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 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教育目的2 发现法3 课程4 教师专业发展5 骑士教育6 朱子读书法7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8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9 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10 简答“百日维新 ”中的教育改革措施。11 有研究根据教师的领导方式将教师分为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假如你是一名教师,你会选择哪种领导方式对待学生,为什么?12 论述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13 学记中的主要教学原则有哪些,试对其进行简要论述。14 说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改革的意义。2012 年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
2、育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历史上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目的有不同论述,大致可分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两类。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论;从个体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是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2 【正确答案】 发现法是指依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通过学生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
3、概念、定理、公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其“认知一发现” 说的学习理论提出的,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发现法的优点主要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发现法的缺点主要有:花费时间长;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缺乏经验的教师难于随机应变地解决学生所发生的问题,难于控制教学时间。3 【正确答案】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
4、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学科、英语学科。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课程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4 【正确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即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
5、展,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人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自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达成专业的成熟,使教师由新手型教师发展成专家型教师,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5 【正确答案】 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世俗封建主培养军人的教育,旨在把封建主子弟训练成身强力壮、剽悍勇猛、武艺精湛、虔敬上帝、忠于封建主、宠媚贵妇的职业军人,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骑士教育分三阶段实施,从出生到7、8 岁,为家庭教育阶段;7、8 岁以后至 14 岁,为礼文教育阶段;从 1421 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重在灌输服
6、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和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以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6 【正确答案】 朱子读书法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通过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读书的方法。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自己一生又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 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值得认真研究和参考。7 【正确答案】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
7、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首要动力。它包括对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和性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中任何一个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包括对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用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3)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指个体对友谊、爱情、归
8、属感、避免孤独等方面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4)尊重的需要该层次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5)自我实现的需要该层次包括对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和接受现实能力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
9、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自我实现就是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8 【正确答案】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它通过培养的人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不是教育自身的功能,而是教育培养的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发生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
10、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教育通过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合格的工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良好背景,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后劲。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现代教育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人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教育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重任。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新的科学技术。教育能够生产科学技术,还能将科学技术这种一般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教育能创造新的生产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11、2)教育的政治功能通过教育宣传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以及造成舆论等在政治斗争中,要巩固或推翻一个政权都必须造成舆论。要使政府制定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政策为群众所接受,也必须进行宣传,学校常常成为造成政治舆论的一个重要场所。通过学校,直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直接推动社会政治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斗争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积累参加政治活动的经验,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公民。通过教育制度,对政权的巩固起正面或负面作用一种教育制度一旦形成,它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12、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哪个国家,掌握政权的阶极都要通过教育来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政府所希求的政治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可以通过加强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受到有关的训练,形成新一代公民的良好素质,进而培养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的政治人才。(3)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文化。对前两种文化不仅要借助于物质实体的方式保存,还需要人的理解与传递。对于精神文化必须由对人的教育来完成。因此,教育成为文化保存和传递的主要手段。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传播的文化是有选
13、择的。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吸收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排斥与教育异向的文化因子。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这种作用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间。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方面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教师的出国访问、学术交流等;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创造,对旧的文化进行变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教育创造文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直接途径是教育直接
14、生产新的文化,包括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和新的科学技术;间接途径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教育通过传授人类精致的文化,培养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并将这种创造性的人才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去,直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从而实现文化的更新与创造。9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学制确立的依据包括:(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这是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先决因素。学校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只有社会剩余产品可以保证一部分人去从事脑力活动的时候,才能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
15、而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制度也日益完备起来。(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其制约。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具有等级性,由此产生不同等级的学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受教育权实际上是不平等的,突出表现为双轨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思想品德和健康水平,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3)人口状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同人口问题是分不开的。人口数量、人口的分布、人口的增长率以及人口的年龄结构,都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4)学生身
16、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切合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5)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国内外学制的历史经验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每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都有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育制度的确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沿革,又不能忽视吸取其他国家改革学制的有益经验。10 【正确答案】 1898 年 6 月 11 日宣布变法至 9 月 21 日的“百日维新“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推行新政,通过光绪皇帝,颁布了大批维新变法诏令。有关教育的改革有以下几点:(1)设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
17、学堂的设立,早在百日维新前就多有议论。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强调,京师大学堂尤应首先举办。按光绪帝的指令,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共分八章五十二条。该大学的宗旨为“ 欲培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 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为学生所必修,专门学每人各选一门。(2)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在百日维新中,光绪帝下诏,凡是国家的会试、省级的乡试及府县的童生考试,原来的八股文一律改为策论。此外规定,以后一切考试,取士要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士子为学,不可复蹈空言,更不以楷法好坏为标准。” 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还开设考试经世
18、致用的学问经济特科(法律、财政、外交、物理学),以选拔新政人才。(3)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提倡西学,筹办各级各类学校在百日维新中十分突出。光绪帝令各地书院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民间祠庙由地方官晓谕,改为学堂。这样各地旧有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与西学的学堂,省会的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城的书院改为中等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百日维新期间,还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奖励开设报馆,开放言论,书籍、报纸免税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虽以失败告终,但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2 西北 师范大学 教育 硕士 EDM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