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4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 )(A)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B)清末 “新政” 及其破产(C)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了强有力的阶级基础(D)清帝被迫退位2 1903 年章炳麟在_中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 的良药。 ( )(A)革命军(B) 猛回头(C) 警世钟(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3 掀起辛亥革命高潮的是 ( )(A)黄花岗起义(B)保路运动(C) “二次革命”(D)武昌起义4 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 )(A)
2、护法运动失败(B)辛亥革命(C) “二次革命”(D)护国运动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资政新篇(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 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涣” 。这句话鲜明地指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B)革命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C)资产阶级的两面派(D)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7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属于孙中山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8 1913 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开始看清
3、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北伐战争9 在云南组织“ 护国军” ,宣布独立的是 ( )(A)蔡锷(B)孙中山(C)段祺瑞(D)黎元洪10 孙中山举起“ 护法” 旗帜所维护的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钦定宪法大纲(D)变法通议11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2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
4、始于 ( )(A)戊戌变法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时期(D)“一二. 九” 运动时期13 关于五四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B)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不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4 1921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民协会。 ( )(A)广东海丰县赤山村(B)广东陆丰县(C)浙江萧山县衙前村(D)湖南衡山县白果15 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原因是 ( )(A)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一致(B)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它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D
5、)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一致16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不包括 ( )(A)倡导批判孔学(B)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C)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17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_的导火索。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新民主主义革命(D)辛亥革命18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共二大20
6、五四运动的革命性质为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C)广大学生的爱国运动(D)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21 1920 年 11 月,_杂志的创办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了。 ( )(A)新青年(B) 共产党(月刊)(C) 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音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2 毛泽东曾强调,研究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讲起,“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对于共产党的成立和以后的历史,也就不能说得清楚” 。之所以强调研究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讲起是因为 ( )
7、(A)有了新的革命方法(B)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C)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干部条件23 辛亥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 )(A)组建了比较完备的政党(B)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纲领(C)同农民结成了联盟(D)建立了中华民国24 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有 ( )(A)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B)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C)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D)帝国主义与大地主大买办势力勾结25 辛亥革命的失败暴露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 )(A)妥协性(B)剥
8、削性(C)宗派性(D)软弱性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4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清帝退位(1912 年 2 月 12 日)发生于辛亥革命(1911 年 10 月 10 日)爆发后,不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03 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9、D【试题解析】 武昌起义革命军在三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此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在一个月内,就有 13 个省以及上海和许多州县宣布起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护法运动的失败表明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的革命前进了,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12 年 3 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知识模块】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于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甚至有人主张“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有的还另建党派,自立山头,使得革命更加难以成功。【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最初指 “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土地,使地主不能因地价上涨而坐享其利,以防止出现贫富悬殊的现象。后来,孙中山又提出“节制资本”,强调“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机”。【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8 【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4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