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全民教育 2 知识结构 3 学业评价 4 社会化理论 二、简述题 5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 6 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7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8 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 9 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 三、案例分析题 9 请在下列任选二则阅读材料 (多做不加分 )进行分析论述。 要求: *至少用一个教育学原理 (心理学亦可 )进行分析。 *问题的分析可从某 一个方面切入,不必面面俱到,能阐述清楚即可。 *视点犀利,欢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必须有理论依据。 *抓住要点,条理清晰,文字简练
2、。 10 一个老美眼中的中国父母 这是近期在网上被热议的一篇文章,作者谭小熊是一个美国人, 目前在新东方学校任外教。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一切,也许更有助于我们来思考这个问题。 早在来中国之前,中国父母为孩子所做的牺牲就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结识了一位中国女士,为了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移 民加拿大,她的先生则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有一位朋友曾离开妻儿到中国学习,可仅仅两周之后,他就决定打好行李回美国了。他不能忍受隔着整个太平洋来思念家人。 等我来到中国之后,所见所闻更让我对中国父母的牺牲精神惊叹不已
3、。有个朋友刚买了新房正在装修,我问他打算怎么处理旧房,他毫不犹豫地说: “留给儿子 !”我瞠目结舌地看着他那年仅 3岁的小宝贝,心想:天哪,他什么时候才会用到啊 ! 美国的孩子年满 18岁后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父母,对他们来说,离开父母单独居住是证明他 已经独立的最重要的标志。 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有一段时间,我的一位同事兴奋得不同寻常,这不光因为他即将踏上红地毯,更因为他的父亲将为他的新房埋单。据我所知,他的父亲并不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大富翁,新房对老人来说是一笔极大的开支。然而老人认为买了房,儿子就能娶到更好的妻子,拥有更美满的婚姻。不仅他们,中国的许多父母都是如此,他们省吃俭用,把所有的
4、钱都存下来替儿女交学费、找工作、买房结婚、照顾孙子等等。实际上,年老的父母有权享受更好的生活。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他们更应该把钱用于健康和养老。 相 比之下,美国的父母更懂得享受生活,而不是为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在我年满 18岁可以挣钱支付学费后,我的父母就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在山区买了一片土地,建了自己的小屋。我和哥哥姐姐都常常收到父母寄来的照片,和他们分享居住在山间的快乐。我结婚的时候,我和我的新娘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礼物除了 30元钱,就只有一句关于婚姻的忠告:一对愿意向对方说 “我爱你 ”、 “对不起 ”和 “请原谅 ”的夫妻将会白头偕老。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中国的父母为孩子做了如此
5、多的牺牲呢 ?我想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让父母们认为必须 为孩子奉献一切。 二、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竞争很激烈,父母希望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三、中国父母们经历了太多动荡和不安,他们希望孩子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四、在中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在父母做了这么多牺牲之后,他们以及他们的孩子真的开心吗 ?美国父母是否太过自私,只为自己考虑 ? 根据我的观察,我还是更喜欢美国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们对孩子的爱是始终不变的,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享受自己的生活。 在我看来,中国父母这样做不仅浪费了金钱,也 扼杀了孩子的梦想。 无论如何,我都对中国父
6、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表示万分尊敬,这样的美德在西方国家是极受敬重的。但我仍禁不住要想,如果孩子并不需要,那他们这么做是否值得呢 ?如果孩子将来与他们反目,他们又为自己留下了什么呢 ? 新浪网 (2005.10.24) 11 男孩表现逊于女孩吗 ? 据工人日报报道,中国小学中 “阴盛阳衰 ”的现象非常普遍。现在上小学的许多男孩都有同样的感受:班上女孩很出色,而 自己却得不到老师的重视。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男孩和女孩生理和心理不同的发育特点,以及小学校中单一的评价机制导致的。 济南市的多家小学中,女孩学习成绩优秀的往往比男孩多,当班干部的也比男孩多,待人接物上更比男孩成熟。小学教育中男孩为什么
7、会落败呢 ?山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崔希云教授认为,这与男女孩不同的生理发育特点有很大关系。 她指出,一般女孩 8岁即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到 10岁。男孩在生理上晚发育两年导致其心理上不如女孩成熟;老师布置任务时,男孩往往不像女孩那样专注,所以不像女孩那样能将老师交代的事 办好。 崔教授举例说,比如写字,属于精细操作,需要神经发育完善才能完成,而男孩的神经发育也比女孩晚。 除了生理发育特点的不同外,不少专家认为男孩在小学中表现得不如女孩,还与中国目前小学的教育评价体制有很大关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理咨询室的王馥玲主任认为,男孩生性调皮好动,而女孩则文静听话,而老师喜欢的往往是听话的孩子。 中新网 (
8、2005.11.7) 12 大学少年班的争论 少年班 1978年 3月,在老一辈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下,在方毅等领导同志的支持推动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 少年班,截至目前,已招收 29期共 1134名少年大学生。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之后,国内十几所重点大学相继办起 “少年班 ”,但不久纷纷停办。 最近,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批学员回母校聚会,立即有媒体跟踪采访,披露了这个班上昔日大名鼎鼎的 “神童 ”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干政 “自我封闭 ”、谢彦波 “有心理问题 ”的不幸命运。 中科大少年班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于是 “少年班是培养人才还是
9、摧残人才 ?到底还要不要办下去 ”的讨论在校内外激烈地层开。 源自 “问题学生 ” 中科大少年班办学之争源于它的 “问题学生 ”: 近几年,经常有指责少年班学生 “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问题严重、人际交往困难 ”的文章见诸报端和网站,不时引发人们对少年班办学的争论。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曾提交了一份请求停办少年班的提案,很快有人站出来反对。 今年 3月, 19岁的少年班 2001级学生马丽丽 (化名 )窃取同学的国外大学邀请信事件公布后,立即被炒得沸沸扬扬,不久,有人以马丽丽事件为由头 否定少年班教育模式,一位网友的话代表了这部分人的观点: “反对把小孩子送去读大学,他们身心还未成熟就去接受高深的大学
10、教育,很容易犯错误。少年班该停办了。 ” 7月份,有媒体发表文章,对宁铂、干政、谢彦波的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 27年前这二人是红透大江南北的 “神童 ”,是全国亿万家庭教育孩子学习的榜样,国家和人民希望他们成为科学家,甚至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今,他们出家的出家,避世的避世,离大家的期望距离甚远。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又进行了一场 “少年班办还是不办 ”的争论。甚至连宁铂的同班同学也分成两振,一派认 为 “以自己的感受而言,中国不能没有少年班 ”,一派则认为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绝不会去少年班 ”。 少年班成才率高 据了解,科大少年班几乎每年都有 1至 3个 “问题学生 ”被退学,有的自控
11、力差、贪玩、学业跟不上,有的品行不端,还有的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有个别学生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休学。分管少年班工作多年的中科大副校长程艺说,这些现象在普通的大学班级同样存在,不是少年班的特有产物。不能因为少年班名气大就不允许它出问题,也不能仅仅因为出了少数 “问题学生 ”就怀疑它存在的必要性。从总体看,少年班学生在中科大优 秀学生中占很大比例。 据学校跟踪调查,少年班毕业生成才率非常高, 85%以上考取了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三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比例远高于本校普通本科生。其中数百名杰出人才活跃在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机构和经济领域,一般在 30岁左右就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发明原
12、子陷阱分析法的卢征大、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碳管的秦禄昌、世界上第一位认知学博士张家杰等国际知名的杰出人才都曾在中科大少年班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少年班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卿以他掌握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培养 科技人才的角度看,可以毫不惭愧地说,少年班成立至今,中国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哪个系有这样的成绩。 ” 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正确答案】 是指不分性别、年龄、种族等,全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从而提高全民的素质。满足每个人 (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 )的基本学习需要是全民教育的最终目标。 2 【正确答案】 是指人类的知
13、识在个体头脑中的内化状况,它包括知识单元的数量、质量、类别及其相互联系,也是一个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组合方式。 3 【正确答案】 是指以 国家的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科学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个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认知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4 【正确答案】 教育学中的社会化理论属教育经济学范畴,它试图从结构和功能方面解说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其基本观点是:教育的经济价值源于它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认知技能对经济的影响重要。 二、简述题 5 【正确答案】 素质教育的内涵应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从教育目标角度看,素
14、质教育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从教育功能角度看,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还应强调以下四方面:第一,主体性。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发展。第二,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第三,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第四,长效性。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 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地自主发展。 6 【正确
15、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智力理论进行批判。他认为: (1)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言语 /语言智力、逻辑 /数理智力外,还有视觉 /空间关系智力、音乐 /节奏智力、身体 /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 (2)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九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而且不同智力特点的人,其学习方法可能也是不 同的。 (3)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结构和认知过程都不同,因此在教授环节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上不能单靠所谓统一的标准,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
16、如搜集资料、推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展示、交流等过程。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使他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7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经维果斯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人完善,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活动包含四个因素,即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和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学习活动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要与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产生联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
17、意义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变化;二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不断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上完成有意义的 “建构过程 ”。 总之,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知识的建构决不是随意的,必须与他们切磋,以及和自己的经验 相联系,不断加以调整和修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白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 【正确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代表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进而代表品德发展的水平,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中包含着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6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学 原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