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已知石油的供求函数如下:供给:Q s=14+2P+0 25Pr;需求:Q d=-5P+375Pr。其中,P 是石油的价格,Pr 是天然气的价格。假设当前石油的价格是 2 美元,天然气的价格为 8 美元。请问,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Ed)、供给价格弹性(Es),以及需求的交叉弹性(Edr)是( ) 。(A)Ed=-0 5 Es=02 Edr=01(B) Ed=-518 Es=02 Edr=0 5(C) Ed=0 5 Es=02 Edr=15(D)Ed=-6 9 Es=025 Edr
2、=052 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 )。(A)消费者获得多少效用量(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获得的效用量相同(D)消费者获得的效用量不同3 行政配给制是计划经济一大特色,试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这种制度会减少消费者效用。4 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成本就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5 消费者均衡6 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7 潜在产出8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9 如卖者提高其商品售价,必定增加自己的收入吗?10 等产量曲线具有哪些特点?11 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如何?12 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是什么?证明之。12 下列各项是否计入 GNP(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13 转移支付。14 购买一辆旧车。15 购买普通股票。16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17 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 U=4 +Y,原来他消费 9 单位 X,8 单位 Y,现在 X 减到4 单位,问需要消费多少单位 Y 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 ?18 某厂商的成本函数是 TC=200+15Q+05Q 2,计算 Q=10 时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计算厂商应确定的合理产量和合理产量下的平均成本。18 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 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 2000 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这对该地区的 GDP 产生影响,请回答:19 该地区的 GDP
4、增加了多少?20 假如当地政府增加同样 2000 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上小问相同的结果?为什么?21 假如政府将 2000 万元以补贴形式发给居民,该地 GDP 是否会增加?与第一小问相比如何?为什么 ?21 下面是关于 GNP、GDP 和 NDP 的讨论。22 在 2011 年,美国的 GDP 是 56775 亿美元;GNP 是 56949 亿美元。为什么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23 在 2011 年,美国的 GDP 是 56775 亿美元;NDP 是 50514 亿美元。解释这个差额。作为 GDP 的一部分的 2011 年的差额具有什么特征 ?23 假设有 A、B、C 三厂商,
5、A 厂商年产 5000 万美元,卖给 B、C 和消费者,其中 B 买 200 万美元,C 买 2000 万美元,其余 2800 万美元卖给消费者。B 年产 500万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 年产 6000 万美元,其中 3000 万美元由 A 购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24 假定投放在生产上的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5 计算 GDP 为多少。26 如果只有 C 有 500 万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27 如果 A 厂商有 1000 万美元的进口值,C 厂商有 1500 万美元的出口值,其他条件不变,GDP 是多少?贸易差额是多少?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
6、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识模块】 经济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无差异曲线是指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它上面的每一点,两种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是相同的。【知识模块】 经济学3 【正确答案】 行政配给制之所以会减少消费者效用,是因为在这种制度下,消费者无法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按自己的偏好自由选购消费品。比如,假定某单位给其职工分发价值 100 元人民币的年货,一种办法是给每个职工发 5 斤油、10 斤猪肉(共值 100 元) ,另一种办法是把 100 元钱发给每个职工,让
7、他们根据自己需要选购商品。显然,后一种办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效用。前一种行政配给制就无法给予职工更大满足,因为每个消费者的偏好不一样。这种情况用无差异曲线图形表示,就是无差异曲线未能和预算线相切。【知识模块】 经济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对应的是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可变成本而并非最低平均成本。从如下数学推导中,我们不难看出:AVC=TVCQ=wL Q=w1AP L 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AVC 达到最小,而 AC 并没有达到最小,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不变成本仍然在减少,AC 曲线最低点的出现后于 AVC 曲线的最低点。【知识模块
8、】 经济学5 【正确答案】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基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给定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和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应当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当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P 1X1+P2X2+PnXn=I,MU 1P 1=MU2P 2=MUnP n=。 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处取得,用
9、数学公式表示就是MRS12=P1P 2。【知识模块】 经济学6 【正确答案】 (1)厂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各种要素,现假定仅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可变的,而其他要素保持不变,那么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在开始时,它的边际产量有可能增加;但随着可变要素的继续增加,它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这种由于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而引起的边际产量的递减甚至总产量减少的现象,称为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规律是西方经济学分析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它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在任何生产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纯技术关系。必须指出: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规律是以生产技术给定不变为前提的。技术的进步可能会使报酬递减规律的
10、作用延后,但绝不会使报酬递减规律失效。其次,这里的报酬递减规律,以除一种要素外的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变为前提,进而考察一种可变要素发生变化时其边际产量的变化情况。最后,报酬递减规律是在可变的生产要素使用量超过一定数量后才出现的。(2)规模报酬递减是指随着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达到某一时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出现递减现象的规律。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在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变化来定义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化。相应地,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
11、量变化。假定各生产要素都以同样的比例增加,则企业产量的变化有三种可能:第一,当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时,如增加一倍生产要素的投入导致产量的增加多于一倍,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报酬递增。第二,当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时,如增加一倍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产量的增加不到一倍,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报酬递减。笫三,当产量增加的比例恰好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相等时,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报酬不变。一般来说,企业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进入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之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
12、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个阶段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知识模块】 经济学7 【正确答案】 潜在产出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产出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增加潜在产量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技术进步。【知识模块】 经济学8 【正确答案】 最终产品指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可供投资的产品包括机械设备、型钢等;可供消费的产品包括食品、服装、日用品等
13、。中间产品是指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目前还不能作为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例如服装是最终产品,可以直接消费,但用于服装生产的原材料,如棉布、棉纱等产品就不是最终产品而是中间产品。必须说明的是某些产品,如煤炭、棉纱等,在核算期间没有参与生产而是以库存形式滞留在生产环节以外的这些产品也应理解为社会最终产品。【知识模块】 经济学9 【正确答案】 卖者提高商品售价,不一定增加自己的收入,收入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我们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消费者的需求量,就可以得到收益函数 R=PQ。这里 R 表示收益,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即
14、需求量。需求量 Q 是价格 P 的函数,并且二者呈反方向变动关系。所以,当价格 P 下降时,需求量 Q 会增加,收益 R 究竟会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 P、Q变动比例的相对大小,而 P、Q 变动比例的相对大小可以用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来衡量。 当 0e d1,即缺乏弹性时,收益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这是因为,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但是需求量减少的比例小于价格上升的比例,这就导致需求量减少引起的收益减少量小于价格升高引起的收益增加量,结果就是收益的增加;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但是需求量增加的比例小于价格下降的比例,这就导致需求量增加引起的收益增加量不能弥补价格降低引起的收益减少量,结果就是收益
15、的减少。 当 ed=1,即单位弹性时,收益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在需求价格弹性是单位弹性时,需求量变动比例与价格变动比例恰好大小相同、符号相反,这就引起需求量变动引起的收益变动量恰好与价格变动引起的收益变动量大小相同、符号相反,结果就是收益不变。 当 1e d+ ,即富有弹性时,收益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是因为,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但是需求量减少的比例大于价格上升的比例,这就导致需求量减少引起的收益减少量超过了价格升高引起的收益增加量,结果就是收益的减少;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但是需求量增加的比例大于价格下降的比例,这就导致需求量增加引起的收益增加量超过了价格降低引起的收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保险 硕士 专业 基础 经济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