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548-1994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pdf
《DL 548-1994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548-1994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45-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1总则1.1电力系统通信站(设施)的雷电过电压及电滋千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设备运行率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是电力通信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2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阐述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技术标准及措施(见附录A)、运行及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职贵,采用有效技术措施,不断提高通信站的防雷运行水平。1.3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1.4本规程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单位均须遵照执行.2管理原则与职资2.1管理原则2.1.1电力系统通信
2、站的防雷工作应在部、网局、省局、地区局、县局(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各级通信主管部门为所辖范围通信站防雷主管部门。2.1.2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设防雷负责人,一般应由主管通信的领导担任。2.1.3各级通信防雷主管部门应设防雷专责(专职或兼职)工程师(或技术员)。2门.4各通信站均应设防雷专责人,做好本站的防雷工作。2.1.5防雷专贵工程师(或技术员)和防雷专责人应由经过防雷技术培训,具有一定防雷知识的通信专业人员担任。2.2各级防雷主管部门职责2.2门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通信防雷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措施,结合所辖范围实际制定相应的通信防雷规定及措施。2.2.2负责编制通信防雷工作计划,经相应的
3、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2.2.3负贵所辖范围新建、改建、扩建和合建通信站的防雷设计审查,防雷工程施工检查及竣工验收审查。2.2.4指导和协调所辖通信站的防雷工作,下达工作任务,监督检查各站防雷工作情况。2.2.5负责所辖通信站的防雷运行统计,雷害调查分析,逐级上报统计报表。2.2.6组织防雷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及技术攻关,积极采用和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3运行雄护3.1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主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接地休附近地面有无异常,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隐蔽部分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3.2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宜每年进行一次
4、测量,侧量方法见附录B,侧量仪表宜采用数字式接地电阻测量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一07门4批准1994一11一01实施DL. 548-943.3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运行中的防雷元器件进行一次检测,雷雨季节中要加强外观巡视,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4竣工脸收4门防雷工程施工单位须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对于隐蔽工程应实行随工验收,重要部位应进行拍照和专项记录。4.2设计资料和施工记录应由相应的防雷主管部门妥善存档备查。通信站应备有本站防雷设计资料。4.3工程竣工时,应由通信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组织验收,通信运行部门和防雷专责工程师参加。4.4对于通信站防雷系统未达
5、到设计要求或防雷系统资料、记录不齐全的,不予验收。5,容分析与统计5.1雷害分析5.1.1设备遭受雷击后应对损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a.各种电气绝缘部分有无击穿闪络的痕迹。有无烧焦气味,设备元件损坏部位,设备的电气参数变化情况;b.各种防雷元件损坏情况,参数变化情况;c.安装了雷电测量装置的,应记录测量数据,计算出雷电流幅值;d.了解雷害事故地点附近的情况,分析附近地质、地形和周围环境特点及当时的气象情况;.,保留雷击损坏部件,必要时对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做好各种记录。5.1.2根据上述调查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分析,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5.2雷害统计5.2.1为了做好
6、通信站防雷工作,应了解雷电活动规律、强度、雷击概率,掌握设备损坏情况及雷电入侵途径等,积累必要的资料。5.2.2各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本地区的雷电活动档案,对雷害进行统计。统计表格可自行确定。5.2.3通信站发生雷害后应及时将初步情况逐级上报通信防雷主管部门。网局、直属省局通信防雷主管部门应在每年n月底前,将电力系统通信站雷害统计表(见表1)汇总上报国电通信中心。表1电力系统通信站雷害统计表填报单位防雷负责人防雷工程师电路名称站址地形设备启用时间雷害站名海拔高度n】设备制式模/数雷害时间雷害次数 次天线距地高度m留害损伤情况雷害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年月日盖章DL 548-94附录A防,技术标准
7、及措施(补充件)A1接地与均压A1.1接地电阻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其要求如表A1所示。表A1接地电阻要求序号接地网名称接地电阻口一般商土坡电阻率I调度通信综合楼152通信站(塔)5103独立避窗针1030A1.2调度通信综合楼内的通信站应与同一楼内的动力装里、建筑物避雷装置共用一个接地网。大楼及通信机房接地引下线可利用建筑物主体钢筋,钢筋自身上、下连接点应采用搭焊接,且其上端应与房顶避雷装置、下端应与接地网、中间应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接地母线焊接成电气上连通的笼式接地系统,如图A1所示。A1. 3位于发电厂、变电(开关)站的通信站的接地网应至少用两根规格
8、不小于40 mm X 4 mm的镀锌扁钢与厂、站的接地网均压相连。A1. 4接地体:A1. 4. 1接地体一般应采用镀锌钢材,其规格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来确定,一般应不小于如下数值。角钢:50 mmX50 mmX5 mm;扁钢:40 mm X4 mm;圆钢直径:8 mm;钢管壁厚:3.5 mm,主悯筋A1. 4.2接地体埋深(指接地体上端)一般不小于。. 7 m,A1调度通信综合楼接地系统笼式结构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宜埋没在冻土层以下;在水位较高的地区,接地体最好穿透到已知的水位上,以利用饱和区的水源。接地体之间所有的连接点均应进行搭焊接,焊接点(浇灌在混凝土中的除外)应进行防腐处理。Al. 4.
9、3对于土坡电阻率高的地区,当一般做法的接地电阻值难于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向外延伸接地体、改善土壤的传导性能、深埋电极、以及外引等方式。A1. 5通信机房建筑应有防直击雷的接地保护措施,在房顶上应敷设闭合均压网(带)并与接地网连接。房顶平面任一点到均压带的距离均不应大于5 m,DL 548-94A1.6通信机房内,应围绕机房敷设环形接地母线(简称环母线)。环形接地母线一般应采用截面不小于90 mm,的铜排或120 mm的镀锌扁钢。在机房外,应围绕机房建筑敷设闭合环形接地网。机房环形接地母线及接地网和房顶闭合均压带间,至少应用4条对称布置的连接线(或主钢筋)相连,相邻连接线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8 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548 1994 电力系统 通信 防雷 运行 管理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