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刺灸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刺灸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刺灸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刺灸法)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不正确的是(A)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B)藏象学说,是在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C)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D)藏象学说通过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生理功能2 下列关于藏象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A)藏象学说,是在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B)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是古代解剖知识,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反复的医疗实践(C
2、)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阴阳为中心的人与自然的整体性(D)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3 下列关于藏象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A)脏,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B)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属人体整体生命机能的体现,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C)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三焦、女子胞子宫(D)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沟通联系成有机整体4 下列不是血液运行的前提条件(A)心气充沛(B)血液充盈(C)脉道通利(D)肺朝百脉5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
3、谓”(A)气(B)血(C)精(D)津液6 肺主宣降,关于“ 肃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吸人自然界的清气(B)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C)将肺吸人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D)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7 肝主藏血不包括(A)濡养肝及形体官窍(B)为精血生成之源(C)化生和濡养肝气(D)化生和濡养神8 脾开窍于(A)唇(B)口(C)舌(D)齿9 肾开窍于(A)齿(B)耳(C)二阴(D)耳及二阴10 下列哪项是肝的生理特性(A)肝为刚脏(B)肝主藏血(C)肝主疏泄(D)肝在志为喜11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
4、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是指(A)男子,四八(B)男子,五八(C)女子,四七(D)女子,五七12 “肾气衰,发堕齿槁” 是指(A)男子,四八(B)男子,五八(C)女子,三七(D)女子,四七13 “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是指(A)男子,六八(B)男子,七八(C)女子,六七(D)女子,七七14 “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是指(A)男子,五八(B)男子,六八(C)女子,五七(D)女子,六七15 “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是指(A)男子,六八(B)男子,七八(C)女子,六七(D)女子,七七16 素问.离合真
5、邪论之“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 ,意指(A)行气(B)得气(C)留气(D)候气17 使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的辅助手法为(A)循法(B)弹法(C)刮法(D)摇法18 飞法适用的腧穴部位特点为(A)肌肉丰厚(B)不宜大角度捻转的腧穴(C)斜刺部位(D)浅表部位19 面部腧穴如印堂多用下列哪种进针法(A)提捏进针法(B)爪切进针法(C)夹持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20 适用于选取头项、后头、项背部的腧穴的最佳体位是(A)俯卧位(B)侧卧位(C)侧伏坐位(D)俯伏坐位21 取穴在头面、胸腹及四肢的腧穴,应选取的体位是(A)侧卧位(B)俯伏坐位(C)仰靠坐位(D)仰卧位2
6、2 提插补泻的泻法为得气后进行(A)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为主(B)先浅后深,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长,以下插为主(C)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短,以下插为主(D)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为主23 艾灸治疗当慎用的病症为(A)久病体虚(B)阴虚阳亢(C)气虚下陷(D)阳气虚脱之急症24 天灸又称为(A)温和灸(B)药物灸(C)灯火灸(D)黄蜡灸25 化脓灸又称为(A)隔物灸(B)瘢痕灸(C)发泡灸(D)天灸26 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灸法是(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饼灸27 不宜使用
7、三棱针的病症有(A)虚证(B)瘀证(C)热证(D)实证28 最适宜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的是(A)灯火灸(B)温灸器灸(C)隔盐灸(D)白芥子灸28 A心B肝C脾D肺29 “生痰之源 ”是30 “清气在下,则生殆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说明哪种脏腑的紊乱30 A心B肝C肺D肾31 “气之根”是32 五志过极均可伤32 A心B肝C脾D肺33 黑眼由之精气上注濡养34 人静则血归于34 A心B肝C脾D肾35 口唇的色泽反映哪种脏腑的功能状态36 听觉的灵敏与否,与哪种脏腑的盈亏有密切关系36 A心B肝C脾D肺37 “开鬼门”的利水治法跟哪里脏腑有关38 能让水谷精微灌四
8、滂的是38 A弹法B循法C刮法D摇法39 起行气、催气作用的辅助手法为40 使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的辅助手法为40 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饼灸41 常用于治疗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的间接灸为42 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的间接灸为42 A温针灸B温灸器灸C艾炷灸D灯火灸43 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点燃后施灸的方法为44 用灯心草浸麻油,点燃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施灸的方法为44 A留针拔罐法B走罐法C闪罐法D刺血拔罐法45 能加强刺入治疗作用的拔罐法为46 能起到针罐配合作用的拔罐法为47 脾的阳气失调的病机,下列哪项正确的是(A)健运无
9、权,气血生化不足(B)运化失职,津液代谢失常(C)升举无力,中气下陷(D)摄血无权,血溢脉外48 下列治则中,以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A)益火补土法(B)泻南补北法(C)培土生金法(D)培土制水法49 脾胃生理功能的关系体现在(A)气机升降(B)食物消化吸收(C)表里关系(D)燥湿喜恶50 肺气失调可见(A)咳逆(B)水肿(C)便秘(D)尿少51 胃阴虚的临床表现可见(A)不思饮食(B)口糜(C)干呕(D)镜面舌52 与“肝体阴用阳 ”病理相关的是(A)肝之阴血易虚(B)肝之阳气易亢逆升(C)肝阴不足,血不得凝(D)肝火升动,迫血妄行53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通行元气(B)为水
10、火之宅(C)为水液运行之通路(D)为心之宫城54 肝与脾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联系有(A)肝气疏泄,以助脾之运化(B)脾生血,使肝有所藏(C)肝藏血,脾统血,使血不离经脉(D)脾胃湿热可熏蒸肝胆55 行针的基本手法有(A)刮柄法(B)弹柄法(C)捻转法(D)提插法56 患者侧伏坐位可以行针的部位是(A)头颞(B)面颊(C)颈侧(D)耳部57 一般不宜深刺的部位是(A)四肢(B)胸部(C)腹部(D)面部58 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则都应采取的治疗体位是(A)仰靠坐位(B)仰卧位(C)俯卧位(D)俯伏坐位59 灯火灸可以治疗的疾病有(A)小儿痄腮(B)小儿脐风(C)腹痛(D)胃痛考
11、研中医综合针灸学(刺灸法)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学说,是在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是占代解剖知识、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生理功能。【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C【
12、试题解析】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脉道的通利与否,及营气和血液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即血液的运行必须以维持心脏正常搏动的充沛心气、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前提条件。【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肺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即是灵枢.决气所说的“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13、】 B【试题解析】 所谓“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2)将肺吸人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3)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肝主藏血包括:濡养肝及形体官窍、肝为精血生成之源、化生和濡养肝气、化生和濡养魂。【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耳是听觉器官
14、,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二阴主司二便。尿液的贮藏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必须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协调。肾气之蒸化及固摄作用失常,则可见尿频、遗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闭等小便异常的病证。粪便的排泄,本属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亦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有关。前阴是人体的外生殖器,其生殖功能与肾精、肾气的关系密切,故前阴性器官又有“外肾”之称。【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肝的生理特性为:(1)肝为刚脏:肝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2)肝气升发:肝气向上升动、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1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考研 中医 综合 针灸 灸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