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7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双重预防机制安全培训班,主办:深圳巴士集团第二分公司 承办:深圳市城市交通协会,讲师:王彦军,17:15,目录,目录,1、安全,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一种过程和状态,17:15,2、事故原因,深圳市金安宏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8/10/10,10万,在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导致交通肇事占事故总数的90.4,造成的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数90.3。,2.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因超速行驶(14.06%)、违法占道行驶(4.76%)、违法 会车(4.40%)、酒后驾驶(4.21%)、疲劳驾(2.16%)、违法超车(3.36%)、违法装载(2.78%)等违法行为造成死亡的
2、,占死亡总数的36%以上。,2.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来源于违法行车、无德驾驶。具体表现在:不遵法行车、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差、无职业道德。,2.2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人的素质有直接关系。目前在道路上驾驶车辆的驾驶人中,有相当部分驾驶人法制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行车经验不足,安全知识贫乏。驾驶车辆违法行为严重,从而加剧了道路交通秩序乱、交通拥堵的局面,严重的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有序。因此,避免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要从提高驾驶人安全意识、法制观念、职业素质和技术
3、水平做起。,2.2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18/10/10,3、海因里希法则,4、安全与事故隐患的关系,2018/10/10,目录,1、出台背景,1、出台背景,1、出台背景,1、出台背景,1、出台背景,1、出台背景,1、出台背景,2、危险源、隐患、事故关系,3、双重预防机制、三道防火墙,从事故隐患的定义: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管理上的缺陷,4、事故隐患排查,直观经验法:该方法是指依靠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评价对象的危险性和判断出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 基本分析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对照危害分类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确定本
4、项作业活动中的具体安全隐患。 工作安全分析法:该方法是把一项作业分成几个作业步骤,排查整个作业活动每一步骤中的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表法: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排查出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质量标准化法:安全质量标准化对设备、现场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行打分考评,隐患的排查可以参照考评表进行,考评表中不合格的项目的就是安全隐患。,5、事故隐患排查基本方法,(一)因果性(二)随机性(三)潜伏性(四)可预防性,6、事故的特征,格雷厄姆金尼法 又称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用来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相关的三种因素指标之积来评
5、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2)人体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E); 3)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C)。作业条件危险性:DL E C,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若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其概率为1。但在考察一个系统的危险性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值定位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值定为10;在这两者之间
6、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相应地确定几个中间值,见表1.,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表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值,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E)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此,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规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关于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见表2。,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表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7、作业条件
7、危险性评价法(LEC),3)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C)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宽广。因此将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为1,把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在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列出表3所示的可能结果的分值。,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表3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确定风险等级(D):DLEC 风险性分值,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目录,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责任,1)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重 预防 机制 培训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