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1(无答案).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1(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1(无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人的发展)模拟试卷 1(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2 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和个别差异性特点,主要是指(A)身体的发展(B)心理的发展(C)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D)身体发展为主,心理发展为辅3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针对这一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
2、A)运算能力的培养(B)操作能力的培养(C)具体思维能力的培养(D)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4 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 5 个月到第 11 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5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 的教育原则,这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6 人的童年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少年期抽象思维已有所发展,青年初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7 有的人“聪明早慧 ”,而有的人则 “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
3、(B)关键期(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8 人的身心发展是按着“ 从头部到下肢 ”,“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的顺序发展的,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连续性(D)稳定性9 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儿童语言、思维等发展的关键期,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阶段性(B)平衡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10 儿童发展具有顺序性的特点,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全面发展原则(D)系统性原则11 “白板说”认为,人之初就像一块白板,可任由人涂抹。这一论断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内发论(B)外铄论(C)遗传决定论(D)成熟论12 “揠
4、苗助长 ”式的教育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和顺序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平衡性和差异性(D)整体性和稳定性13 教育、教学要求上的“一刀切” 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4 格塞尔的爬梯实验证明了(A)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B)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C)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D)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15 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B) “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C)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D)“要改变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
5、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16 “个人之间的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这句话表明(A)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人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根本原因(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是分工造成了人们之间才能的不同(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17 对“狼孩儿 ”进行的补救教育很难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18 关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的是(A)没有遗传素质
6、,人不可能获得发展(B)具有遗传素质,人一定能获得发展(C)没有遗传素质,人也可能获得发展(D)具有遗传素质,人也不能获得发展19 关于遗传决定论,不正确的是(A)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种类来看,是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单因素论(B)从个体发展动因上来看,是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铄论(C)在心理学上,表现为成熟论(D)代表人物是高尔顿20 在幼年失去了双手的人,通过练习可以用脚写字画画,甚至比正常人用手写得好画得好。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C)后天的教育和训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1 关于人的发
7、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中,支持“外铄论” 观点的是(A)“白板说 ”(B)性善论(C)环境决定论(D)行为主义心理学22 把教育隐喻为“ 园艺” ,把学生比作 “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 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A)遗传决定论(B)成熟论(C)环境决定论(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23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因素24 马克思说:“ 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一论断表明(A)遗传素质最终决定人的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发展 模拟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