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文明的分类来看,社会主义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属于(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D)社会主义社会文明2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23 日在北京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实现法律公平正义的前提是( )。(A)实体公正(B
2、)执法公正(C)立法公正(D)程序公正3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是( )(A)民主集中制(B)党的领导(C)群众路线(D)权利与义务的统一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 )(A)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B)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C)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D)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5 法治思维不仅认为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治国理政必须奉守法律至
3、上原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不可违抗性和( )(A)权力制约性(B)优先适用性(C)正当程序性(D)民主法治性6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并遵循正确的途径,而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是( )(A)掌握法律方法(B)学习法律知识(C)参与法律实践(D)调整分析习惯7 马克思说:“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就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而言,这里讲的是两者间( )(A)结构上相关关系(B)总量上等值关系(C)功能上互补关系(D)性质上同一关系8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
4、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A)法的强制性(B)法的不可违抗性(C)法的合理性(D)法的规范性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9 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下列属于法律公平观念内涵的有( )(A)立法公正(B)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D)程序公正10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 18 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常回家看看”如今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
5、法律的规制,这说明 ( )。(A)中国的法制在不断进步和完善(B)当今社会,道德已经失去规范作用(C)法律是动态的,需要不断调整(D)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1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和( )(A)公平正义(B)自由平等(C)服务大局(D)党的领导12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包括( )(A)以人为本(B)公平正义(C)尊重和保障人权(D)文明执法13 权利和义务互为前提,相辅相成,下列关于法律权利
6、与义务的表述,理解正确的有( )(A)法律权利和义务只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做或不做一定行为,或依法要求他人做或不做一定行为(C)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D)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14 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密切关系体现为(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B)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实现途径(C)社会主义法治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和内容(D)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15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7、。下列属于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有( )(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D)从事法律职业16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法律上的证据必须具有( )(A)合法性(B)客观性(C)关联性(D)时效性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其中维护法律权威来自于( )(A)强制力(B)对违法行为的制裁(C)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D)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18 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其中,
8、内在说服力主要来源于( )(A)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内在统一性(B)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性(C)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D)法律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19 互联网上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是近年来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不仅严重侵害公民切身利益,严重扰乱网络公共秩序,更直接危害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针对网络造谣、传谣的相关司法解释近期也有望出台。国家对网络的治理说明( )。(A)网络空间属于公共领域,需要公共秩序和规范(B)道德的调控具有局限性,需要法律予以补充(C)法律的调控范围要适应社会,不断调整和变化(D)国家对公民的网络行为控制加强20 法律和自由是一对辩证关系。以下关于法律和
9、自由的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遵守法律,必然限制个人自由(B)法律是人们自由的保障(C)法律应该服从个人自由的需要(D)要依法行使自由的权利考研政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标志。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两个方面。立法公正是执
10、法公正的前提。如果立法是不公正的,执法就很难做到公正。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一个国家要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前提要做到立法公正。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树立 法治 理念 维护 法律 权威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