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8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8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88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8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2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3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是指(A)事物从物理运动到生物运动的转化
2、(B)物质的位置移动和数量的增减(C)客观事物的前进上升过程(D)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4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取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5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6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说,“要善于抓住机遇”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稍纵即逝”。这
3、些观点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A)必须注重必然性,也必须注重偶然性(B)必须注重对事物必然性的研究(C)夸大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D)抹杀了偶然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7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8 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
4、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C)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D)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10 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11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人道主义(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博爱12 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通和最基本的关系是(A)阶级关系(B)商品交换关系(C)金钱关系(D)竞争关系13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两次
5、劳动(B)两个劳动的过程(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两种劳动14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1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A)
6、观念的东西是移人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17 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 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E)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互相生成和转化18 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7、;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有(A)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有规律的(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19 1999 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 WTO 达成了“ 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使自己获得发展(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
8、展(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20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1 有几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 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 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 ”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 “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 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盲人摸象的故事表明(A)人的认识结果是由主体的观念意志决定的(B)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的作用(C)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
9、理客体信息的过程(D)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2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A)从间接经验回到直接经验的转化(B)实践 认识实践的无限发展(C)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过程(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23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 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这表明(A)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B)人类为了解决“全球问题”,应停止科学研究(C)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急功近
10、利的行为(D)“全球问题 ”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24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 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25 在考察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唯物史观的原则有(A)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的问题(B)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
11、及其活动(C)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D)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26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这说明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重要意义(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B)揭示了预付资本增殖程度(C)揭示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D)为创立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27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E)商业利润的来
12、源28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固定资本(C)流动资本(D)生产资本(E)商品资本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8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荀子是我国战国后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引文认为“天”是按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的,它不因为人世间统治者的好坏而发生改变。他用客观规律性来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抹掉了“天”“神”的神秘色彩,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具有辩证法思想的理论。D 项正确。【知识模
13、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人们一切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物质与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只有一点,即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超出这个范围,二者之间的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D 项正确。C 项是发展的含义。AB 两项是自然科学中对运动的定义,而非哲学范畴。【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克
14、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联系在一起。在实践中客体和主体都得到了改造,也就是说客体的事物不断地被改造的同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地深化的。因此,选项 C 正确。选项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是自发的,它不能造成人与世界同时改变。选项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只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使其作用于自然界,与“人与自然界同时得到了改变”不符。选项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和决定的,它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是自己
15、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即抓住偶然性来把握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8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