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4年山东师范大学考研艺术硕士(艺术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4年山东师范大学考研艺术硕士(艺术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4年山东师范大学考研艺术硕士(艺术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山东师范大学考研艺术硕士(艺术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艺术体验2 意境3 艺术通感4 艺术创作5 艺术流派6 审美升华二、简答题7 简述艺术的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8 谈谈对“艺术起源于巫术” 的理解。9 艺术鉴赏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审美心理活动?10 简述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三、作品分析11 分析阿炳二泉映月的创作特色。12 分析德洛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的绘画特点。13 从艺术语言、艺术形象或艺术意蕴这三个层次中选择一个层次,对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或其他作品进行分析。四、论述题14 如何理解艺术批评和艺术鉴赏两者之间的异同和关系?它们对艺术创作有什么作用?15 现代科
2、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有哪些,举例说明。2014 年山东师范大学考研艺术硕士(艺术基础)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在长期积淀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深切的感受和审美发现,激起创作的欲望萌动和动机生成。它既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艺术体验有两大方面的准备:创作的材料准备,素材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创作的精神准备,由生活体验引发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欲望。艺术体验的过程包括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亲自观察体验所留下的创作素材,要求优秀的艺术家深入到生活的底层中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获得切身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称为直接体验;从间接的古
3、今中外的社会生活经验和艺术创作及艺术作品中汲取经验和养料来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艺术思路,称为间接体验。2 【正确答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感与思想,又有来自客观现实中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唐代诗人刘禹锡最早提出“境生于象外” ,唐代司空图提出 “韵味说”,宋代严羽提出“妙悟说 ”,清代王士祯提出 “神韵说”,王国维提出 “境界说”,这些都是一种令人沉吟玩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意境的特点有: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
4、不设不施的自然美。意境对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中国的文学艺术,诗词赋,戏曲、绘画、书法、园林均重视创造意境,将意境作为艺术追求的极致,体现了中国艺术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传统。3 【正确答案】 艺术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异质同构” 可以视为通感的心理学基础。艺术通感是通感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体现,是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能对各种艺术门类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有感于物,有悟于心。“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正如德国音乐家舒曼所说“在一个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却成了图画,而音乐
5、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4 【正确答案】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手法,把它物化为供人鉴赏的艺术形象。艺术创作的过程包括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即郑板桥在描述自己画竹过程时所说的“眼中之竹 ”一“胸中之竹”一“手中之竹” 的过程。5 【正确答案】 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非常复杂,有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概括起来讲,大致有三种类型:
6、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 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没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世人们在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中,将其归纳为特定的流派。6 【正确答案】 审美升华是艺术接受的高潮阶段,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是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要经历共鸣、净化和领悟三个阶段。在艺术接受活动中,欣赏者与创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会产
7、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欣赏者会借助艺术符号的导引,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情感得以净化;欣赏者会通过对作品的感悟与理解,进入一种诗情幻化的哲学境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从而得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二、简答题7 【正确答案】 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融人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由于创作主体自身的经历、知识结构、教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
8、同的作者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样是画马,韩干的照夜白图表现得硕大丰满,赵孟颊的秋郊饮马图则表现得健美活泼,而徐悲鸿的八骏图则显得潇洒骏逸。(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从审美主客体关系角度来看,因为创作者主体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不同,其对作品客体的投射就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作品的独一无二性。同样是描写月光之夜景,贝多芬的月光轻盈抒情,德彪西的月光则朦胧诗意。(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在审美感受上就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打上欣赏主体的烙
9、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说明了这个道理。(4)艺术传播具有主体性的特点除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外,传播者在对原创作品进行传播的时候,必然也要涉及解码和再编码的问题,会出现传播者自身对原创作品的理解,然后融合自己解读的二度创作,最后生成了新意义的作品,并传播给受众。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俞丽拿、盛中国、吕思清、薛伟等著名演奏家都演奏过,但是处理手法明显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就不同。8 【正确答案】 巫术说是 20 世纪以来西方艺术起源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巫术,是一种对自然的依赖诉诸固定仪式而产生的艺术行为。(1)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他认为
10、,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在原始人看来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基于对肉食对象的崇敬心理,原始人类在对猎物表达敬意之时,总会进行一番仪式活动即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约定俗成的有目的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2)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人类学名著金枝中也提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他认为,早期人类企图利用巫术控制自然界,在失败之后又求助于宗教;当崇敬神明也无效时,就只能发展各门科学来理解自然。(3)英国学者哈里森在其著作古代艺术与仪式中认为,作为欧洲古代艺术代表的古希腊悲剧源于酒神节上纪念酒神死亡与再生的仪式,后来逐渐加入演员和情节,就由巫
11、术仪式演变为悲剧诗了。(4)美国美学家托马斯 .门罗在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理论中提出,原始歌舞常常为了巫术的成功,采用一种交感式的仪式,比如祈求下雨就泼水,祈求打雷就击鼓,祈求捕获野兽就扮演受伤的野兽等。(5)艺术史学家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也提到原始舞蹈与交感巫术之间有联系。他认为,当北美印第安人、卡菲尔人或黑人在表演舞蹈时,这种舞蹈全部都是对狩猎活动的模仿。(6)科林伍德在他的 艺术原理中认为,巫术一词通常根本没有明确的含义,它常被用来表:示原始社会中某种实用的倾向或某些实际的活动,可是巫术与艺术之间的相似是既强烈而又接近的,巫术活动总是包含着像舞蹈、歌唱、绘画或造型艺术等活动。9 【
12、正确答案】 艺术鉴赏过程中会设计到审美的定向与期待、审美知觉和审美理解等心理活动。(1)定向与期待定向。从主体内在接受和欣赏的过程看,当主体准备去观赏某一艺术作品,或在面对艺术作品的时候,同样必须有与艺术作品这一对象性质相符合的心理定向,才能进入接受和欣赏状态的过程中,同时他的注意就有了相应的方向。期待。定向产生后,接受者对将要接受的艺术作品,也就会产生相应的期待。期待是比心理定向更进一步的接受和欣赏的心理准备状态。接受者接受期待的深度与广度是建立在过去已有接受和欣赏经验基础上的。接受者的审美经验越丰富,对当时艺术界的情况和艺术史知识知道得越多,他对即将接受的艺术作品的期待水平就越高。期待能使
13、接受者处在一种激动而兴奋的心理状态中,是对即将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的向往之情。(2)审美知觉完形。接受者面对艺术作品时,最初感知到的是作品中可视的形态、形象和形式,完形心理学认为,接受者对作品外在形式的感知并不是散乱无序的,这首先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就是按照审美知觉模式进行的,从而使作品本身就具有完整性和有序性。对于视觉艺术来说,一般接受者对于写实性的作品形式结构的整体把握是相当困难的。弥散性。在对艺术作品视、听知觉的接受过程中,与完形相反的另一面,即弥散性。这是在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时,接受者不是有意识地去从复杂的形式结构中抽取、完形、简化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形式结构,而是把视觉
14、和听觉弥散在作品的细节上,去感受笔触、刀法、声音、动作的韵味,颜色的细微差别,光影之间的微妙过渡等。10 【正确答案】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来讲,艺术教育的任务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
15、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三、作品分析11 【正确答案】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华彦钧创作。作者是无锡流浪艺人,双目失明。这首乐曲原名“依心曲” ,是作者沿街行乞时所奏,仿佛在倾诉自己坎坷的一生,后来他人根据当地惠山泉的别称将其改为现名。乐曲开始展示了主题,此后进行了 5 次变奏,由最初的深沉逐渐转为激动,将音乐展衍开来。该曲由作曲家改编为同名的弦乐合奏曲。(1)二泉映月 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4 山东师范大学 艺术 硕士 基础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