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20 及答案与解析1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A)免疫复合物(B)酵母多糖(C)细菌脂多糖(D)肽聚糖(E)凝聚的 IgA2 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免疫的生理功能(A)抗感染效应(B)抗肿瘤效应(C)同种排斥效应(D)毒素中和作用(E)免疫调节作用3 具有 SRBC 受体的细胞是(A)T 细胞(B) B 细胞(C)肥大细胞(D)NK 细胞(E)巨噬细胞4 免疫应答基本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A)抗原识别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B)抗原递呈阶段、抗原识别阶段、反应阶段(C)抗原递呈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增殖活化阶段(D)抗原递呈阶段、抗原识别阶段
2、、抗原清除阶段(E)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增殖活化阶段、效应阶段5 有关中性粒细胞特殊功能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趋化功能(B)吞噬功能(C)抗感染作用(D)创伤修复作用(E)纤维蛋白溶解作用6 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A)静电引力(B)范德华引力(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E)分子间结合力7 关于佐剂增强免疫应答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抗原物理性状(B)抗原在体内存留时间延长(C)是特异性免疫增强剂(D)刺激单核巨噬细胞活化,释放细胞因子调节和增强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E)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8 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为免疫调节性因子(A)MCF(
3、B) NCF(C) LT(D)IL-1(E)MAF9 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大致相等,常发生在出生后的(A)15d(B) 69d(C) 1014d(D)621d(E)2135d10 生理情况下血液白细胞计数较低见于(A)进食后(B)冷水浴后(C)运动后(D)妊娠期(E)清晨11 正态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规律,3 的面积占总面积的(A)807(B) 857(C) 987(D)997(E)99912 与姬姆萨染色相比,瑞特染色着色较好的是对(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微丝蚴(E)疟原虫13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在波长(A)405nm(B) 450nm(C) 500nm(D)
4、540nm(E)640nm14 网织红细胞计数,应在油镜下计数全部红细胞达(A)100 个(B) 200 个(C) 300 个(D)500 个(E)1000 个15 使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因素是(A)白蛋白增高(B)糖蛋白增高(C)卵磷脂增高(D)红细胞增多(E)血脂增高16 ABO 血型系统中,抗 A 抗体主要是(A)IgG 型(B) IgA 型(C) IgM 型(D)IgD 型(E)IgE 型17 控制尿液浓缩和稀释幅度的“逆流倍增” 作用发生在(A)肾盂(B)髓襻(C)肾小球(D)集合管(E)肾小囊18 关于试带法尿液分析原理,错误的是(A)尿蛋白考马斯亮蓝结合法(B)尿比密酸碱指示剂法(
5、C)尿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D)尿胆原改良 EhrIich 法(E)尿 pH酸碱指示剂法19 通常尿 10 项试带不能测定(A)比密(B)蛋白(C)葡萄糖(D)胆红素(E)维生素 C20 尿液中小吞噬细胞来自血液中(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巾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1 尿液久置后尿胆原可氧化为(A)尿胆素(B)尿胆红素(C)尿乙酰乙酸(D)尿 -酰丁酸(E)尿亚硝酸盐22 一组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指的是(A)均数(B)标准差(C)变异系数(D)极差(E)方差23 粪便检验,标本应采集(A)可见的黏液(B)可见的脓液(C)可见的血液(D)含脓血粪便(E)表层的
6、粪便24 脑脊液采集的第 3 管用于(A)细菌检查(B)化学检查(C)免疫检查(D)显微镜检查(E)蛋白电泳25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集的 3 管脑脊液为(A)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上清液无色透明(B)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上清液淡红色或黄色(C)三管均红色,上清液均淡红色或黄色(D)三管均红色,上清液均无色透明(E)第三管血性。上清液呈现黄色26 漏出液 LD血清 LD 的比值常(A)06(B) 05(C) 04(D)03(E)0127 精液中水含量占组成成分的(A)90(B) 80(C) 70(D)60(E)5028 鳞状上皮细胞内底层细胞核与胞质比约为(A)1:01(B)
7、1:05(C) 1:15(D)1:20(E)1:2529 金黄葡萄球菌表面抗原成分是(A)M 蛋白(B)黏蛋白(C) SPA(D)C 蛋白(E)黏多糖30 下列细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最强的是(A)肺炎链球菌(B)淋病奈瑟菌(C)流感嗜血杆菌(D)金黄葡萄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31 沙门菌属中的 Vi 抗原属于(A)菌体抗原(B)鞭毛抗原(C) M 抗原(D)5 抗原(E)表面抗原32 以下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是(A)细菌(B)真菌(C)衣原体(D)立克次体(E)支原体33 测得血糖 20d 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出其均值为 50mmolL,标准差为025mmolL,其变异系数应为(A)5(
8、B) 4(C) 3(D)2(E)134 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FIC 指数为 051 是(A)拮抗作用(B)无关作用(C)协同作用(D)相加作用(E)伴随作用35 细菌的下列哪种特殊结构具有特殊的 H 抗原,可用于血清学检查(A)荚膜(B)鞭毛(C)菌毛(D)芽胞(E)核糖体36 下列细菌的细胞壁中具有外膜的是(A)大肠埃希菌(B)肺炎链球菌(C)金黄葡萄球菌(D)粪肠球菌(E)表皮葡萄球菌37 一般细菌培养达生长曲线的对数增殖期所需时间为(A)2030min(B) 051h(C) 34h(D)818h(E)2448h38 哪种细菌为微需氧菌(A)脆弱类杆菌(B)大肠埃希菌(C)幽门螺杆菌(D
9、)金黄葡萄球菌(E)铜绿假单胞菌39 下列哪种厌氧菌产生卵磷脂酶,在血平板上有双溶血环(A)肉毒梭菌(B)艰难梭菌(C)消化链球菌(D)小韦荣球菌(E)产气荚膜梭菌40 新鲜血液中含有 X 因子,其作用是(A)合成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B)脱氢酶的辅基(C)能破坏红细胞膜上的不耐热物质(D)能直接破坏白细胞膜(E)能分解尿素41 关于出生后造血器官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后骨髓只产生红细胞和粒细胞(B)红骨髓脂肪化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发展(C) 510 岁幼儿几乎全部骨髓参与造血(D)成人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骨的近心端(E)红骨髓与黄骨髓不能互相转换42 骨髓增生减低见于(
10、A)PNH(B)溶血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 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是(A)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障碍(B)恶性增生伴分化成熟加快(C)无控制增生但分化成熟正常(D)细胞分化障碍但成熟正常(E)细胞分化正常但成熟障碍44 B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胸腺(C)脾脏(D)扁桃体(E)淋巴结45 不符合急性红白血病(AML-M6)骨髓象的是(A)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B)红系和粒系细胞同时恶性增生(C)大部分病例以原红和早幼红细胞增生为主(D)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E)部分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中可见 Auer 小体46 骨髓易出现干抽、网状纤维增
11、加的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是(A)AML-M 2(B) AML-M3(C) AML-M5(D)AML-M 6(E)AML-M 747 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常增生的细胞是(A)T 辅助细胞(B) T 抑制细胞(C) B 细胞(D)NK 细胞(E)淋巴系祖细胞48 不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学分型的是(A)淋巴细胞型(B)结节硬化型(C)组织细胞型(D)混合细胞型(E)未分化型49 关于红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的形状、稳定性和变形性主要由膜的主体蛋白来维持(B)红细胞膜约含脂类 80,蛋白质 20(C)红细胞膜中的外周蛋白与血型有关(D)正常血红蛋白由二聚体结构的珠蛋白和亚铁血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临床医学 检验 技术 中级 基础知识 模拟 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