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 2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属于哪个工作阶段( )。(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四阶段(D)第一阶段2 环境影响评价选取非导则推荐的评价或预测分析方法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特征、评价范围、( ) 等分析其适用性。(A)影响方式(B)影响性质(C)影响强度(D)影响范围3 下列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 )。(A)实验法(B)矩阵法(C)网络法(D)叠图法4 下列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
2、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一一对应(C)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D)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值;反之,则相反5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 )步。(A)六(B)八(C)十(D)七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等级的划分,需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 )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等。(A)1 个(B) 13 个(C) 3 个以上(D)24 个7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
3、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 )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8 大气稳定度等级划分中地面风速系指( )。(A)距离地面 10m 高处,30min 风速(B)距离地面 1.5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C)距离地面 1.5m 高处,30min 平均风速(D)距离地面 10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9 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 l3 种主要污染
4、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 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 。(A)50,D 50(B) 50,D 10(C) 10,D 10(D)10,D 5010 大气环境评价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同时应说明( )。(A)主要污染物(B)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C)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D)受大气污染影响人口情况11 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A)8(B) 6(C) 10(D)412 某项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 20,最远影响距离为5k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
5、级(D)二级或三级13 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 0,至少在约 0、( )、( )、270方向上各设置 1 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60,240(B) 120,240(C) 60,180(D)90,18014 某水库平均水深 8m,水域面积为 30km2,其水域规模为( )。(A)大水库(B)中型水库(C)小型水库(D)一般水库15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 )。(A)排污口上游段、混合过程段和充分混合段(B)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初始段(C)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和混合下游河段(D)排污口上游段、充分混
6、合段和下游河段16 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 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17 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20m3s ,其水域规模属于( )。(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18 某三级评价项目,一般情况下,其河流水质调查应( )。(A)至少在枯水期(B)只在枯水期(C)只在平水期(D)只在丰水期19 水质调查时,选择水质参数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它能反映( )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 )。(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B)建设
7、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水域水质(C)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D)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20 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500m 处应设置一个( )。(A)控制断面(B)削减断面(C)参考断面(D)混合断面21 地面水环境评价时,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时,由( )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A)国家环保部门(B)地方环保部门(C)地方政府(D)国务院22 累计百分声级用于评价测量时间段内噪声强度时间统计分布特征的指标,指占测量时间段一定比例的累积时间内 A 声级的最小值,下列选项中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的是( ) 。(A)L 10
8、(B) L50(C) L90(D)Ln23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二级公路两侧区域属于( )声环境功能区。(A)4 类(B) 1 类(C) 4a 类(D)4b 类2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位于乡村区域的集镇执行( )声环境功能区要求。(A)0 类(B) 1 类(C) 2 类(D)3 类25 环境噪声监测要求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三种测点条件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对于测点选于一般户外的要求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 )m 以上。(A)10,1.5(B) 3.5,1.2(C) 10,1.2(D)3.5,1.52
9、6 某改扩建的中型建设项目,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在其拟建地周围 50m 内有一居住村庄,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一级或二级评价(D)三级评价27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铁路干线两侧” 是指车流量( )的铁道外轨( )外两侧的住宅区。(A)20 列h,50m(B) 20 列h,50m(C) 20 列d,30m(D)20 列d,30m28 声环境二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防治措施的( )。(A)最终降噪效果(B)达标分析(C)最终降噪效果或达标分析(D)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29 对于
10、交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声功率级(B) A 声级(C)等效连续 A 声级(D)A 计权声功率级30 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 )或是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 )时,声源可当做点声源处理。(A)大得多小得多(B)大得多大得多(C)小得多小得多(D)小得多大得多31 某建设项目处于声环境功能区 1 类地区,项目建设后评价范围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 4dB(A),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无法判定3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于 1995 年首次发布,HJ2.42009 为第( )修订。(A)二次(B)三级(C)一次(D)
11、四次33 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预测值为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 )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A)浓度(B)能量(C) A 计权声级(D)声源34 大气环境评价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 )个月以上。(A)3(B) 6(C) 2(D)135 大气环境评价中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要求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 )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A)3(B) 5(C) 10(D)2036 满足声环境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 )、侧向各( )的范围为评价范围。(A)28km,12km(B) 612km,24km(
12、C) 28km,24km(D)612km,12km37 对于噪声工作等级为一级的评价项目,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当敏感目标高于(含)( ) 建筑时,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A)15m(B) 18m(C)三层(D)六层3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属于( )建设项目。(A)一类或二类(B)一类(C)三类(D)二类3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 )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
13、。(A)高于(B)低于(C)一致于(D)不低于40 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 ) 的情况下进行。(A)0.75(B) 75以下(C) 75以上(D)141 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 ) 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A)生产车间边界(B)厂界(C)污染源排放口(D)最大落地浓度的落地距离42 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 )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
14、离。(A)计算结果的最大值(B)计算结果的平均值(C)污染物毒性最大者的计算结果(D)污染物排放量最大者的计算结果43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必须保证污染源的排放符合( ),同时最终环境影响也应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A)排放总量控制的有关规定(B)经济技术可行性(C)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D)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44 开发区区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应满足:( )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A)地方政府(B)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家和地方政府(D)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45 开发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时,根据( ),核查开发区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
15、限制性(防护)措施。(A)水污染防治法(B) 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C) 环境保护法(D)环境影响评价法46 环境风险评价一级评价应按标准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A)3km(B) 5km(C) 8km(D)10km47 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要求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 )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A)生产运行初期和中期(B)生产运行中期和后期(C)生产运行初期和后期(D)生产运行初期、中期和后期48 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 3 年)内兴建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模拟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