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装前表面处理;汽车涂装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装前表面处理;汽车涂装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装前表面处理;汽车涂装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装前表面处理;汽车涂装方法)模拟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1 简述化学除锈的注意事项 2 简述无污染循环除锈剂除锈。 3 磷化处理的分类有哪些? 4 溶液配制方法有哪些? 5 磷化方法有哪些? 6 简述影响磷化过程的因素。 7 常见的磷化故障及纠正方法有哪些? 8 常用去毛刺的方法有几种 ? 9 简述漂白剂的配方和使用方法。 10 简述填孔施工步骤 11 简述聚丙烯塑料的表面处理。 12 刷涂工作台如何维护保养? 13 木合梯如何维护保养? 14 扁形刷如何维护保养? 15 板刷如何维护保养? 16 扁形笔刷如何使用? 17 歪柄刷如何使用? 18 排笔刷如何使用? 19 排笔
2、刷如何维护保养? 20 简述刷涂操作特点。 21 简述刷涂操作注意事项。 22 简述浸涂槽的维护保养。 23 简述搅拌装置的使用。 24 简述搅拌装置的维护保养。 25 简述清除多余涂料装置的使用。 26 简述清除多余涂料装置的维护保养。 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装前表面处理;汽车涂装方法)模拟试卷 1答案与解析 1 【正 确答案】 1)除锈溶液都有强腐蚀性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溶液飞溅到皮肤和衣物上。工作时穿耐酸工作服、戴橡胶手套,以防烧伤。除锈过程中的各工序必须连续进行,中间不问断,否则会影响除锈的质量和效果。溶液的配方比例应严格控制,使用过程中水分会逐渐挥发,因此应随时加水调整。若配
3、比不当,会造成被处理件出现过腐蚀等事故,因此应定期对槽液进行化验分析并随时调整比例。尤其须按要求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并随时调整,遵守工艺制度。经热溶液处理的工件取出后应先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相反经常温酸洗的处理件,取出后 应先用冷水冲洗再用热水冲洗。冲洗必须干净,使金属表面无残液,否则会出现锈蚀。结构受力件酸洗后产生的氢脆,可放在 140 烘烤保温 1h脱氢来消除。 2)化学药品必须注意妥善保管 严禁将氧化剂、酸和酸酐混放在一起,彼此应隔开存放,防止因混放而引发的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化学除锈场地的设备应注意经常维护,减少化学除锈的蒸发气体对设备的腐蚀。 【知识模块】 涂装前表面处理 2
4、 【正确答案】 1)无污染循环除锈剂除锈的工作原理 它通过分解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锈蚀,破坏所有有助于氧化的媒介物 ,从而使金属表面达到干净无锈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金属表面形成完整的钝化微元,以阻止进一步氧化锈蚀,并为涂漆或电镀提供额外的附着点及洁净的附着面,而金属加工精度及各种性能均不改变。 2)无污染循环除锈剂除锈法的特性 (1)能彻底清除金属表面的锈蚀。 (2)可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防护膜,以达到防锈目的。 (3)可为涂漆、涂料或电镀层提供钝化、稳定的附着点 (面 ),使涂层与金属面更紧密地结合。 (4)对人体无害,可接触皮肤。 (5)可以回收,多次循环使用。 (6)不易燃,无污染。 (7)可
5、用自来水稀释后进行任何操作。 3)无污染循环除锈剂除锈法的使用范围 可用于电镀车间、汽车制造业、汽车维修业、机械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铁路工程、公共机构、罐头厂及炼油厂等。 4)无污染循环除锈剂除锈的方法 主要适于浸泡法和喷淋法。使用时,先往槽中加 50无污染循环除锈剂溶液,再用 1倍重量或体积自来水稀释并搅拌均匀。使用浸泡法时,常温下需浸泡10min 15min, 40 50 温度条件下浸泡 3min 5min即可。使用喷淋法除锈时。一般喷淋 30s 40s(50 55 )即可除净锈蚀。 工件经无污染循环除锈剂清除锈蚀后,再用清水浸洗 1min左右或用喷淋水洗30s左右。之后,将工件在常温条件
6、下浸入含量 30 35无污染循环除锈剂稀溶液中浸洗 2min(喷淋洗 30s)后取出,烘干或自干后即可涂漆或电镀。对于暂时不需涂漆或电镀的制件,可在无污染循环陈锈剂稀溶液中处理,干燥后可存放 10天15天,不会出现返锈现象。 【知识模块】 涂装前表面处理 3 【正确答案】 磷化处理有许多分类方法,工业上较通用的有如下几种: 1按磷化溶液组成分 按磷化溶液组成,以阳离子为主可分为锌系 (包括磷酸锌系、磷酸锌钙系、磷酸锌锰系 )、铁系和锰系三大类。 2按处理温度分 按处理温度可分为高温磷化 (90 98 )、中温磷化 (50 70 )、低温磷化 (20 30 )。 3按磷化膜重量分 按磷化膜重量可
7、分为次轻量级、轻量级、次重量级和重量级,见表 47。4按处理工艺可分 按处理工艺可分为浸渍式磷化、喷淋式磷化和涂刷磷化。 磷酸锌系、磷酸锌钙系、磷酸铁系磷化膜适用于作涂装底层,其中以磷酸锌系磷化膜应用最为广泛。磷酸锰系磷化膜主要用于满足润滑性和耐磨性的 要求。 【知识模块】 涂装前表面处理 4 【正确答案】 磷酸锌系磷化液有直接配制法和浓缩溶液配制法两种。 (1)直接配制法如原料为磷酸二氢锌时,首先按配方计算出各组分用量,将磷酸二氢锌和硝酸锌分别用少量水调和;然后将磷酸二氢锌调成糊状,在不断搅拌下溶于 40 50 的稀磷酸溶液中,再把硝酸锌溶入;最后加水到计算液面。 如用氧化锌作原料,需先将它
8、和 1: 1的稀硝酸反应,变为磷酸二氢锌,再加入其他组分 (如硝酸 ),最后加水至计算液面。 (2)浓缩溶液配制法:配制成初次处理用浓缩溶液 A和作为校正用的浓缩溶液 B两种,见表 4-10。浓缩溶液的制配方法,可参照直接配制法。配制处理溶液时,取 9份体积的浓缩液 A,加入 91份体积的水以稀释,所处理的总酸度应在 60点 80点的范围内。当酸度每少 1点,每 100L处理液可添加 108mL浓缩液 B予以调整补足。【知识模块】 涂装前表面处理 5 【正确答案】 较常用的磷化方法有浸渍法、喷淋法和涂刷法。 (1)浸渍法:按工艺流程,将工件顺序浸入磷化液槽中进行处理。大件可用吊挂方式,小件用篮
9、筐盛装,或用滚筒方式磷化。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温度可以较高。 (2)喷淋法:按工艺流 程,将工件传递到处理工位,在规定时间内,经受磷化液喷淋处理。设备较复杂,与浸渍法相比,磷化液浓度较低,瞬化时间较短。 (3)涂刷法:用刷子把磷化液涂刷到工件上进行处理,方法最简单,但劳动强度较大。各种磷化方法比较见表 4 13。【知识模块】 涂装前表面处理 6 【正确答案】 1磷化溶液的酸度 1)总酸度 提高磷化溶液的总酸度,磷化反应的速度快,且使磷化膜薄而细致。但总酸度过高,会使膜层过薄。总酸度过高时,可加入氧化锌来调整。总酸度过低,磷化反应速度慢,且膜层厚而粗糙。总酸度过低时,可加硝酸锌来调 整。 2
10、)游离酸度 磷化溶液游离酸度过高,磷化反应速度慢,成膜时间延长,且磷化晶体粗大多孔,耐腐蚀性能将降低,同时亚铁离子增多,溶液中的沉淀也将增加。游离酸度过高时,可用氧化锌、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和。加上述药品 0 5g L 1g L,游离酸度可降低 1点,若游离酸度无明显下降,则表明溶液中含有较高的磷酸锌盐,这时可采用稀释方法冲淡溶液。游离酸度过低,磷化膜薄,甚至不能形成磷化膜,这时可加磷酸二氢盐来调整。 2溶液组成的影响 1)锌离子 (Zn2+) 它能加速磷化反应,使磷化膜层较细致和呈现闪光。磷化溶液含锌离 子时,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使用,这对中温和常温磷化是很重要的。锌离子含量低时,形成的磷化膜疏
11、松和发暗。锌离子含量过高时,形成的磷化膜晶粒粗大,晶体排列紊乱,膜脆且白灰多。 2)二价铁离子 (Fe2+) 亚铁离子在高温磷化溶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并产生磷酸铁而沉淀,使磷化溶液浑浊,游离酸度升高,此时磷化溶液如不加校正便不能使用。而在中温和常温磷化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亚铁离子,则能提高磷化膜的厚度,以及机械强度和防腐蚀能力。磷化溶液允许的工作范围也较宽。但亚铁离子也易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沉淀出来,形成磷酸 铁后,溶液呈乳白色时,磷化膜质量低劣。若溶液中含有 0 01g L 0 03g L的一氧化氮,亚铁离子可以相对地稳定,这时溶液中含少量的 Fe(NO)2+络离子,呈棕绿色。当
12、溶液温度不超过 70 和含有一定量的锰离子及较高的硝酸根时,Fe(NO)2+络离子可以比较稳定。 磷化溶液中含亚铁离子量过高时,不仅使常温磷化膜防腐蚀能力降低,而且膜的耐热性能也会变差;使中温磷化膜晶粒粗大,表面浮白灰,防腐蚀能力降低。在中温磷化溶液中,亚铁离子控制在 1g L 3 5gL,常温磷化溶液中则控制在 0 5g L 2g L为宜。过 多的亚铁离子用双氧水可以除去,每消耗 30的双氧水 1mL和氧化锌 O 5g,可以降低亚铁离子约 1g。 3)锰离子 (Mn2+) 磷化溶液中含锰离子可以提高磷化膜的硬度、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使磷化膜结晶均匀、颜色加深,但在中温磷化溶液中锰离子含量不宜
13、过高,宜保持在 Zn2+: Mn2+=(1 5 2): 1,锰离子含量过高时,磷化膜不易形成。 4)五氧化二磷 (P2O5) 五氧化二磷可使磷化反应速度加快,使磷化膜致密和晶粒呈现闪光。它是由磷酸二氢盐产生的,其含量低时,膜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都较差,甚至磷化膜难于形成;含量 过高时,磷化膜附着力差,结晶排列紊乱,膜层表面白灰多。 5)硝酸根 (NO3-) 磷化溶液中含硝酸根,可以加快磷化反应速度,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磷化处理;且可提高磷化结晶的致密性。硝酸根在适当条件下能与铁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可使亚铁离子稳定,从而提高磷化膜的质量。硝酸根含量过高时,高温磷化膜变薄,中温磷化液中积聚过多的亚铁
14、离子,磷化膜恶化,常温磷化膜易出现黄色锈迹。 6)亚硝酸根 (NO2-) 亚硝酸根可使常温磷化反应速度加快,提高磷化膜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亚硝酸根含量过高时,磷化膜表面易出现白点。 7)氟离子 (F-) 氟离子起活化剂作用,可加速磷化晶核的形成,使结晶致密,耐腐蚀性提高,对常温磷化尤为重要。氟化物过多时,常温磷化溶液的使用寿命缩短,中温磷化膜表面常出现白灰。 8)杂质的影响 磷化溶液中含有硫酸根 (SO2-)、氯离子 (Cl-)、铜离子 (Cu2+)对磷化过程和磷化膜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硫酸根会减慢磷化反应速度,使磷化膜晶粒粗大多孔,白灰增多,耐腐蚀能力降低。磷化溶液中硫酸根含量应控制在 0
15、5g L以下,硫酸根含量过高时,可用硝酸钡沉淀,用 2 72g硝酸钡可沉淀出 1g硫酸根。氯离子氯的危害与硫酸根相似, 在磷化溶液中氯离子含量宜控制在 0 5g L以下,氯离子过高时,可用硝酸银沉淀,多余的银离子用铁置换去除。磷化溶液中含有铜离子时,磷化膜层发红,耐腐蚀能力降低,多余的铜离子可用铁置换去除。 3温度的影响 提高磷化处理的温度,可以加快磷化反应速度,且能提高磷化膜的附着力、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热性。但在高温时,亚铁离子容易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沉淀,影响溶液的稳定性。 4工件材质和表面状态的影响 高碳钢、中碳钢及低合金钢较容易磷化,且形成的磷化膜较厚、颜色较深,但结晶有变粗的倾向。低碳
16、钢磷化结晶较致密,膜颜色较浅, 在磷化前进行适当的酸浸蚀,可以大大提高磷化膜的质量。冷加工的工件表面有冷作硬化层,会影响磷化膜的均匀性和耐腐蚀性,磷化前应用强酸浸蚀、活化。 5酸洗的影响 (1)酸洗时常用缓蚀剂,以防工件表面过腐蚀。酸洗常用缓蚀剂若丁,因易吸附在工件表面,对磷化反应有抑制作用,不利于磷化膜的形成,因而磷化前的酸洗不宜用若丁作缓蚀剂。 (2)酸洗溶液中若含砷,酸洗速度将降低,工件酸洗后表面黑白不均匀,白色部分较难磷化。用塔室法和铅室法生产的硫酸常含有砷,当使用含砷硫酸酸洗时,可加入 0 1g L 0 2g L硫代硫酸钠使砷沉 淀去除。 (3)用磷酸锌系溶液磷化时,工件最好用机械法
17、除锈,若采用酸洗除锈时,磷化前应进行表面调整,以获得好的磷化效果。但用磷酸锌钙系溶液,则最好不用机械法除锈,而采用磷酸酸洗除锈,磷化前不必做表面调整。 6表面调整的作用 利用表面调整剂对金属表面进行调整,可以消除碱液除油或酸洗除锈等过程造成的表面状态的不均匀性,使金属表面形成大量极细的结晶中心,从而加快磷化反应速度,有利于磷化膜的形成。表面调整对于用磷酸锌系溶液进行磷化处理时,显得尤为重要。 表面调整剂有多种,如草酸溶液、低浓度磷酸钛溶液、稀疏酸铜或硫 酸镍溶液等都能起表面调整作用,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能形成难溶的磷酸钛胶体溶液。 【知识模块】 涂装前表面处理 7 【正确答案】 1磷化膜结晶粗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职业技能 试卷 汽车 维修 漆工 初级 涂装前 表面 处理 方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