热毒侵入乳房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其特点是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热、便干等全身症状。治疗:未成脓之前:暂停哺乳,同时采取措施使乳汁通畅排出。局部可用湿热敷,炎症早期可在炎灶四周注射青霉素,症状严重者,用有效抗生素。已成脓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切开引流。如炎症明显,而波动感不明显时,用稍粗针头在压痛最明显处实行穿刺,及早发现深部脓肿。 【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乳核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西医结合 外科学 练习 4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