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doc(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第 15 章 第 1 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濉溪县大陈学校 王瑞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能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会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学习重点】 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以及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 【学习 难点 】认识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一 、自主探究 1、动物运动有什么意义? 2、列举动物的运动方式 .描述其运动特点 ,并举出相应的动物 . 二 、合作探究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
2、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 A奔跑 B蠕动 C行走 D飞行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 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 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
3、行走自如 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 雷达 6、草履虫借助( )运动;而蝙蝠的运动器官则是( ) A、刚毛 B、纤毛 C、翼膜 D、翅膀 7、 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 ( ) 2 A、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B、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D、以上三项均能 8、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请说出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 ) A、翅膀、奔跑 B 下肢、飞行 C、翅膀、飞行 D 下肢、奔跑 9、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蝗虫、章鱼、袋鼠 B、家燕、飞蛾、企鹅 C、狗、猫、大象 D、蝙蝠、青蛙、袋鼠 10、水生动物的运
4、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 A、游泳 B、爬行 C、行走 D、飞行 11、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12、草履虫的运动方式为( ) A 行走 B 爬行 C 游泳 D 漂浮 13、善于奔跑 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在生活在( ) A 开阔的大草原上 B 茂密的森林中 C 沼泽地中 D 崇山峻岭中 14、填空把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代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草履虫( ) 乌贼 ( )野鸭( ) 游蛇( ) 青蛙 ( )蝗虫( ) A、游泳 B、 爬行 C、 行走 D、飞行 E、跳跃 【巩固延伸 】 在竞走中 ,运动员奔跑就
5、为犯规 ,如你是裁判员你怎样判断动 员的动作是否犯规 ? 【课后反思】 3 第 2 节动物运动 的形成 【 学习目标 】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3、明确关节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性。 【 自主探究 】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 和 组成。 2、骨连结有三种形式: (如 )、 (如 )、 (如 ), 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3、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和 。关节面又分为 和 。其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作用是 。 4、骨骼肌包括 和 两部分,两端的是肌腱,中间的是 。 5、骨骼肌有受刺激 的特性。 6、屈肘 收缩, 舒张。 【 合作探究 】 1. 肱二头
6、肌属于 (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2. 骨骼 由 ( )组成。 A. 骨和骨连结 B. 骨和关节 C. 骨和骨骼肌 D.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3. 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二者均收缩 D. 二者均舒张 4. 骨骼肌分布时,至少要跨越几个关节 ?(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不一定 5. 颅骨间的连结属于 ( )。 A. 关节 B. 半活动的 C. 不活动的 D. 活动的 6. 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 ( )。 A. 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7、B.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 可以繁殖后代 D. 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运动 7. 脊椎动物的头部,惟一一块能活动的骨是 ( )。 A. 脑颅骨 B. 面颅骨 C. 上颌骨 D. 下颌骨 8. 下列动物中,没有关节结构的是 ( )。 A. 鲸 B. 蚯蚓 C. 丹顶鹤 D. 乌龟 9. 下面关于骨骼肌的 说法,错误的是 ( )。 A. 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B. 骨骼肌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 骨骼肌受到的刺激正常情况下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 D. 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4 10. 下列哪种结构与增加关节牢固性无关 ?( ) A. 关节软骨 B. 关节囊 C. 韧带 D. 关节外肌肉 11、下列
8、关于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的叙述,准确的是 ( )。 A. 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 B. 由骨骼、骨骼肌组成 A. 由骨骼、骨连接、骨骼肌组成 D. 由骨、骨连接、肌肉组成 12、某人右上肢瘫痪,是由于( ) A、肩关节和肘关节不够灵活 B、肌肉内的血管受损 C、支配由上肢的神经受损 D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受到损伤 13.右图是关节模式图和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 1)图中 是 _, 是 _,二者相对的面上有一层 ,是 _,具有减少 _,缓冲 _的作用,属于 _组织; ( 2) 是 _,由 _组织构成; ( 3) 是 _,内有少量 _,由 _分泌的。另外,关节囊外还有_。 ( 4)
9、由图可以看出,关节结构具有既 _又 _的特点。 ( 5)当你做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 ( 6)如果你直臂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 ( 7)以上事例说明 。 双臂放松,自然 下垂时,这两组肌肉都处于 状态,这能否反映上述规律? ( 8)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 ( 9)由图中可知道,肱三头肌的肌腱至少固定在( ) A、一块骨上 B、两块骨上 C、三块骨上 D、不能确定 ( 10)能使肘关节灵活的结构是图中的 。 14. 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 _、 _、 _、 _、
10、_、 _等,通过运动,动物能迅速改变自身的 _,以利于寻找 _逃避 和繁殖 _。 15.人体的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由 _、 _和 _三者协调的配合,在_支配和其他系统辅助下完成的。骨骼肌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推力,所以骨骼肌是 _分布的,作用 _。 5 16 章第 1 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 学习目标 】 1、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 的意义。 2、 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3、 通过对动物独特的行为的研究,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学习的兴趣、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 重点与难点 】 1、动物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 2、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
11、为。 【 学法指导 】 一 、自主探究 1.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学 P96 页 p98 社会行为上面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 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和。 (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 3)、动物 的学习行为: ( 4)、阅读材料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呢?哪些是学习行为呢? ( 5)、阅读材料中的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 6)、在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的实验中的三个问题你能回答吗?赶快回答吧!加油! 2、请同学们阅读 p98 社会行为 p100 完成以下问题。 ( 1)、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 2)、特征:群体内有明显 成员间有明确 群体内有明显 (3)、群体信息
12、交流:动物进行分工合作时利用、动作、传递信息。 ( 4)意义 :利用控制 二 、合作探究 : 1、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获得途径 适应特征 进化趋势 2、社会行为( 1)、特点 a b. c. (2)举例: 【课堂检查】 6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殖行为的是( ) A 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 羊抵架 B 两只公鸡争斗 C 雌性蚕蛾释放特殊物质招引雄性蚕蛾 D 一条蛇向一只青蛙进攻 下列各项中,属于觅食行为的是( ) A 猩猩用树枝取食蚂蚁 B 松鼠将蘑菇挂在树枝上 C 牛吃进的草料暂时贮存在胃里 D 狗熊吃饱喝足准备过冬 下列哪项不属于防御行为( ) A 羚羊见
13、敌害逃跑 B 有的蝴蝶不动时像树枝 C 黄鼬释放臭气 D 雄羚羊识别雌羚羊 变 色 龙 为 适 应 周 围 的 环 境 而 变 换 皮 肤 的 颜 色 , 这 种 行 为 是 ( ) A 有利于掩护自己,便于取食 B 有利于逃避敌害 C 属于防御行为 D 以上三项都是 鸟类占领巢区、筑巢、求偶、孵卵的行为是() A 生殖行为 B 学习行为 C 迁徙行为 D 亲热行为 6、今年的国庆节,王岩同学在青岛的“海底世界”看到海豚的顶球表演,海豚的这种行为属于( ) A.适应行为 B.经验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7、除哪种动物外其余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 ) A.蜜蜂 B.蚂蚁 C.蝗虫 D.
14、白蚁 8、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 密封的舞蹈动作 B 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 C 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D 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课后反思】 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和。 2、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和获得的。 7 第 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 1课时) 【 学习目标 】 1、能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 2、能举例说明动物行为 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 学习重点 】 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意义。 【 学习难点 】 分析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 学法指导 】
15、阅读教材 P26 29,勾画重点 一、自主探究 1、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先天性的 和后天性的 , 和 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2、美洲狮捕到猎物后,先饱餐一顿,然后把剩下的部分藏在树丛中,第二天再回来吃,一连数日,吃完为止,这属于 行为。 3、动物的领域大小不同,它们通常使用姿态、 、 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 4、 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这种行为称为 。 5、自然界中每一种动物都有一系列的行为来防御捕食者的捕食,这些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就属于 。 二、合作探究 阅读分析课本 P26-29,组内讨论,动物的取食行为、
16、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对动物生存和 生殖的意义,做好疑难问题标注。 三、展示点评 各组以板书形式在各组相应位置展示合作探究讨论结果。 四、小结及巩固记忆 整理知识结构并记忆 【 课堂检测 】 1、人类养蜂取蜜,主要利用了蜜蜂的 ( )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8 2、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断落部分还能做屈曲运动。蜥蜴的这种行为是动物的 (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领域行为 D.防御行为 3、下列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 A.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正在盘旋时,飞快跑回洞穴 B.长颈鹿踢狮子的头 C.一群蚂蚁将一条毛虫的尸体拖进蚁穴
17、D.枯叶蝶像一片枯叶 4、初春的一天,树林里的黄莺发出美妙的歌声,这是 ( ) A.黄莺歌唱美好的一天 B.确认领地的领域行为 C.保卫自己的防御行为 D.相互争斗的攻击行为 5、下来哪项属于攻击行为 ( ) A.乌鸦遇到猛禽,结群共同对付侵犯者 B.黄鼬放出臭气,赶走敌害 C.两条狗为一块骨头而相互撕咬 D.猛禽追逐弱小动物 6、动物的攻击行为有利于 ( ) A.个体的生存 B.种族的延续 C.个体的 发育 D.A和 B 6、小狗一边走一边撒尿是 ( ) A.领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 【 课后反思 】 9 第 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 2课时) 【 学习目标
18、 】 1、能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 2、能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 学习重点 】 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的意义。 【 学习难点 】 分析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 学法指导 】 阅读教材 P29 33,勾画重点 一、自主探究 1动物的繁殖包括 、 、 、 、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2、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也有许多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这些行为称为 。 3、科学研究表明, 是存在的,它是以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4、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群居在一起,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就是 行为。具
19、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例如有 、 等。 二、合作探究 1、阅读分析课本 P29-33,组内互助交流,讨论动物的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对动物生存和生殖的意义,做好疑难问题标注。 2、 P33思考与练习做在课本上。 三、展示点评 各组将 “ 合作探究 ” 以板书形式展示在各组相应位置,组间点评。 四、小结及巩固记忆 整理知识框架,并识记。 【 课堂检测 】 1、繁殖季节,雄孔雀频频在雌孔雀面前 “ 开屏 ” ,这是繁殖行为中的哪一种行为 ( ) A.交配 B.占领繁殖空间 C.求偶 D.育雏 2、冬天来临,燕子带着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属于 ( ) 10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 为 C.社群行
20、为 D.节律行为 3、杜鹃将卵产在大山雀的巢内,靠大山雀喂养幼鸟,大山雀充当杜鹃幼鸟的 “ 养母 ” ,这种现象是杜鹃的 ( ) A.攻击行为 B.节律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4、下列动物种群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 A.蜜蜂群体 B.蛔虫群体 C.白蚁群体 D.蚂蚁群体 5、下列动物中,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 ) A.青蛙 B.狮子 C.蚯蚓 D.老虎 6、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道: “ 几处早莺争暖春,谁家春燕啄春泥 ” ,这 句是反映了鸟类繁殖过程中哪一行为 ( ) A.筑巢 B.求偶 C.孵卵 D.育雏 【 课后反思 】 11 第 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
21、学习目标 】 1、知道四位动物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用的方法; 2、知道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 【 学习重点 】 知道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 学习难点 】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与联系。 【 学法指导 】 阅读教材 P35 36,勾画重点 一、自主探究 1、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就是 。 2、研究者对研究对象都施加 了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些研究方法都是 。 3、法布尔研究昆虫用的方法主要是 法。 4、费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主要用的是 法。 5、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主要用的是 法。 6、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用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