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4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4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49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 )语文模拟试卷 149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美育书简的作者是_。(A)斯宾塞(B)席勒(C)柯林伍德(D)普列汉诺夫2 鲁班发明锯子借助丝茅草的启示,说明解决问题受_影响。(A)定势(B)变式(C)动机(D)原型启发3 引起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A)风速的差异(B)海拔的高低(C)太阳的辐射(D)降水的幅度4 被后人尊为“ 书圣” 的是 _。(A)王羲之(B)王献之(C)钟繇(D)陶潜5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_。(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
2、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6 宣告“欧洲共同体 ”发展为 “欧洲联盟”的条约是_ 。(A)罗马条约(B)布鲁塞尔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阿姆斯特丹条约7 下列事件发生在 1871 年的有: 巴黎公社革命 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日本“废藩置县” 凡尔赛反动政府同普军签订协定 波兰人民反对沙俄的民族大起义(A)(B) (C) (D)8 下列古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伶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天境”、“ 海楼”写荆门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赋予“青天”以生命,
3、直接同他对话,是拟人写法。)(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泪没一朝伸。 (“惊风雨” 、“泣鬼神”赞扬李白诗才出众,是夸张写法。)(D)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轻舟短棹”写泛舟游湖,景色迷人,是借代写法。) 9 恩格斯说:“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上述引文: (A)肯定了“ 光荣革命” 的历史作用 (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C)肯定了法国大革命对英国议会改革的积极影响 (D)肯定了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方向 10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力能扛鼎 垂手
4、可得 俗不可奈 漠不关心 (B)食不厌精 突如奇来 混为一团 天花乱坠 (C)举止安详 方枘圆凿 飞黄腾达 火烧眉睫 (D)好景不长 毫无二致 捍然不顾 同仇敌忾 11 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依法实施公民特定资格考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当事先组织考前培训(B)应当事先公布考试大纲 (C)应当事先制定培训教材(D)应当事先指定助考材料12 韩愈春雪诗云: “新年都未发新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透露出盼春的急切心情。(B)第二句的“惊” 字写出人们的欣喜。(C)第三、四句用拟人手法表现盼春的急切心情。(D)全诗以盼春、惊
5、春、恨春为线索写成。13 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顶上。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A)(B) (C) (D)14 提出“泛智 ”教育思想,主张 “教育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15 下列各句中,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的一句是_。
6、(A)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B)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C)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D)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痛苦;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二、填空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国家教育部行文,2000 年后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科目将全面实行 3+X 制,国家将先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国家教育部对高考科目作出重大调整属于_。 国家的对内职能 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权力机关履行的职能 国家行政
7、机关履行的职能(A)(B) (C) (D)17 写出下列六个省市的一个字的简称正确的一项: 河北 河南 湖北 安徽 贵州 江西 (A)察 豫 湘 鄂 贵 江 (B) 冀 豫 鄂 皖 黔 赣 (C) 冀 河 鄂 皖 贵 赣 (D)冀 河 湘 皖 黔 江 18 “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取原料,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 培根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先要占有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继而又要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正确的19 “_”不是王维所作的诗
8、句。(A)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B)人闲桂花落,月出春山空。(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D)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20 拉萨具有“ 日光城” 之誉,日照时数占到全年总时数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A)降水少,晴天多(B)地广人稀,污染少(C)高山积雪反射阳光(D)地势高,白天较长21 下列这首唐诗的顺序已打乱,请选出诗中的颈联和颔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 映阶碧草自春色 两朝开济老臣心 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丞相祠堂何处寻 三顾频烦天下计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以上诗句中颔联为_句和_句;颈联为_句和_句。 (A) , (B) , (C) , (D) , 2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
9、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像我们这样年逾花甲的老人,在以前由于生活条件所限,_都没有拍过婚纱照,实在是生活中的遗憾。 大堤的加固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许多工作要做,他将_关注这件提案,直到完全落实。 屋里的人也仿佛觉得他随时都有可能像以前一样,_回来了,全然不理会大家,然后又走得_。(A)基本 始终 忽然 突然(B)几乎 始终 突然 忽然(C)基本 一直 突然 忽然(D)几乎 一直 忽然 突然23 在以下国家中,谷物种植最发达的国家是_。(A)荷兰(B)法国 (C)丹麦(D)瑞典24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出自_ 。(A)汉书.东方朔传(B) 伶官传序(C) 苟子.劝学(D)资
10、治通鉴25 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_ 环境和_ 环境两大类。(A)地理 人文(B)自然 社会(C)自然 人文(D)地理 社会26 列宁说:“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_。(A)矛盾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27 9 周岁小学生甲获得儿童作文大奖赛奖金 1 000 元,其父母在_情况下,可以处理某甲的这笔财产。(A)经甲学校领导同意之后(B)征得甲同意之后(C)经甲住所地人民法院判决之后(D)为了甲的利益28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 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_ 着
11、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学术上的问题应当由学者们自由地讨论解决,领导不要_。 这个厂的领导都很_ 知识,也很器重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A)侵袭 干预 器重(B)侵蚀 干预 尊重(C)侵袭 干涉 尊重(D)侵蚀 干涉 器重29 无论是经过两代人努力完成汉书的班氏父子,还是付出一生辛劳创造人间喜剧的无论是徒步穿行南极的秦大河。还是靠轮椅周游世界的李克汉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A)雨果(B)托尔斯泰(C)大仲马(D)巴尔扎克30 不需要证人在场见证即有效的遗嘱是_。(A)口头遗嘱(B)自书遗嘱(C)录音遗嘱(D)代书遗嘱三
12、、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活着与生活有位朋友曾经说过一句话,开始听起来并没有在意,后来仔细想想,还有道理,他说,人分两种:一种是活着的人,另一种是生活的人。活着的人,指的是什么? 恐怕仅仅就是指活着吧。有说有笑,有苦有悲,但没有精神上的追求。有呼吸,有面孔,但没有人生的目标。我想朋友说的活着的人大概是这一类的人。而生活的人就比活着的人有质量,有深度了。这是生命层次的区别和不同,是精神世界的差别。这世界,活着的人不少,生活的人不少。由此我想到贫穷和富有这样的问题。是不是贫穷的人都可以划归到活着
13、的人一类里去?是不是富有的人也都可以划归到生活的人一类里去? 恐怕不是,不是。李白很穷,浪迹天涯。据说,喝顿酒一般都是朋友买单。杜甫也不富裕,病死在孤舟上。贝多芬是一个比较穷的老外,还有梵.高。他们的伟大作品流传下来,让我们记下这些伟大的名字,记住他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他们是生活的人,这样就不会有人反对白居易生活条件不错?苏东坡也算得上小康。毕加索早就加入了万元户的行列,成了富翁。还有歌德是个贵族:他们同样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记下他们的伟大的名字。他们是生活的人,这样也就不会有人反对。由此看来,不论是活着的人,还是生活的人,与贫富无关。贫富大都是指生存条件,谁都想富一点,有条件
14、就享受一下也是对的。而活着与生活是由精神上的东西来区分的,与人生态度有关,与精神追求有关,与抱负有关。我不知道我的朋友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是否有人提出过这种区分的说法,我觉得有些道理的是,这涉及了生活的质量,或者说,这涉及了怎么个活法儿。我们今天能够随口说出一大串响亮的名字,包括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名字,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名字,其实我们没有见过这些人,但是我们又相对了解这些人,通过他们的作品影响了我们,使我们知道他们确确实实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我这里是说生活过,而与他们同时代还有更多的人,我们却无从知道。这不是我们的过错,而是称得上生活过的人不多。现在该轮到我们了。我们中间还能有李白杜甫吗? 不
15、知道。还能有白居易苏东坡吗?不知道。假如没有,也不要紧,有几个岳飞,有几个戚继光也是不错的。为了能够证明我们生活过,或者曾经生活过,确实是件困难的事情,但不能丧失信心和放弃追求。也许我们中间有很多人在想,在做31 义中提到的“ 活着的人 ”与“生活的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A)是否有正确的精神上的追求和人生目标(B)是否有正确的道德追求和物质目标(C)是否有正确的精神上的信仰和终极目标(D)是否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成功的事业32 第段“由此我想到贫穷和富有这样的问题 ”中“此” 指的是什么:(A)世界上活着的人和生活的人都不少(B)世界上贫穷的人和富有的人都不少(C)世界上活着的人和生活的
16、人都是富有的人(D)世界上活着的人和生活的人都是贫穷的人33 第段中,作者从李白列举到歌德,这是为了论证什么:(A)活着与生活是由物质上的贫富来区分的(B)活着与生活是由精神上的东西来区分的(C)活着与生活是既由精神又由物质上的东西来区分的(D)活着与生活是既不是由精神又不是由物质上的东西来区分的34 文中提到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贝多芬、梵.高、毕加索,他们是_。(A)活着的人(B)贫穷的人(C)富有的人(D)生活的人35 以下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生活的人 ”比“活着的人”生命层次更高。(B) “生活的人” 大多是生存条件比较好的人。(C) “生活的人” 也可能是生活贫困
17、潦倒的人。(D)岳飞和戚继光也是一种“生活的人” 。36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郦道元在注水经之前,对河流水道似乎定有一个分类标准。他说:“水有大小,有远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日经水。引他水及于海者,命日枝水。出于地沟,流入大水及海者,命日川水。”西方自然地理学对河流分类有干流(Trunk Stream)、支流(Tributary)、溪流(Rill)、小河(Rivulet)、小涧(Brook)以及小溪 (Creek)等名称,是按河流水量大小和河道长短而定。郦道元对河流的命名,相信是按河道流向而定。他对自然地理的观察,以描述喀斯特地貌较多,尤其是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华北和西北等地为显著。例如
18、:卷十一,易水:“易水又东经孔山北,山下有钟乳穴,穴出佳乳。入穴许于中众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至于在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成熟的滇、桂两省,可能他未能亲临此地,故有关这一带地区的记述较少,如与千余年之后的徐霞客在此同一地区的日记相比较,则二者详略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前曾提到,郦道元注水经,其兴趣可能不完全在于地理,对发展农田水利的事迹颇为重视,何况他担任地方长官的时间相当长久。例如:卷六,汾水:“(汾水)又西经皮氏县南汉河东太守潘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存,今无水也。”这方面的资料尚多,不能多录。除此之外,水经注对古代城市建置和机能、居民生活习俗以及产业等项目的记述,也是很重视
19、的。例如卷十六“谷水” 和卷十九“渭水”,就分别对洛阳和长安的建城始末和城市规划,有颇详细的记载。以上所列举的片段,只是摘录水经注中有关地貌、水利、城市等部分项目而已。事实上,水经注属综合性历史地理著作,加以书中引用的失传古地志和地记颇多,故也可作为地理类书看待。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John K. Fairbank)认为这是一册“中国地理概论 ”。上文曾经提到,郦道元本人因未曾亲临西南和江南一带,故对南方水系的介绍,有些失误的地方,清刘献庭说:“郦道元天人,其注水经,妙绝千古,北方诸水,毛发不失,而江、淮、汉、沔之间,便多纰缪。”但他对水经注的学术成就,是非常推崇的。他说:“郦道元博极群书,识
20、周天壤,其注水经也,于四渎百川之原委支派,出入分合,莫不定其方向,记其道里。数千年之往迹故渎,如观掌纹而数家宝,更有余力铺写景物,片语只字,妙绝千古。”(节选自中国历代的地理学和要籍?郦道元的地理学)36 对水经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经注是郦道元给水经作的注。(B) 水经注中对河流的命名是按河流流向而定的。(C) 水经注中所引用的古地志和地记失传的颇多。(D)水经注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地理概论” 。37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水经注是一本综合性历史地理著作的根据的一项是;(A)水经注在自然地理方面对喀斯特地貌描述得较多。(B) 水经注对发展农田水利的事迹颇为重视 o,(C)郦道元担任地方长
21、官的时间相当长久。(D)水经注对古代城市建置和机能、居民生活习俗以及产业等项目的记述,也很重视。38 对原文最后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郦道元本人未曾去过西南和江南一带,因此对这些地方的介绍完全是错误的。(B)清刘献庭关于水经注对北方水系的介绍也有许多失误。(C)从 “片言只字,妙绝千古”的评价可知,刘献庭对水经注非常推崇。(D)本段引述刘献庭的话主要是为了批评水经注 的错误。39 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郦道元之前,中国古代对河流分类的标准早已有了定论。(B)徐霞客的日记对自然地理现象的描述比郦道元要详细。(C)郦道元担任地方长官时间很长,因此对农田水利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模拟 14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