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与解析1 感光效应一定,管电流减少到 14 时,曝光时间应增加至原来的(A)10 倍(B) 8 倍(C) 6 倍(D)4 倍(E)2 倍2 关于软 X 线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40kV 以下管电压摄影称“软 X 线摄影”(B)可获得对比良好的软组织 X 线照片(C)软组织摄影 X 线是由钨靶 X 线管产生(D)适用于被照体组织较薄的软组织(E)适用于乳腺及喉部侧位检查3 胶片的标准储存温度为(A)1015(B) 1518(C) 1822(D)2025(E)22264 胶片储存的湿度应为(A)2040(B) 3050(C) 4060(D)5070(
2、E)60805 聚焦式滤线栅的使用,以下不会产生切割效应的是(A)中心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平行(B)中心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垂直(C) X 线管与胶片的距离超过栅焦距 2 倍以上(D)中心射线左右偏离栅中心距离超过允许范围(E)将聚焦式滤线栅反置使用6 放大摄影利用的原理为几何放大,其中最关键的是加大了(A)肢片距(B)焦片距(C)焦肢距(D)焦点的尺寸(E)胶片的尺寸7 摄影时需要连续均匀呼吸的体位是(A)胸部正位体层摄影(B)胸部正位片(C)胸椎正位片(D)胸骨斜位片(E)胸椎侧位片8 下列人体部位 X 线摄影中,所需管电压最高的为(A)头颅侧位片(B)腰椎正位(C)骨盆正位(D)肩关节正
3、位(E)股骨正位9 影响 X 线胶片影像质量的物理因素,不包括(A)密度(B)对比度(C)锐利度(D)颗粒度(E)失真度10 有关 X 线束、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A)X 线球管发射锥形 X 线束(B) X 线束入射被照体曝光面的大小称照射野(C)摄影时照射野应尽量大(D)摄影中的 X 线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E)X 线束中心部分的那一条 X 线被称为中心线11 四肢摄影时用的焦片距为(A)40cm(B) 50cm(C) 60cm(D)80cm(E)100cm12 影响照片影像密度的因素,错误的是(A)正常曝光时,密度与照射量成正比(B)管电压增加,照片密度增加(C)被照体厚度、密度增加,影像
4、密度增加(D)摄影距离增大,密度降低(E)与照片的显影加工条件有关13 关于滤线栅使用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滤线栅置于焦点与被照体之间(B)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栅焦距相等(C) X 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的中心(D)原射线投射方向与滤线栅铅条排列间隙平行(E)原发 X 线与滤线栅铅条平行14 关于摄影中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A)被照体固定(B)选择适当的呼吸方法(C)缩短曝光时间(D)缩短焦一片距(E)选用高速增感屏15 影响散射线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管电压越高,产生的散射线越多(B)物体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散射线越多(C)物体越厚,产生的散射线越多(D)被照体越厚,产生的
5、散射线越多(E)X 线波长越短,产生的散射线越少16 下述情况,滤线栅切割效应最严重的是(A)向上及侧向偏离栅焦距(B)向下及侧向偏离栅焦距(C)聚焦滤线栅反置使用(D)上下偏离栅焦距(E)侧向偏离栅焦距17 符合诊断要求的 X 线照片密度是(A)0.115(B) 0.120(C) 0220(D)0.225(E)0.33018 下列因素,不影响照片锐利度的是(A)焦点的大小(B)阳极效应(C)被照体的移动(D)被照体一胶片距离(E)屏一片体系的模糊19 X 线照片上某处阻挡光线能力的大小称为(A)密度(B)亮度(C)对比度(D)阻光率(E)透光率20 胸部高千伏摄影,常用滤线栅的栅比为(A)8
6、:1(B) 10:1(C) 12:1(D)14:1(E)16:121 与 X 线对比度无关的因素是(A)X 线吸收系数(B)增感屏增感系数(C)人体组织密度(D)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E)X 线吸收系数22 滤线栅单位距离内(1cm) 所含铅条数称为(A)栅焦距(B)栅密度(C)栅比(D)焦栅距离界限(E)铅容积23 所谓 X 线照片噪声,是指(A)乳剂银颗粒(B)荧光体颗粒(C)银颗粒、荧光体颗粒组合(D)X 线照片的颗粒度(E)X 线照片斑点24 与照片颗粒度关系最密切的是(A)增感屏(B) X 线管的光子数(C) X 线管焦点尺寸(D)显影温度(E)被照体的移动25 关于 X 线照片质量客
7、观评价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WS维纳频谱(B) DQE量子检出效率(C) MTF调制传递函数(D)LSF点扩散函数(E)ACF 自相关函数26 散射线的产生主要来自于(A)光蜕变(B)光电效应(C)康普顿效应(D)电子对产生(E)不变散射27 下列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中,能增大照片密度的是(A)增加照射距离(B)增加肢一片距(C)增加照射量(D)增加焦一肢距(E)增加滤线栅比28 影响照片密度的照片冲洗因素不包括(A)显影温度(B)显影时间(C)药液补充(D)水洗时间(E)显影液特性29 从灯丝正面发射出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称为(A)有效焦点(B)等效焦点(C)实际焦点(D)副焦点(E)主焦
8、点30 滤线栅的特性不包括(A)栅面积(B)栅比(C)栅焦距(D)曝光倍数(E)栅密度31 下述使影像产生运动模糊的因素是(A)管电压低(B)管电流大(C)被照体移动(D)显影时间长(E)物一片距小32 以下关于散射线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低于 8090kV 时,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B)当被照体厚超过 15cm 时,对胶片来说此时散射线的影响已不再增加(C)散射线含有率增加在 30cm30cm 的照射野时达到了饱和(D)X 线波长越长,产生的散射线越多(E)交叉式滤线栅比平行式滤线栅过滤散射线的效果好33 应增加摄影管电压值的病理因素有(A)肺气肿(B)肺大泡(C)骨质硬化(D
9、)骨质疏松(E)骨质破坏34 关于 X 线管焦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效焦点为长方形(B)实际焦点面积大于有效焦点的面积(C)实际焦点越大输出功率越小(D)实际焦点是阴极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面积(E)旋转阳极管阳极倾角为 121935 下列体层摄影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支点围绕着病灶旋转(B)支点不动,X 线管胶片相对移动(C)大角度体层的厚度薄(D)球形病灶不宜用圆形轨迹(E)轨迹复杂断层效果好36 关于体层摄影中体层厚度的概念,正确的叙述为(A)病灶的大小即为体层厚度(B)病灶中心到边缘的距离(C)病灶中心到床面的距离(D)被照部位的体厚的一半(E)体层片上成像清晰的组织厚度37 与体
10、层摄影模糊度无关的是(A)病灶的大小(B)照射角(C)物体到体层面的距离(D)物体到胶片距离(E)物体与 X 线管运动方向的关系38 关于影响体层摄影中层间距的因素,错误的是(A)被照体厚度(B)病灶的形态(C)病灶的大小(D)病灶的密度(E)照射角大小39 曲面体层不能显示的部位是(A)蝶窦(B)下颌骨(C)上颌骨(D)颞颌关节(E)牙齿40 体层摄影中的定位和定层的确定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侧位体层,侧位片定位(B)侧位体层,正位片定层(C)正位体层,正位片定位(D)正位体层,侧位片定层(E)正位体层,侧位片定位41 高千伏摄影不适宜应用的部位是(A)胸部(B)骨骼(C)颈部软组织(
11、D)乳腺(E)消化道42 关于高千伏摄影,叙述错误的是(A)高千伏摄影影像的对比度高(B)千伏高,毫安秒可大幅降低(C)影像的层次丰富(D)病人的受照剂量降低(E)需配用高栅比的滤线设备43 下列关于胸部高千伏摄影的描述,错误的是(A)被检部位细节更清晰(B)摄影条件的宽容度加大(C)病人的照射量加大(D)对肺纹理及肺间质显示更好(E)可用小焦点、短时间曝光44 关于乳腺的检查中,与放射线有关的是(A)B 超(B) MRI(C)钼靶(D)电热成像(E)A 超45 关于乳腺摄影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取胸片(B)使用高千伏(C)焦片距为 100cm(D)连续呼吸(E)使用单药膜胶片46 关于眼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放射 医学 技术 专业知识 模拟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