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1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1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18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1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产业资本循环的几种职能形式中,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流动资本2 1935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A)西湖特别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3 恩格斯指出,“ 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
2、“ 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A)地理条件(B)人口条件(C)资源条件(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不起基础性作用的是(A)供求关系(B)宏观调控(C)竞争机制(D)价格机制5 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思想政治工作(B)作风建设(C)组织建设(D)军事保障 6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A)都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都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C)其错误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D)都坚持从感觉、经验出发7 2005 年 6 月 30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必须加快建设(A)小康社会(B)和谐社会(C)节约型社会(D)循环经济8
3、2012 年 7 月 23H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和谐9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义和团与部分清军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殊死搏斗(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者(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D)台湾人民的多次反抗侵略者的战斗10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 中,池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
4、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 ”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2013 年单选题)(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本质联系11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 )(1999 年单选理科卷)(A)台湾问题开始的(B)香港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12 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C)勤奋自强(D)团结友善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
5、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B)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C)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D)调动社会力量1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 ( )基础上提出来的。(A)历史方位(B)历史地位(C)历史作用(D)历史成就15 在一切创新中,基础和关键是( )。(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体制创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农民问题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性有( )(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也是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B)解决农民问题,使耕者有其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C)解决农民问题,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阶级基础(D)解决农民问题,建立巩固农村根据地,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重要前提17 下面关于认识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 )(A)认识的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B)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C)认识客体是指进人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
7、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D)认识中介是各种认识工具、手段要素及其运用和操作系统18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处于领导地位,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主要是(A)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主导地位(B)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C)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的指导地位(D)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19 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A)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看,分为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D)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 c+v+m 三部分组成20
8、 当出现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有(A)减税(B)增加政府支出(C)降低利息率(D)增加货币供给21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生产价格和价格的关系是(A)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B)从整个社会来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C)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D)商品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2 文明和文明形态是密切联系而又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关系表现在(A)文明就是文明形态(B)文明是一个更为抽象的一般概念,文明形态是文明的具体形式(C)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放状态,文明形态标志着文明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D)社会的文明所达到的程度
9、和状态,必须通过具体的文明形式表现出来23 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级路线是(A)依靠贫雇农(B)团结中农(C)对富农限制到逐步消灭(D)限制中农24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A)世界统一于存在(B)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2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性,主要体现在( )(A)这一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B)这一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C)这一制度是我国各种国家制度的源泉(D)这一制度是我国各种国家制度的基础26 根据唯物史观,我们寻找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政
10、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 )(A)到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B)到人们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C)到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D)到相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27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是(A)党的建设(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D)土地革命 28 邓小平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9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
1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D)坚持共同富裕(E)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0 法国一位哲学家说“ 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人的灵魂的发展” ,其含义是说( )。(A)社会发展就是人的思想的发展(B)社会发展必须代表人的利益(C)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D)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E)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等值的31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有( )。(A)经济关系市场化(B)企业行为自主化(C)宏观调控间接化(D)经营管理法制化(E)保障制度个人化三、填空题3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_,_。
12、33 以_为主体,_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_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34 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_、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_等方面组成。35 当_ 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而继续存在。当_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丧失其原有的性质而发生质的变化。36 从表面上看,国家似乎是整个社会的代表,似乎是凌驾于社会各阶级之上、调和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的一种力量。事实上。国家从来就不是代表全体国民的,它具有_。37 _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的形式。同一种_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例如,同样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有的实行民主共和制,有的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有的曾经采取
13、过法西斯制。不同_的国家,又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例如,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封建主阶级专政的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都实行过共和政体。另外,同一_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例如,有些资产阶级国家,曾经交替使用过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38 社会意识往往_社会存在的变化,但社会意识有时也可以_现实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39 人类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系统。我们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需要,运用不同标准划分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有两种,一种是_划分法,另一种是 _划分法。40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从_上升到
14、_的过程。41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_。同时,对于实践标准又必须作辩证的理解,即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确定的,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_ 。四、名词解释42 人生观43 重点论44 现象45 历史唯物主义46 科学技术五、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7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体制的选择上有趋同倾向,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指出:“ 在 2
15、0 世纪启半期,荚国、西欧、亚洲、前苏联和中国,到处都涌现出从中央指令这个极端走向市场竞争另一极端的重大的制度回归潮。”这就表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已完全趋同,没有任何差别。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48 以下是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一组材料:材料 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自孟子 尽心下苟况认为:“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苟子王制材料 2梁启超说:“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摘自 饮冰室合集 胡适说:英雄人物,“ 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
16、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 胡适论学近著 材料 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 ”;拿破仑代表了 “世界精神”,他 “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 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精神现象学材料 4“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社会历史过程本身正是 “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过程。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摘自 毛泽东选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材
17、料 1 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2)材料 2 和材料 3 的异同。(3)材料 4 的哲学倾向是什么? 材料 1、材料 2、材料 3 与材料 4 有什么区别?(4)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观点。49 从中国国情阐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说明这条道路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六、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50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选做题:以下是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材料:材料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
18、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材料 2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摘自胡锦涛“625 讲话 ”材料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19、。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材料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如下问题:(1)结合材料 1、2,并联系改革开放的历程,分析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2)结合材料 3,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3)如何理解材料 4 中所提到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选做题:材料: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综合国力概念全面地反映国家的国情和实力,比较准确地反映国家强弱、兴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过去,大国之间也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军事力量
20、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几乎所有国家都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盛衰落,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核心是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而不单纯是军事力量。一个国家是否在 21 世纪多极化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也主要取决于它能否占有经济上的优势。因此愈来愈多的国家重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把经济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首位。试述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有哪些特点?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1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模拟 2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