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参加协约国、干涉苏俄革命的国家不包括( )。(A)英国(B)美国(C)波兰(D)捷克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内容的是( )。(A)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C)武装起义的时机已完全成熟(D)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3 1918 年揭开协约围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围序幕的事件是( )。(A)捷克军团叛乱(B)英军进入巴库(C)英军登陆摩尔曼斯克(D)日军登陆海参崴4 秋玫瑰革命是指( ) 。(A)法
2、国二月革命(B) 1918 年匈牙利革命(C)德国十一月革命(D)布拉格之春5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C)无产阶级力量强大(D)俄国严重保留着封建农奴制度6 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之间的相似之处是( )。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最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国家颁布法令强制干预经济通过发展商品经济生产来恢复农业(A)(B) (C) (D)7 俄国十月革命后,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反映的实质是( )。(A)国际资产阶级与国际无产阶级的矛盾(B)俄国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C)俄国无产阶级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D)
3、协约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政策8 下列不是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的是( )。(A)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B)捷克军团发生叛乱(C)暗藏的敌人不断进行颠覆活动(D)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9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的提出是在 ( )。(A)国家与革命(B) 四月提纲(C)苏维埃二大(D)中共党的六大10 1936 年苏联宪法规定苏联的国体是(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农业社会主义国家(C)工业社会主义国家(D)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11 下列不属于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强调农民共同组织生产(C)生产和分配实行集中领导(D)成年人实行劳
4、动义务制12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其主要活动是( )。(A)帮助各国革命者组建共产党,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B)号召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发动世界革命(C)帮助各被压迫民族摆脱殖民压迫,建立民族国家(D)领导各国无产阶级与沙文主义、修正主义作斗争13 列宁说:“ 我们在 1921 年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这里的政治危机是指( )。(A)帝国主义对苏联的包围与干涉(B)国内反动势力的破坏活动(C)水兵叛乱和各地的农民暴动(D)经济破坏、工厂停工和饥荒流行14 下面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对市场和货币关系的认可和利用(B)标志着苏
5、俄政府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与路线(C)说明苏俄领导人认识到了具体国情,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表明苏俄领导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可和采用15 下列对余粮收集制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农民按国家的规定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B)农民把自己的全部剩余粮食交售给国家(C)农民把自己的全部剩余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上交国家(D)农民把自己剩余粮食的一部分上交国家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6 三国协约17 日德兰海战18 凡尔登战役19 索姆河战役20 施里芬计划21 马恩河战役22 巴尔干战争23 大陆政策24 日俄战争25 波斯
6、尼亚危机三、论述题26 简述“一战 ”前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27 论述三十年战争的影响。28 论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历史地位。29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0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引起协约国的不满。英国、美国、日本和波兰等协约国军队武装干涉苏俄革命。【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
7、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18 年 3 月 3 日苏维埃俄国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3 月 9 曰,英国陆战队以履行盟国职责、防止德国入侵为由,在俄国北方摩尔曼斯克登陆,接着法、美、意的军队也相继而来。【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18 年匈牙利爆发了推翻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革命。因起义者均佩戴秋天的玫瑰,历史上称为“秋玫瑰革命”。【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十月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知识模块】
8、世界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而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中却没有;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而美国奖励农民压缩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同苏联相反。【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协约国不满俄国单独退出战争,发动了对俄国革命的干涉。【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 1918 一 1920 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其目的是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来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
9、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并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36 年苏联宪法的公布标志着苏联的建立,确立了苏联的国体,即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共产国际初期活动是帮助各国革命者组建共产党,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个人的生产和经营积
10、极性,在农村普遍发生了农民自发的骚动。1921 年在喀琅施塔得要塞发生水兵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政治危机。【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21 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是苏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由列宁制定并实施的。【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19 年 1 月 11 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最初仅规定产粮省份的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数量交售粮食和饲料,后来推广到所有的省份,包括各种农产品。【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11、 分,共 80 分。16 【正确答案】 三国协约:英、法、俄三国为对抗德、奥、意军事集团、争取世界霸权,于 1907 年组成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协约的缔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l 一 1893 年法俄结盟,为三国协约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二阶段,1904 年英法协约的缔结,使欧洲分裂为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第三阶段,1907 年英俄协约的缔结,使三国协约正式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先后有日、意、美等 25 个国家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同盟国作战。从此,以三国协约为基础的协约国成为帝国主义战争中两个军事集团之一。【试题解析】 1917 年 10 月革命后,苏俄宣布退出战争。从 19
12、18 年年初起,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对苏联进行三次武装干涉,均遭失败。【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7 【正确答案】 日德兰海战: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试题解析】
13、德国海军试图进入北海以及大西洋作战的军事企图没有实现,英国仍然享有着波罗的海与北海的控制权。【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8 【正确答案】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著名也是损失最重的战役之一。德军为了迫使法国投入一切兵力作战,使其耗尽而亡,选择了法国东北部重镇凡尔登作为进攻目标。1916 年 2 月 21 日德军开始进攻,很快遭到贝当指挥下的法军的顽强抵抗,2 一 4 月,德军仅前进了 7 千米。5 月底德军再度攻击,仍未奏效。德军的计划失败。8 月底德军被迫转入防守。10 月 21 日,法军大举反攻,至 12月 18 日收复全部失地。此役中双方损失的兵力均在 50 万以上。此次战役是“
14、一战”的转折点,此后德军阵线日趋崩溃。【试题解析】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战役,死伤人数众多,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9 【正确答案】 索姆河战役是“一战” 中英、法联军在索姆河畔对德军发动的大规模战役。英、法为了牵制在凡尔登方面的德军,于 1916 年 7 月 1 日在法国西北部索姆河畔发起进攻。从 7 月到 8 月,英、法联军只夺回 180 平方千米的土地,进展不大。9 月,英军第一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拉锯战持续到 11 月中旬,双方伤亡共达 129 余万人。此后,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试题解析】 “一战”中许多科技成果被运用于战争,客观上也推动了科学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世界 近现代史 模拟 2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