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意识和注意)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意识和注意)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意识和注意)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意识和注意)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早期的注意研究所采用的流行实验范式是( )(A)双耳分听(B)追随程序(C) Stroop 范式(D)线索提示范式2 虽然处于非注意状态,但与当前预期相一致的信息,容易突破布罗德本特最初假设的过滤器,这支持了(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晚期选择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3 人类睡眠(入睡期) 脑电波活动为( )(A)46 次秒(B) 68 次秒(C) 813 次秒(D)1316 次秒4 (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A)注意(B)记忆(C)表象
2、(D)想象5 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持续性注意6 实验者通常用( ) 来研究分配性注意(A)双耳分听实验(B)警戒作业(C)双作业操作实验(D)速度实验7 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及,仍然能被我们接收到,( )对此做出了较好的解释(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8 ( )不传递环境中的特定信息,但它对维持大脑的一般性活动水平、保证大脑有效加工特定的信号具有重要意义(A)大脑皮层(B)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D)脊髓9 有的学生在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A)转移(
3、B)分配(C)分散(D)起伏10 夜晚的霓虹灯广告主要在于吸引人们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注意转移11 注意的指向性与( ) 功能相联系(A)维持和保持(B)调节和监督(C)选择(D)预见功能12 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13 下列对催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B)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个体都可以进入催眠状态(C)催眠状态与睡眠状态是不同的(D)催眠已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等行业14 意识可以被看成是( )状态下的觉知(A)觉醒(B)朦胧(C)睡眠(D
4、)激奋15 ( )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现象(A)无意识行为(B)对刺激的无意识(C)盲视(D)无意识心理16 ( )认为,在睡眠中,由于刺激的减少,神经系统就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A)精神分析学派(B)生理学观点(C)认知派观点(D)行为主义17 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C)目的性(D)能动性18 产生注意的最高级的部位是( )(A)大脑皮层(B)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D)脊髓19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20
5、注意的转移与人的神经活动的( )特性有关(A)强度(B)兴奋性(C)灵活性(D)平衡性21 不能够反映注意分配的是( )(A)边听讲边做笔记(B)上课时做白日梦(C)边吃饭边看书(D)自弹自唱22 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B)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C)个性心理特征(D)以上皆不是正确答案23 “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 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24 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的体验或信息,平时虽不被觉知,但可由需要时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态是( )(A)意识水平(B)前意识水平(C)潜意识水平(D)无意识水平25 在
6、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 )(A) 波(B) 波(C) 波(D) 波二、多选题26 下列关于选择性注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位置的物理分离(B)按照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C)按照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仅仅在输入的物理特征水平上操作(D)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理论属于晚期选择模型27 下列关于睡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快速眼动睡眠期,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反(B)在异相睡眠中,脑的温度、脑血流量、脑耗氧量迅速增加,呼吸和心率加快(C)选择性的剥夺异相睡眠
7、,恢复正常睡眠时会出现异相睡眠的回跃现象(D)剥夺慢波四期的睡眠,对被试没有什么大的影响28 衰减理论认为( )(A)当信息通过过滤器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B)有些刺激(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对人有重要意义,其激活阈限很低,容易被识别(C)信息的选择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特征,而且依赖于语意特征(D)强调中枢过滤器的语意分析作用29 “快速眼动睡眠 ”阶段的主要表现有 ( )(A)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 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B)心律和血压变得不规则,呼吸变得急促(C)伴随着梦境(D)持续时间一般为 510 分钟30 下列对人类意识重要作用的解释,正确的有( )(
8、A)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B)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C)使我们能够利用过去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D)分析因果关系,想象当前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31 在慢波睡眠阶段发生的睡眠障碍有( )(A)梦游(B)夜尿症(C)猝倒(D)夜惊症三、简答题32 简要解释梦的精神分析观点、生理学观点和认知派观点。33 简析产生注意动摇的原因。四、综合题34 论述几个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比较他们的异同。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意识和注意)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几乎
9、所有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都使用听觉刺激,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实验。双耳分听实验中,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事先规定的耳朵听到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做追随程序。一般情况下,在分散注意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试同时注意两个耳朵的信息,而在选择性注意研究中常采用追随。程序 Stroop 范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用来研究注意机制中的抑制效应(见实验心理学部分)。线索提示范式常用来研究线索提示对注意的影响。【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各种注意的认知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都属于早期选择模型,选择发生在注意较早的
10、阶段,只有被选择的内容得到加工。不同在于,过滤器理论认为过滤器的作用是“全或无”的,所有非注意状态的信息都不能突破过滤器。衰减理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没有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以及与当前的预期相一致的信息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从而突破过滤器得到识别。晚期选择模型即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信息都可以得到识别,注意的选择只是发生在选择哪一个刺激进行反应。特征整合理论指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在前注意阶段是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而在整合阶段,
11、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故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入睡期以 波( 每秒钟 813 个周期):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出现,频率较低,波幅稍大。【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与其他概念的区分。注意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记忆是人们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而是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能在需要时再现出来。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
12、出来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故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比方说,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注
13、意过程的研究方法。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活动,观察人们完成作业的情况。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关于注意选择的实验,都使用听觉刺激,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实验。【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衰减理论认为不同刺激的激活阚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阚限低,容易激活。【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网状结构不传递环境中的特定信息,但它对维持大脑的一般性活动水平,保证大脑有效
14、地加工特定的信号,具有重要的意义。注意的选择,即在注意中人们选择一些信息,而放弃另一些信息是由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来完成的。【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中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中的过程。注意转移不同于注意分散,虽然两者都有注意对象的转换,但注意转移是主动的、有目的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的过程,且注意转移实现后,马上会使注意稳定下来。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分散,又称“分心”,
15、是指注意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而被无关事物吸引,即注意没有保持在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上。注意的动摇或称注意起伏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它是指注意在短时间内的起伏波动。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活动中,注意的起伏都是要发生的。【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夜晚的霓虹灯靠自身的新异性,引起人们被动的注意,既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是一种无意注意。【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它与注意的选择功能紧密相连。【知识模块】 意识和注意12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意识 注意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