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5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5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53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5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1843 年 1 月编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其作者是(A)孙中山(B)魏源(C)林则徐(D)洪秀全2 从 1840 年至 1919 年的 80 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2、条约而告结束的。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A)军事战略的错误(B)社会制度的腐败(C)经济技术的落后(D)思想观念的保守3 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A)戊戌维新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4 1859 年,洪仁王于从香港来到天京。不久,他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A)是一个以解决
3、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B)体现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C)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主张学习外国的器物来谋求富强5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在促进国人思想进步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新文化运动比它们具有更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因为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 新 ”在(A)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了广大知识分子探索新的救国之路(B)积极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促进了民族觉醒(C)以民主和科学猛烈批判封建主义,思想启蒙和解放空前而深刻(D)大力宣传革命思想,证明了革命的必然性6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即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发表(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7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上了残酷的一课。” 中国共产党人从“残酷的一课 ”中学习到的最为重要的是(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B)将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C)主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D)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8 在 20 世纪 40 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5、(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9 193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A)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B)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C)迅速结成反法西斯联盟(D)开辟敌后战场10 国共双方全国性内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A)1946 年 6 月底,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B) 1947 年 6 月底,解放军三路大军进行战略进攻(C) 1948 年秋至 1949 年春,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D)1949 年 4 月 23 日,解放军攻克南京11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
6、中全会,对迅速夺取全国胜利和进入城市执政进行了战略部署。会上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同八七会议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相比,这两次工作重心转移的相同之处是(A)都迅速而顺利地实现了重心转移任务(B)都是在革命胜利的条件下做出的决策(C)都是在同国民党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做出的决策(D)都是在同党内“ 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实现的12 1956 年 4 月 25,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A)按照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
7、务(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3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 是指(A)纠正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针(B)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C)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D)从根本上否定了“ 文化大革命” 的理论和实践1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探索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
8、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1894 年 7 月丰岛海战后,中日相互宣战。1895 年 2 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日两国各自改革 30 年后的决战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1895 年 4 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表现在(A)清政府已经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B)中断了清政府通过洋务运动向近代化转型的努力(C)中国付出了丧失领土主权的极大代价(D)清政府损失了海军主力16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地,按其产量的多寡,分为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
9、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还明确规定,凡 16 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 16 岁的减半。这表明天朝田亩制度是(A)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化的土地改革方案(B)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C)明确而彻底的反帝纲领(D)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17 1898 年的戊戌维新运动仅仅维系了 103 天,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失败得如此之快,暴露出了这个阶级的天然局限性。其局限性包括(A)政治上幻想依靠君主推行改革(B)经济上没能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C)思想上借孔子旗号“托古改制”(D)军事上只打算依靠掌握兵权
10、但并不可靠的袁世凯18 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 IH“自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北洋军阀反动政治武装集团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支柱是(A)地主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买办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19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是,由于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三民主义学说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三民主义学说的局限性包括(A)害怕帝国主义干涉,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B)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警惕,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C)没有真正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D)没有正面触
11、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20 1919 年 6 月 5 日,在五四运动发生一个月后,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 20 多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上海工人罢工后,五四运动发生的新变化是(A)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群众性运动(B)工人阶级首次以独立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C)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D)北洋政府迅速转变了态度21 1925 年 5 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胜利的广东战争,并于 1926 年 7 月
12、进行北伐战争。大革命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大革命的“力量”突出表现为(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B)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C)推动了北伐胜利进军(D)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22 1919 年 5 月 4 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知识分子身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巴黎和会上出现了对中国不利的外交形势23 1927 年 9 月 29 日至 10 月 3 日,
13、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 ”。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分别是(A)党指挥枪(B)支部建在连上(C)部队缩编(D)官兵平等24 在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目前时局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有可能建立的,这是因为(A)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是要抗日的(B)民族资产阶级有抗日的可能性(C)亲英美派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有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
14、能性(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有可能放弃同无产阶级争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25 2013 年 7 月 11 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参观。参观期间,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 ,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这“两个务必” 的思想是(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
15、谦逊、友善、亲和、团结的作风26 1949 年 9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可以说,完成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 1945 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有着根本不同,这表现在(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C)容纳多党派参加(D)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针对美国等国封锁、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情况,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一边倒 ”(B) “反霸权主义”(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 ”28
16、1950 年至 1953 年春,新解放区进行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进行得最好的一次土地改革运动。这次土地改革运动(A)使农民获得了翻身解放(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C)消灭了富农经济(D)促进了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29 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包括(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B)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C)提出了关于经济、政治与执政党建设的方针政策(D)陈云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
17、史纲要)模拟试卷 15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先进的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魏源在 1843 年 1 月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A,C,D 选项所指的人物与题意不符。因此,选项 B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有:第一,
18、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9 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A,D 选项都属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与题意不符;C 选项属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与题意不符。因此,选项 B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属于记忆题。戊戌
19、维新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B,C,D 选项与题意不符。因此,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太平天国后期颁布了社会发展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入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未产生显著作用。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
20、革方案,而非资政新篇,A 选项排除;资政新篇虽然体现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 选项排除;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外国的器物来谋求富强,D 选项排除。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激烈姿态,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
21、礼。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才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选项 A 表述错误。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传播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B 选项并不是“新”的体现。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没有主张革命,D 选项表述错误。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属于记忆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A,C,D 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选项 B 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大革命虽然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15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