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8 及答案与解析1 简论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兰州大学 2008 年)2 试析钟嵘评曹植的理论意义。(浙江大学 2001 年、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3 唐代诗歌发展演进过程。(东北师范大学 2014 年)4 试论关汉卿的杂剧创作成果及思想内涵。(南京大学 2009 年)5 试举一个明代的诗歌流派并做简单评析。(华中师范大学 2009 年)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6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 )中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 ,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暨南大学 2008 年)7 九歌中祭祀最高的天神是( )。(浙江大学 2010 年)8
2、 汉赋四大家是( ) 、( ) 、( )、( )。(江南大学 2009 年)9 竞陵八友指:萧衍、( )、谢胱、王融、萧琛、范云、( )、陆任。(浙江大学2010 年)10 李白的古风诗还源起于陈子昂的( )。(北京师范大学 2016 年)11 在北宋词坛“ 欧晏” 并称, “欧晏”是指( )和(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12 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南开大学 2009 年)13 后人常以袁宏道的“( ),不拘格套”概括明代公安派文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北京大学 2007 年)14 纳兰性德、( ) 和顾贞观被称为“ 京华三绝”。( 暨南大学 2009 年)1
3、5 论述史记的艺术特色。(陕西师范大学 2008 年)16 谈谈初唐的诗歌对盛唐诗歌有哪些准备。(上海大学 2014 年)17 试论苏轼词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复旦大学 2009 年)18 简述桐城三祖的文学主张及桐城文派的传衍。(南京大学 2006 年)19 稷下学派(浙江大学 2009 年)20 潜夫论(东北师范大学 2014 年)21 苏李诗(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22 竹林七贤(陕西师范大学 2015 年)23 沈宋(山东师范大学 2009 年)24 以文为词(北京师范大学 2012 年)25 中兴四大诗人(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年)26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4、(南京大学 2006 年)27 公安派(陕西师范大学 2017 年)28 浙西词派(复旦大学 2017 年)29 裥城派(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30 狭义公案小说(首都师范大学 2010 年)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8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始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和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屈原首先作为一个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的人格和他用心血写成的爱国诗篇,更滋育了后世的进
5、步文人作家。许多进步文人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屈原爱国思想的影响,并且从他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中汲取了力量。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在民族危亡年代写下了激昂慷慨的爱国诗篇,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屈原精神的影响。屈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从形式来看,他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特别是楚声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体裁,是诗歌形体的一次解放。在文学创作上,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把诗经原来的比兴材料,如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活动,甚至让它们有人的意志,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即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这种“ 寄情于物 ”“托
6、物以讽”的表现方法,对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有着极大的影响。至于离骚招魂所运用的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对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如李白就认真学习了屈原的作品,把握了楚辞的精神,因此其在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唐代另一浪漫主义诗人李贺所受屈原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 【正确答案】 钟嵘于历代诗人中最推重曹植,他在诗品中说曹植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这几句话直接赞美曹植诗歌思想性、艺术性均高,实际上也是钟嵘评价诗歌的标准和尺度。具体来说,曹植一生热衷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多愤激之情,所以
7、诗歌的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形成了“骨气奇高” 的一面;他的诗歌虽脱胎于汉乐府,但吸收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讲究艺术表现,已完全文人化了,其描写的细致和辞藻的华丽,形成了“辞采华茂” 的一面;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 哀而不伤” 的庄雅又蕴含着 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这一切凝聚在其诗歌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谓“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这四句话中, “情兼雅怨”主要是就思想内容说的,其他三句则主要就艺术表现而言。钟嵘于诗歌内容重视表现怨情。他赞美情兼雅怨,就是要求诗的抒情应怨而
8、不失雅正,像诗经小雅那样“怨悱而不乱”,具有儒家所提倡的温柔敦厚之风。这里反映了他的封建传统观念。他认为曹植的诗歌具有这种怨而不失其正的特色,所以好;反之,像嵇康的诗,“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致”,缺乏温柔敦厚之风,就逊一筹了。骨气即气骨,也就是风骨,骨气奇高和词采华茂相结合,就是诗品序所说的“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3 【正确答案】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它可以说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唐初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唐代最初的 90 年左右,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表现领域上,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
9、,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情思格调上,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诗的形式上,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唐人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一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到了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无论是情思格调、意境兴象,还是声律形式,都已经为唐诗繁荣的到来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继之而来的便是开元、天宝盛世唐诗的全面繁荣。这个时期,出现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把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出现了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把边塞生活写
10、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等一大批名家。最重要的是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唐诗推向高峰。后人对此期唐诗,有许多的评论,概括的说就是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正当唐诗发展到高峰的时候,唐代社会也从繁荣的顶峰走向动乱与衰败。天宝后期,社会矛盾激化,部分诗人开始写生民疾苦。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反于范阳,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席卷半个中国,社会繁荣毁于一旦。安史之乱成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这一社会大变动,也引起了文学的变化。诗歌中开元、天宝盛世繁荣期那种兴象玲珑、骨气端翔的境界意味已逐渐淡化,理想色彩
11、、浪漫情调也逐渐消退。代表这一时期的最伟大的诗人,就是诗圣杜甫。他直面这场历经八年的大战乱,以生动的歌吟,表现战火中的人间灾难、生民血泪。把强烈深沉的抒情融人叙事手法中,以叙事手法写时事,从题材到写法,都不同于盛唐诗。这可以说是唐诗发展中的一种转变。此后大历诗人出来,因社会的衰败而心绪彷徨,诗中出现了寂寞情思,夕阳秋风,气骨顿衰。待到贞元元和年间,士人渴望中兴,政治改革同时,诗坛上也出现了革新的风气。诗歌创作出现了又一个高潮。韩愈、孟郊、李贺等人,受到杜甫奇崛、散文化、炼字的影响,更加怪变,甚至以丑为美,形成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还有张籍、王建,则从乐府民歌吸取养料,把诗写得通俗易懂,形成
12、元白诗派。这些中唐诗人在盛唐的高水平上,在盛极难继的局面中,以他们的革新精神和创新勇气,又开拓出一片诗歌的新天地。长庆以后,中兴成梦,士人生活走向平庸,心态内敛,感情也趋向细腻。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题材多狭窄,写法多苦吟。在这一片诗的退潮中,杜牧、李商隐突起,聚显光芒。特别是李商隐,以其善感的心灵、细腻丰富的感情,用象征、暗示、非逻辑结构的手法,表现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把诗歌表现心灵深层世界的能力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创造了唐诗最后的辉煌。【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4 【正确答案】 按照惯例,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和历史剧三类。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
13、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如著名的窦娥冤,还有蝴蝶梦鲁斋郎等。在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严重冲突中,关汉卿的爱憎感情非常鲜明。他笔下的贪官污吏、流氓恶霸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气焰不可一世,最后总逃不出正义的惩罚。由于作者对清官还有幻想,剧中被压迫人民的冤屈,经常要靠他们的力量才能得以伸雪。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的。那些貌似强大的反派,在他们的聪明面前,一个个被戏弄得团团转,因此作品也带有更多的喜剧意味。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此外还有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的成就为突出。在戏里,我们看到生当乱世的关汉卿通过
14、歌颂关羽的英雄气概,期盼世局平定,呼唤扭转乾坤、拯救百姓的英豪的出现,也看到了这位“琼筵醉客” 充满战斗精神的内心世界。从上面三类作品看,关汉卿杂剧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特点是对压迫者、侵略者的深恶痛绝和对被迫害者的深切同情,并通过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突出了人物的坚强性格和战斗精神,这些优秀剧本 700 年来一直鼓舞了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关汉卿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5 【正确答案】 晚明诗歌领域中,以“公安派” 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袁氏三兄弟均与李贽有密
15、切交往,李贽也曾对袁宏道极表赞赏。公安派的文学观主要是从李贽的思想学说中发展出来的,所以它的基点不在于诗文的语言技巧,而在于个性解放的精神。作为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 。“性灵”原不是新鲜的词语,南北朝时就颇为习用。如庾信称“含吐性灵,抑扬词气”( 赵国公集序),颜之推称“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 ”( 颜氏家训),其意义大致与“性情”相近。明代中后期,六朝文风重新受到重视,“ 性灵”一词在王世懋、屠隆等人的诗文评中又使用得多起来。袁宏道进一步在这里面加入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和具体的艺术要求,使之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文学口号。“性灵说”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口号。推崇 “独抒性灵,不拘
16、格套”。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感情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约束以及“粉饰蹈袭”。不但如此,抒发 “性灵”还要摆脱道理闻识的束缚。这一说法显然受到了李贽“童心说 ”的影响。袁宏道在 “童心说”的基础上,将 “无闻无识”与“ 真声”的创作作了因果联系,进而肯定人们“性灵” 中蕴含的各色各样个人情感与生活意欲的合理性,将表现个体自由情性和欲望看做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从提倡“独抒性灵 ”出发,公安派反对拟古蹈袭。针对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流派暴露的在创作上模拟失真的流弊,袁宏道在其论文篇中提出学古贵“学达” ,也即“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 。他并不是简单地反对复古,而是觉得复古如限
17、于“剿袭”,仅仅在形式上求得与古人相似,终会使创作走向失败。公安派以“ 性灵说” 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而反映在创作上则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比如袁宏道的戏题斋壁一诗。创作上,他们信手而成、随意而出的写作态度,使之极少铺陈道理、刻意雕琢,往往根据生活体验与个人志趣爱好,抒情写景,赋事状物,追求一种清新洒脱、轻逸自如、意趣横生的创作效果。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袁宏道作品风格为“其诗文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于一新。” 这也是公安派创作上的一个共同特点。语言风格上,他们倾向于白居易、苏轼等人。但三人才情、个性有异,诗作的特点也有所不同。长兄袁宗道性格平和,其诗中少有特别强烈的情绪,也不
18、大有特别警醒的字眼,明白、浅显。小弟袁中道的诗感情强烈,如感怀诗之五。公安派为了强调“ 独抒性灵 ”,打破模拟的风气,有些观点虽有矫枉过正的意义,但其偏激的一面,不可避免地包含着隐患,加上率意而为的写作态度,随意轻巧的风格,容易因此而流于率直浅俗。作者不经意的创作态度,不恰当地插入大量的俚语俗语,破坏了作品的美感,如袁宏道人日自笑。【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6 【正确答案】 庄子【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7 【正确答案】 东皇太一【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8 【正确答案】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9 【正确答案】 沈约、任昉【知
19、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10 【正确答案】 感遇诗【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1 【正确答案】 欧阳修、晏殊【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12 【正确答案】 纪君祥,白朴【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3 【正确答案】 独抒性灵【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4 【正确答案】 曹贞吉【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5 【正确答案】 史记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历史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史记描写人物多,范围广,形神兼备,大多具有典型性。其塑造人物形象,善于准确捕捉历史人物的特征和精心选材,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描写、虚实相生手法、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映衬等来刻画人物。(2)叙事和场面描写悲壮慷慨,诙谐滑稽。史记塑造的
20、人物多是具有悲壮之美悲剧人物,与此相应,其叙事与场面描写多具有悲壮色彩。史记的叙事和场面描写,还有诙谐滑稽的喜剧美。这类描写虽不及前者多,但也不在少数,最集中的表现是滑稽列传,其中的人物言谈行事,均注重讽谏,诙谐风趣,轻松幽默,逗人发笑。(3)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使他满怀悲愤,他将这种浓郁的感情融人史记创作中,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刻画和论赞中都包含着太史公诗人般的激情。如屈原列传是屈原伟大人格的赞歌,项羽本纪是一首充满悲壮之情的英雄史诗,伯夷列传是一首愤激不平之情的怨刺诗。(4)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的艺术风格。史记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美。而总体上看,全书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