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0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0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06及答案与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 )语文模拟试卷 206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是_。(A)历史解释(B)逻辑解释(C)目的解释(D)理论解释2 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揭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_。(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要件3 植物受到动物啃食的受伤枝条在短期内尖端木质化或整枝掉落,这是植物的_。(A)防卫反应(B)协同进化(C)他感作用(D)补偿作用4 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代文人创作的文白短篇小说被称为唐代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
2、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B)我国的白话小说始于唐代,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白话小说,则是宋代的“话本”说书人讲述故事的底本。 (C)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总称“三言” ,保存了不少唐代传奇和宋、元话本。 (D)明清时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高峰,产生了一大批伟大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5 鉴于利用网络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多,国务院 2000 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一个决 定草案,进一步明确对利用互联网犯罪予以惩处的刑法适用问题,并明确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这表明:(A)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B
3、)用法律维护网络安全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C)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执行机关(D)用法律维护社会安全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6 下列句子中,全都是病句的一组是: 当民族危急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罚款不像其他名目的收费,学生可以向家长理直气壮地要,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有的只好走上歧途去弄钱。 事故发生之后,中共黄海市委非常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查办。 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烈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都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张师长的床头亮着一只 300 瓦的大灯泡,床前横眉立目地站着一名士兵。 (A) (B) (C) (D) 7 2000 年 8 月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
4、艇,在北冰洋的巴仑支海失事沉没,沉没地点位于北极圈内,据新闻报道打捞遇难官兵遗体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 11 月,你认为使工作人员能够在这一海域持续打捞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先进的破冰船 (B)冰下潜水技术的成功运用 (C)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不冻 (D)极昼使这一海域白天时间增长 8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不同的死进行了对比。 (B)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玉簪花开在绿叶丛中的样子。 (C)
5、雨伞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人挡风遮雨,却总是湿透自己。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雨伞的赞美。 (D)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俯瞰着天底下悲欢离合的戏剧表演,包容着大千世界的纷纭变幻。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苍天俯视人类的感觉。9 人体的腮腺是:(A)上皮组织(B)复层扁平上皮(C)腺上皮(D)消化器官10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 ,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B)教师安居工程今年将有三十套住房落成的消息传开后,广大教师弹冠相庆,称赞政府确实为他们办了件大实事。(C)老将军回想起年轻的时候,被地主
6、老财逼得铤而走险,参加了红军,拿起武器跟敌人作斗争。(D)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参加扶贫的干部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使大家进一步明确政策,做到胸有成竹。11 对下列作品、作家、国籍、体裁判断有误的一项是_。(A)铁流 绥拉菲摩维奇 前苏联 小说(B) 自由与爱情 裴多菲 匈牙利 诗(C) 铁蹄 杰克.伦敦 美国 小说(D)牛虻 伏尼契 意大利 小说12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要判有期徒刑或拘役。”这表明:(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C)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居于主人翁地位(D)国家工作人
7、员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13 下列句子中语体色彩恰当的一项是_。(A)小王在课后捧着小说在读(B)值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C)老师们正在商谈有关评选三好学生的问题(D)阿山和我一样也是种田郎,他和夫人一家五口,住在南山区的一个村子里14 指出下边各句用了拟人修辞的一项是_。(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B)美德犹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C)生活好比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小提琴独奏,人们只有在演奏中才
8、能了解这种乐器(D)生活从主流里泛滥出来,分裂成无数的支流,很难预料到生活将要把叛逆的和狡猾的步伐向哪一条支流送去15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不断与外界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异物接触和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一系列防卫机制。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病原微生物及抗原异物后产生的免疫力。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接种牛痘预防天花(B)唾液内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患麻疹后不会再感染麻疹(D)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疫苗二、填空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
9、字方框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_两手都硬起来,_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 _可能有一时的效果,_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去。(A)只有 才 虽然 但(B)只要 就 即使 反而(C)因为 所以 尽管 可(D)既然 就 也 而1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人开始学会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他总是有个界限的,这就是限于他自己的劳动所得。_,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_是马其诺防线,_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_养成勤俭节约的习
10、惯是人人应当具备的美德。(A)虽然 纵然 也 那么(B)但是 即使 也 因而(C)但是 尽管 还 可以(D)因为 虽然 还 因此18 9 周岁小学生甲获得儿童作文大奖赛奖金 1000 元,其父母在_情况下,可以处理某甲的这笔财产。(A)经甲学校领导同意之后(B)征得甲同意之后(C)经甲住所地人民法院判决之后(D)为了甲的利益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讲故事或作报告,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不写稿子,_应像一篇文章。(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11、C)尽管 而 却 虽然 也(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20 王实甫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人。他所作杂剧共 14 种是其代表作,也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A)明 牡丹亭(B)元 西厢记(C)清 窦娥冤(D)唐 邯郸记21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话中标序号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 )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 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入骨三分 ”,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 )促织( )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
12、恰当( )(A), 。(B),; ?(C)。; “”。(D)。,“”?22 我国古代民族迁移两个大的流向:一是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迁入江南,这两大迁移最主要的后果是_。(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加剧了民族矛盾(C)促进了民族融合(D)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23 下列我国文学作品中的 4 个人物形象,分别出自哪部文学作品:_ 石秀 严贡生 晴雯 黄忠(A)水浒 老残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B) 三国演义老残游记 红楼梦 水浒(C) 水浒 老残游记 西厢记 三国演义(D)水浒 儒林外史 红楼梦 三国演义24 承压水是很好的供水水源,受气候的直接影响较小,_稳定,水质比较好,不容
13、易受到 _。(A)水质 污染(B)流量 蒸发(C)水质 蒸发(D)流量 污染2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03 年 2 月 1 日,美国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 7 名宇航员全部_。消息传出,世界震惊。地球生态系统是经过自然界的长期_形成的,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基础,失去这一基础,人类只能彻底毁灭。现在提倡的 “研究性学习 ”模式,就是让我们置于问题情景中去体验,去动手、动脑,感受_方案的设计、现象的观察、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A)遇害 变化 实验(B)遇难 演化 实验(C)遇难 演化 试验(D)遇害 变化 试验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
14、法规定,_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A)母公司(B)子公司(C)总公司(D)分公司27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是_。(A)宋国的“ 刑器”(B)邓析的“竹刑”(C)晋国的“铸刑鼎”(D)郑国的“ 铸刑书”28 下面是两首绝句的诗句,互相混在一起了,其中一首的首句是“门外无人问落花”,请据此将两首诗排列出来。蜂蝶纷纷过墙去青草池塘独听蛙雨前初见花间蕊绿阴冉冉遍天涯却疑春色在邻家雨后全无叶底花林莺啼到无声处门外无人问落花第一首诗的顺序是( )( )( );第二首是( )( )( )( )。(A);(B) ;(C) ;(D);29 (2008 年第 24 题) 在下列诗歌的空格中,依次填入花名,完
15、全正确的一组是_:1李纲:“尽道幽 _是国香,沐汤纫佩慕芬芳。何如邂逅同心士一吐胸中气味长。”2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笤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里,_化消息雨声中。”3林逋:“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_花辙入诗。雪后园林才半数,水边篱落忽横枝。”4李商隐:“ 不辞鶗鸠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_花吹断月中香。”(A)兰、杏、梅、桂(B)兰、梅、菊、杏(C)桂、杏、梅、兰(D)菊、梅、兰、桂30 (2005 年第 24 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 _。(A)诗经(B) 道德经(C) 庄子(D)论语三、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16、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0 鲁迅笔下的阿 Q,对于自己进监牢并不烦恼,而以为 “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 ”。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 阿 Q 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鲁迅在阿 Q 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 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 之所谓 一治一乱 也就是原地不动地画圆圈 ”。阿 Q 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
17、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 Q 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突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阿 Q 的“革命 ”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 Q 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 Q 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上等号。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 。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圆,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 Q 所希望画圆
18、的圆圈,将阿 Q 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吃人” ,可以与之相比。31 第一段“其用心 ”所指的,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鲁迅详尽描写阿 Q 画圆圈,是为了突出表现圆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B)鲁迅详尽描写阿 Q 画圆圈,正是要写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已使他走上了死路。(C)阿 Q 努力把圆圈画得圆满,正是在追求心理上的圆满。(D)阿 Q 努力把圆圈画得圆满,正是为了表现希求圆满的国民心态。32 第二段“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 这句中的 “钥匙”所指的一项是:(A)阿 Q 式的革命(B)阿 Q 的精神胜利法(C)鲁迅的
19、杂文(D)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33 下面列举的历史变革,不属于“原地不动地画圆圈” 的一项是:(A)秦末农民起义汉政权建立(B)汉末军阀割据三国鼎立(C)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当皇帝(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34 第五段“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 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 Q 的革命即使成功,他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会改变。(B)阿 Q 的革命如果成功,他的政治、经济地位就能够改变。(C)阿 Q 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推翻一个皇帝,另立一个新皇帝。(D)阿 Q 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35 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 Q 画的圆
20、是中国文化中大团圆的象征符号。(B)阿 Q 本人是中国国民的一个典型代表。(C)阿 Q 的“革命” 象征着辛亥革命,是圆圈式的“ 革命”。(D)鲁迅借阿 Q 画圆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极力批判。35 人们对碳正离子进行研究时发现,它的“寿命”非常短,大约在 10-2310-6 秒之间,因此,不能直接用仪器观测到这个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的“面目” 。欧拉的贡献在于他发现了制备“长寿” 高浓度碳正离子的方法。他采用了亲和能力小的溶剂,在低温(大约-100 )下,可以使碳正离子具有长寿命。为了得到高浓度的碳正离子,欧拉使用一种很强的酸(被称为路易斯酸),它可以使卤代烷生成碳正离子。欧拉的成就是建立在
21、许多科学家辛勤工作的基础之上的。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温斯坦在研究亲和取代反应和一些有机物重排时曾经假设,中间体碳正离子是非经典的,它包含一个 5 配位价的碳。1979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朗对此也做过研究。但是这些仅是假设和解释而已。欧拉的大量工作证明了在强酸介质中,饱和碳氢化合物会发生质子化。通过对碳正离子的分析,能够发现低成本制造化工产品的方法,目前已有几十种产品得益于欧拉的发现。36 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的“面目” 是指:(A)高浓度碳正离子。(B)亲和力小的溶剂。(C)碳正离子的寿命。(D)碳正离子结构。37 欧拉的主要成就是指:(A)发现了寿命非常短的碳正离子。(B)
22、得到了高浓度的碳正离子。(C)发现了保持碳正离子稳定的方法。(D)分析了碳正离子的结构。38 文中对欧拉的发现至关重要的一项是:发现了中间体碳正离子是非经典的。发现了碳正离子保持稳定的酸浓度。证明在强酸介质中,饱和碳氢化合物会质子化。发现碳正离子包含一个 5 配位价的碳。(A)(B) (C) (D)39 下列对第三段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欧拉的成就是建立在许多科学家辛勤工作的基础之上的。(B)温斯坦发现的中间体碳正离子是非经典的。(C)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主要成就。(D)饱和碳氢化合物会发生质子化。40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A)欧拉的贡献(B)保持碳正离子稳定的方法(C)欧拉
23、的发现(D)碳正离子的研究历程4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活着与生活有位朋友曾经说过一句话,开始听起来并没有在意,后来仔细想想,还有道理,他说,人分两种:一种是活着的人,另一种是生活的人。活着的人,指的是什么? 恐怕仅仅就是指活着吧。有说有笑,有苦有悲,但没有精神上的追求。有呼吸,有面孔,但没有人生的目标。我想朋友说的活着的人大概是这一类的人。而生活的人就比活着的人有质量,有深度了。这是生命层次的区别和不同,是精神世界的差别。这世界,活着的人不少,生活的人不少。由此我想到贫穷和富有这样的问题。是不是贫穷的人都可以划归到活着的人一类里去?是不是富有的人也都可以划归到生活的人一类里去? 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模拟 20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