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8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下列元素缺乏时,导致植物幼叶首先出现病症的元素是( )。(A)N(B) P(C) Ca(D)K2 能诱导果实发生呼吸跃变的植物激素是( )。(A)ABA(B) IAA(C) ETH(D)CTK3 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中,其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是( )。(A)快慢快(B)快 慢(C)慢 快慢(D)慢快4 植物细胞中质子泵利用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 H+,这一过程称为( ) 。(A)初级主动运输(B)次级主动运输(C)同向共运输(D)反向共运输5 植物叶片
2、中进行亚硝酸还原的主要部位是( )。(A)线粒体(B)细胞基质(C)液泡(D)叶绿体6 高等植物光系统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 )。(A)P 680(B) P700(C) A0(D)Pheo7 植物光呼吸过程中,氧气吸收发生的部位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B)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C)叶绿体和乙醛酸循环体(D)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8 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是( )。(A)680700 nm(B) 600680 nm(C) 500600 nm(D)400500 nm9 1molNADH+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 )。(A)4molATP(B) 3 mol ATP(C
3、) 2molATP(D)1molATP10 若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 CO2 摩尔数和吸收 O2 摩尔数的比值小于 1,则该组织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 )。(A)脂肪(B)淀粉(C)有机酸(D)葡萄糖11 某植物制造 100 g 干物质消耗了 75kg 水,其蒸腾系数为( )。(A)750(B) 75(C) 75(D)07512 下列蛋白质中,属于植物细胞壁结构蛋白的是( )。(A)钙调蛋白(B)伸展蛋白(C) G 蛋白(D)扩张蛋白13 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过程中,随着暗期的延长( )。(A)Pr 含量降低,有利于 LDP 开花(B) Pfr 含量降低,有利于 SDP 开花(C) Pfr
4、 含量降低,有利于 LDP 开花(D)Pr 含量降低,有利于,SDP 开花14 根据花形态建成基因调控的“ABC 模型”,控制花器官中雄蕊形成的是( )。(A)A 组基因(B) A 组和 B 组基因(C) B 组和 C 组基因(D)C 组基因15 未完成后熟的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ABA 和 GA 含量的变化为( )。(A)ABA 升高,GA 降低(B) ABA 降低,GA 升高(C) ABA 和 GA 均降低(D)ABA 和 GA 均升高16 把一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的体积、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如何变化?17 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18 简述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
5、动学说。18 将 A、B 两种植物分别放置在密闭的光照生长箱中,定期抽取生长箱中的气体样品,分析其中的 CO2 含量。以 CO2 含量对光照时间作图,得到右侧曲线图。据图回答:19 分析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20 推测两种植物的光合碳同化途径。21 请用另一种实验方法验证你的推测。22 论述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关性,并写出生产中控制根冠比的两种方法及其原理。23 论述植物抗旱性的机制。2008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必需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决定了元素在植物
6、体内的移动性和被利用性,而元素的移动性和被利用性决定该种元素的缺素症首先出现在植物体的部位。元素进入植物体内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不断分解,释放的离子移动性大、易被重复利用,该缺素症首先出现在植物体较老的组织或器官(如老叶)。植物体内典型的移动性大和易被重复利用的元素主要包括 N、P 、K 等。元素进入植物体内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元素的移动性小、不易被运输、不易被重复利用,该缺素症首先出现在植物体较幼嫩的组织或器官(如幼叶、幼茎),植物体内典型的移动性小和不易被重复利用的元素主要包括 Ca、 S、Fe、Mn、B 等。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随着果实的成熟进程,某些果实的呼吸速率最初降低
7、,至成熟末期突然升高而后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果实的呼吸跃变。呼吸跃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内源乙烯含量增加。跃变型果实有明显的乙烯大量产生,非跃变型果实的内源乙烯水平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其他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对呼吸跃变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能诱导果实发生呼吸跃变的植物激素是乙烯。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植物的生长实质上是细胞数目和体积的增加,因此,细胞分裂和伸长决定了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在植物一生的生长进程中,生长速率都表现出慢一快一慢的变化规律。生长速率的变化明显分为三个时期:开始时细胞处于分裂时期和原生质体积累时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细胞内合成大量物质,细
8、胞体积快速增大,达到最高点,细胞越多,生长越快;然后生长速率又减慢直至停止,此时细胞进入成熟、衰老时期。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离子跨膜运输与能量消耗相偶联以及发生跨膜运输的离子的运输方向与该种离子的电化学势梯度方向的关系,离子跨膜运输可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在离子的被动运输过程中,离子跨膜运输不直接消耗水解 ATP 的能量,离子运输的方向是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在离子的主动运输过程中,离子跨膜运输与消耗水解 ATP 的能量相偶联,离子运输的方向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植物细胞膜上由 H+-ATP 酶作用,利用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 H+的过程,称为初
9、级主动运输。由 H+-ATP 酶作用所建立的跨膜质子电化学势梯度所驱动的其他离子或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称为次级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实际上是一种共运输过程。根据两种物质被跨膜运输的方向,共运输分为同向共运输和反向共运输。同向共运输被运输的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向相同,反向共运输被运输的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向相反。因此,植物细胞中质子泵利用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 H+,这一过程称为初级主动运输。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植物的氮源主要是无机氮化物,以铵盐和硝酸盐为主。植物可直接利用吸收的铵态氮合成氨基酸,但硝态氮必须经过还原形成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植物根系从土
10、壤中吸收 进入细胞后被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还原为铵。在植物的根细胞和叶肉细胞中都存在还原硝酸根的酶系,当植物吸收少量硝酸根时,硝酸根在根细胞中被还原;当植物吸收大量硝酸根时,硝酸根被运至叶片叶肉细胞中被还原。在叶肉细胞中,硝酸根被还原为亚硝酸根的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亚硝酸根被运至叶绿体中再被还原为铵。硝酸根在根中的还原与叶中基本相同,在细胞质中进行硝酸根的还原,形成的亚硝酸根被运至前质体中再被还原为铵。因此,植物叶片中进行亚硝酸还原的主要部位是叶绿体。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类囊体膜上光合电子传递链是由光系统工、光系统和细胞色素b6f 复合体等单位组成的。光系统复合体多存在
11、于基粒片层的垛叠区,光系统主要由 PS反应中心色素 P680、捕光复合体 和放氧复合体等亚单位组成。当PS反应中心色素 P680 吸收光激发为 P680 后,把电子传到去镁叶绿素(Pheo),Pheo 是原初电子受体,原初电子供体是 Tyr(酪氨酸残基),给出电子的 Tyr 又通过Mn 聚集体从水分子中获得电子,同时使水分子裂解,形成分子氧和质子。光系统工复合体存在于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的非垛叠区,光系统工主要由 PSI 反应中心色素 P700、电子受体和捕光复合体 I 组成。PSI 的功能是将电子从 PC 传递给铁氧还蛋白。P700 是 PS 工的原初电子供体,原初电子受体是 A0,PS 工复
12、合体的电子传递途径是:P700A 0A 1FxFAFB。因此,高等植物光系统 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 P680。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不仅进行 CO2 的同化,而且存在依赖光的消耗 O2 释放 CO2 的反应,被称为光呼吸,也称为光呼吸碳氧化循环。光呼吸碳氧化循环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三种细胞器中完成。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中吸收 O2,在线粒体中释放 CO2。因此,植物光呼吸过程中,氧气吸收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光合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三大类。绿藻和高等植物的叶绿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13、,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藻胆素存在于蓝绿藻和红藻中,分别为藻蓝素和藻红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光谱,叶绿素的最强吸收区是波长为 640660nm 的红光和 430450nm 的蓝紫光。类胡萝卜素的最强吸收区是波长为 400500nm 的蓝紫光部分。从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和吸收光谱可以看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是红光和蓝紫光。因此,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是 400500nm 。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植物体内呼吸电子传递途径包括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途径、交替氧化酶途径和非线粒体的末端氧化途径。经交替氧化酶途径 NADH+H+脱下的电子只通过复合体工,只产生
14、1 个 ATP;FADH 2 经交替氧化酶途径不产生 ATP,大量能量以热的形式放出。因此,1molNADH+H +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 1molATP。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称为呼吸底物。呼吸底物在呼吸过程中释放的 CO2 的量和吸收 O2 的量之比称为呼吸商。呼吸底物不同,所释放的CO2 的量和吸收 O2 的量也有所不同。当呼吸底物为碳水化合物时,其呼吸商为1;当呼吸底物为油脂或蛋白质时,因油脂和蛋白质的含氧量较少,需要较多的氧才能被彻底氧化,其呼吸熵小于 1;当呼吸底物为多元有机酸时,因多元有机酸的含氧量较多,其呼吸熵大于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8 研究生 入学考试 植物 生理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