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2 边际效用随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减(B)递增(C)按相同方向变动(D)保持不变3 简析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消费者均衡上的异同。4 边际效用5 总成本6 名义 GDP 和实际 GDP7 转移支付8 简述最高限价(限制价格)。9
2、 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上面已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会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0 试说明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之间的关系。11 某公司的雇员包括 20 位非熟练工人,45 位半熟练工人与 60 位熟练工人。经实际考查后发现,目前非熟练工人每人日边际实物产量为 10 单位,而半熟练工人及熟练工人每人日边际实物产量分别为 20 单位和 50 单位。每人日工资分别是:非熟练工人 20 元,半熟练工人 30 元,熟练工人 50 元。该公司目前的产量水平不变。在上述情形下,你认为该公司的员
3、工组合有无改革的必要?为什么?1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 平均不变成本(即固定成本)决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13 短期平均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14 边际成本先于平均成本而上升。15 如果规模报酬不变,长期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且不变。16 规模报酬递增的工厂会不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17 “GNP=C+I+G+(X-M)”的内涵。18 已知生产函数 Q=f(L,K)=KL-05L 2-032K 2, Q 表示产量,K 表示资本,L 表示劳动。令上式的 K=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函数和边际产量(MP L)函数。(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
4、厂商雇佣的劳动。 (3)证明当 APL 达到极大时, APL=MPL=2。18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L38 K58 ,又设 PL=3 元,P K=5 元。19 求产量 Q=10 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 L 与 K 的数量。20 求产量 Q=25 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 L 与 K 的数量。21 求总成本为 160 元时厂商均衡的 Q、L 与 K 的值。22 某个的生产函数为: y=l 34 k14 其中 y、l 和 k 分别代表产量、劳动和资本。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w 和 r。请计算该公司的长期成本函数。22 某电力公司以重油 x 和煤炭 z 为原料进行生产,其生产函数为 y=
5、(2x 12 +z12 )2 x 和 z 的市场价格分别为 30 和 20,其他生产费用为 50。23 求电力产量 y=484 时的 x、z 投入量及总成本为多少?24 求该电力公司的总成本函数。24 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经济数据如下表 55。25 用支出法计算 GDP。26 计算国内生产净值。27 用两种方法计算国民收入。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经济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粮食市场的需求通常都是缺乏弹性的。也就是说,当粮食的价格变动较大幅度,而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却相对较小。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价
6、格会有相对较大幅度的上升,导致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知识模块】 经济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知识模块】 经济学3 【正确答案】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消费者均衡上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本质上是相通的。基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给定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和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应当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当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
7、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为 I,在购买 n 种商品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分别为 P1、P 2、 、P n,其数量分别为 X1、X 2、X n,其边际效用分别为 MU1、MU 2、MU n,不变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则消费者均衡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 P1X1+P2X2+PnXn=I,MU 1P 1=MU2P 2=MUnP n=。序数效用论者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分析消费者均衡。这里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组合位于消费者预算线上。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处取得,用几何图形表示如图
8、28 所示。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 MRS12=P1P 2。它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当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现在我们用公式推导说明二者所得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消费者均衡的商品组合下,如果保持效用水平不变,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数量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一定等于相应减少另一种商品数量带来的效用减少量,即:|MU 1 X1|=|MU2 X2|两种边际替代率为 MRS12=-X2X 1,结合上式得到: MRS12=-X2X 1=MU1MU 2 再将上式代入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条件式 MRS12=P1P 2,就有:P 1P
9、2=MU1MU 2 或者MU1P 1=MU2P 2=。这恰好是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条件(其中 为货币边际效用)。【知识模块】 经济学4 【正确答案】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相应地,边际效用函数为: MU=TU(Q)Q 。如果商品的增量Q 趋于无穷小,则边际效用函数为:MU= TU(Q)Q=dTU(Q)dQ。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
10、是递减的。【知识模块】 经济学5 【正确答案】 总成本是指生产特定产量所需要的成本总额,它包括两个部分,即固定成本(FC)与可变成本(VC)。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费用,如厂房费用、机器折旧费用、一般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只要建立了生产单位,不管生产量多少,都需要支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费用,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支出、生产工人的工资。这些费用在短期内是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其变动的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生产效率,故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较大;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趋于合
11、理,其效率得以充分发挥,故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依次变小;最后由于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依次变大。这一变动趋势正好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描述的总产量的变动趋势相反。【知识模块】 经济学6 【正确答案】 名义 GDP 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 GDP 的概念。实际 GDP 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 GDP=名义 GDPGDP 折算指数。【知识模块】 经济学7 【正确答案】 转移支付是指政
12、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它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款、消费者呆账、农产品价格补贴、公债利息等政府与企业支出的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在西方国家不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其原因在于这笔款项的支付不是为了购买商品和劳务,所以将其称作转移支付,有时也称转让性支付。转移支付是政府财政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盈余等于税收减去政府在物品与劳务上的开支与转移支付之和后的余额。转移支付又分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企业的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大多数带有福利支出性质,等于把政府的财政收入又通过上述支付还给本人。因而也有人认为政府的转移支付是负税收。政府转移支付的作用是重新分配收入,即把收入的一部分由就
13、业者转向失业者,从城市居民转向农民。企业的转移支付通常是通过捐款与赠款进行的,如公司对于下属非营利组织的赠款。由于它也不是直接用来购买当年的商品和劳务,因此,这种款项也被认为是转移支付。有时,政府的某些支付不是从一些居民收入中征收上来的,如用增发货币、出卖债券所得来的支付福利、救济金,它显然不带有从一些居民转移到另一些居民手中的特点。但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尽管它与前述支付款项的来源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同样不是政府直接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这种支付仍然被看作是转移支付。【知识模块】 经济学8 【正确答案】 最高限价是价格管制的一种,指政府规定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某个水平,如规定某种
14、医疗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 80 元。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导致供不应求,这是因为,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低于自由市场价格。如果某种医疗服务本来的市场价格是每次 100 元,那么,价格不得超过 120 元的规定就不会起作用,因为价格本来就不会超过 100 元。如图 11 所示,在市场均衡条件下,均衡价格是 P*,均衡数量是 Q*。当政府施行最高限价政策,将最高价格限制在 P1 的低水平上,供给量下降为 Q1,需求量增加为 Q“1,市场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缺少的供给量就是 Q“1-Q1。 实行最高价格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保持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定,并且体现国家的价格政策。政府制定最高价格的原
15、因一般是出于对公平的考虑。如在战争或饥荒时,政府会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价,使穷人能够负担得起,以利于社会稳定。然而因此导致的短缺会引起更深远的问题,如果政府仅仅制定价格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干预,就可能会导致以下结果:(1)基于“ 先来先得”的分配,可能引起排长队。某些国家进行的经济改革允许价格上升,明显有利于降低或消除排队的现象,但同时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非常艰难。(2)政府被迫采用定量供应的制度,如为每一种配给的产品发给人们一定数量的配给票。(3)最高价格的主要问题是可能出现黑市,顾客不能在合法市场中买到足够的东西,可能会转向黑市,用高昂的价格来购买。(4)另外一个问题是最高价格减少了已经短缺的
16、商品的生产数量。例如,在饥荒时人为制定的低价可能会降低食物供给。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为帮助城市贫民,控制食物的价格,结果降低了农民的收入,这些农民就会离开土地涌向城市,从而减少了农作物的生产。【知识模块】 经济学9 【正确答案】 这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 )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 的总效用的数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保险 硕士 专业 基础 经济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