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传染病学(综合)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传染病学(综合)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传染病学(综合)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传染病学(综合)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男,42 岁。发现 HBsAg(+)8 年,ALT 时有增高, 3 周来食欲下降,明显乏力,尿黄,齿龈出血。近 2 周尿少,查体,神清,扑翼样震颤(+),查血:ALTl70UL,血清总胆红素 431mol,PT38 秒( 对照 13 秒)。诊断是(A)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重型(B)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C)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D)乙肝后肝硬化(E)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2 患者,男,29 岁。发热 7 天,食欲减退,乏力,腹泻,腹胀。起病后曾先后自服氨苄西林及喹诺酮类等药,发热仍不退。体检:腹部胀气,脾肋下 1cm。血白细胞6109 L
2、。高度怀疑伤寒,为进一步确诊,应检查(A)血培养(B)粪便培养(C)骨髓培养(D)尿培养(E)肥达反应3 患者,男,42 岁。因持续发热半月前住院,患者半月前开始发热,最初体温38左右,后逐渐上升达 39多,食欲明显减退,腹胀,腹泻, 24 次日,稀便,无脓血。入院后予以治疗,体温逐渐下降,症状随之好转。1 周后突感腹痛,体温又上升,体检:T39,P124 次分,神情,心肺 (),腹胀有压痛,右下腹压痛明显,肝脾未及,肝浊音界消失。血 WBC18109L ,中性粒细胞 85,淋巴细胞 15,ALT120U L,HBsAg(+) 。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乙肝合并自发性腹膜炎(B)阿米巴痢疾并发
3、肠穿孔(C)胃溃疡穿孔(D)伤寒并发肠穿孔及化脓性腹膜炎(E)急性胰腺炎4 患者,男,28 岁。饮用污水后,突然出现剧烈腹泻,随后呕吐,由水样物转为“米泔水”样物。最可能的诊断是(A)金葡菌胃肠炎(B)急性细菌性痢疾(C)霍乱(D)病毒性肠炎(E)大肠杆菌性肠炎5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A)病原体被清除(B)显性感染(C)隐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6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4、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D)自然因素、社会因素(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7 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A)隔离期(B)传染期(C)最短潜伏期(D)最长潜伏期(E)平均潜伏期8 急性传染病血液常规检查的特征不包括(A)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流脑、猩红热(B)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正常,甚至减少,如布氏杆菌病、伤寒(C)原虫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如疟疾、黑热病(D)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或正常,如乙脑、狂犬病(E)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常增多9 下列感染中,不能排出病原体引起传播的是(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潜伏期(C)显性感染病程中(D)潜伏性感染
5、(E)显性感染恢复期10 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A)患者(B)病原携带者(C)隐性感染者(D)受感染的动物(E)易感者11 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B)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所有免疫反应都是对机体有利的(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E)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12 关于隐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B)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C)不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D)有的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E)有的传染病几乎无隐性感染13 潜伏感染不见于(A)结核(B)白喉(C)疟疾(D)单纯疱
6、疹(E)带状疱疹14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有特异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感染后免疫(D)有感染中毒症状(E)有流行病学特征15 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最突出的症状是(A)呼吸道症状(B)神经系统症状(C)消化道症状(D)精神症状(E)皮肤瘙痒症状16 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减少(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C)肝素样物质增多(D)凝血因子合成减少(E)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17 艾滋病临床 I 期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为急性感染期(B)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C)血中可检测到 HIVRNA 及 p24 抗原(D)CD 8 T 淋巴细胞增高(
7、E)CD 4 T 淋巴细胞明显降低18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错误的处理是(A)低血压休克期应快速适量输入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纠正休克(B)发热期应积极采用退热药以尽快使体温降到正常范围(C)少尿期应按“量出为入,宁少勿多”原则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D)多尿期应及时补充液体电解质,补液以口服为主(E)恢复期应告知患者症状消失后还应休息 1 3 个月19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A)患者(B)蚊虫(C)鸟(D)猪(E)鸡20 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可靠的根据是(A)高热、头痛、呕吐(B)皮肤有瘀点及瘀斑(C)脑膜刺激征(+)(D)脑脊液符合化脓性脑膜炎改变(E)以上都不是21 暴发型流脑(休克型
8、) 的典型表现不包括(A)高热,中毒症状重(B)迅速扩大的全身瘀点、瘀斑(C)脑膜刺激征(D)脑脊液“ 米汤样” ,糖、氯减少(E)血培养脑膜炎双球菌阳性22 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是(A)伤寒的极期患者(B)潜伏期末的患者(C)恢复期带菌者(D)慢性带菌者(E)缓解期带菌者23 伤寒患者肥达反应阳性常开始于病程的(A)第 1 周(B)第 3 周(C)第 2 周(D)第 4 周(E)第 5 周24 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原理可能是(A)细菌侵入量多(B)细菌毒力强(C)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D)特异性体质对细菌的强烈过敏反应(E)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25 典型霍乱,发病后最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传染病 综合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