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口腔内科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口腔内科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口腔内科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口腔内科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1 调石膏时错误的是(A)先加水(B)搅拌速度要快(C)为加速凝固可增加搅拌时间(D)如水过多可续加石膏(E)以上均不是2 牙冠的长、宽、厚约相等的牙是(A)上颌第二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三磨牙3 甲状腺上动脉发自颈外动脉的部位是(A)平舌骨大角稍上方(B)平舌骨大角尖处(C)平舌骨大角稍下方(D)下颌骨髁突颈部的后内方(E)从腮腺深面4 咀嚼运动的动力是(A)牙齿(B)上颌骨(C)下颌骨(D)颞下颌关节(E)咀嚼肌5 上颌第二、三磨牙的牙体长轴(A)与 平面在颊侧所构成的角小于 90(B)与
2、 平面在颊侧所构成的角大于 90(C)与 平面在颊侧所构成的角大于 80(D)与 平面在颊侧所构成的角等于 90(E)与 平面在颊侧所构成的角等于 806 三种可重复的基本颌位是(A)牙尖交错 ,侧方接触位,息止颌位(B)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姿势位(C)牙尖交错位,前伸接触位,息止颌位(D)正中 位,前伸 位,侧方 位(E)姿势位,牙位,肌位7 成人牙周炎的重要病原菌是(A)放线菌属(B)拟杆菌属(C)普氏菌属(D)梭杆菌属(E)牙龈卟啉单胞菌8 有关釉质晶体物理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牙齿萌出后密度会逐渐增加,所以老年恒牙硬度大于年轻恒牙(B)表面釉质密度最低,近釉质牙本质界处则最高(C
3、)未萌牙的釉质密度低于已萌牙,乳牙釉质的密度低于恒牙(D)釉质内晶体最初以长薄条状出现,排列无规律性(E)随着晶体的不断生长,薄条状晶体变成 六角形,排列逐渐有序9 病理性再矿化是指(A)在机体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机体的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的特定部位与有机基质中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矿化组织(B)由于机体对生物矿化调控作用失衡,无机离子在不该矿化部位形成异位矿化或异常矿化组织,或造成矿化组织矿化过度或不足(C)在生理状态下,牙刚萌出时,唾液中的钙、磷进入釉质表层孔隙内沉淀、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D)牙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发生脱矿后,病损组织重新矿化的现象(E)将人或动物的牙釉质,经
4、酸蚀法或酸性凝胶致人工龋的方法制成标本,然后用再矿化液或者唾液处理这些样本,观察再矿化效果和分析其中发生的变化10 介于钙化的牙本质基质和成牙本质细胞之间有一层基质终生不钙化,称为(A)罩牙本质(B)球间牙本质(C)前期牙本质(D)髓周牙本质(E)成牙本质11 仅表现为移植物血管栓塞的移植排斥反应是(A)超急性排斥反应(B)加急性排斥反应(C)急性细胞排斥反应(D)急性体液排斥反应(E)慢性排斥反应12 引起牙髓炎的常见原因是(A)龋病(B)牙周病(C)败血症(D)外伤(E)化学药物13 成釉细胞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瘤在组织病理方面的主要区别是(A)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B)上皮细胞的排列形态(C)
5、边界是否清楚(D)纤维成分的多少(E)纤维成分的分化程度14 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组成是(A)表皮样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B)腺上皮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细胞(C)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细胞(D)黏液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E)表皮样细胞、腺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15 正常龈沟的深度是(A)05mm(B) 0520mm(C) 0530mm(D)1525mm(E)3040mm16 下列会影响藻酸盐凝固时间的因素是(A)藻酸钠溶胶中的缓凝剂的量(B)藻酸钠溶胶与胶结剂硫酸钙的比例(C)温度(D)pH(E)以上均是17 有关复合树脂的描述错误的是(A)复合树脂主要由树脂基质,无机填料和引发体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口腔 内科学 基础知识 模拟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