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P48).ppt
《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P4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P48).ppt(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P48),4)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3)具有贮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2)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 精确的自我复制,给你以下生物,你认为选择哪些生物作实验材料较好?为什么?,T2噬菌体,英国格里菲思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928年,R型菌 (菌落粗糙、无毒性),S型菌 (菌落光滑、有毒性),多糖类荚膜 (具有保护作用),菌落:单个微生物繁殖到一定程度可形成肉 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 生长群体,S型菌,R型菌,病死,生活,S型菌,病死,生活,R型菌,加热杀死,格里菲斯的肺炎双
2、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实验和 能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和 能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中小鼠死亡原因是什么?S型菌从哪里来? 4、以上实验能分析得出什么结论?,S型菌+小鼠小鼠死亡 R型菌+小鼠小鼠活 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活 加热杀死的S型菌+R型菌+小鼠小鼠死亡,有S型菌,思考 :,思考:要确认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实验的关键思路是什么?需要具备怎样的技术?,从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抽提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肺炎双球菌混合观察,R型菌是否有转化成S型菌,需要具备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提出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的手段。涉及细菌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
3、,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944年,思考:为了进一步证明DNA使细菌发生转化,还可进行 什么样的实验?,S型菌的DNA+DNA酶,艾弗里的实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果。1、虽然已经有科学家证明了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但人们仍然认为遗传与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有关。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其中20种氨基酸不同的排列组合将是各天文数字,可以作为一种遗传信息,且在不同生物体中,同源蛋白之间在结构特异性上叶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DNA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只有4种不同的碱基,人们一度认为不同种的有机体的核酸只有微小的差异,因而形成一种观念,基因和染色体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2
4、、人们认为转化实验中的DNA并未能提的很纯,还附有其他物质,可能正是这些少量的特殊蛋白质在起转化作用3、也有人认为即使转化因子确实是DNA,但DNA也可能只是对荚膜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化学效应,而不是充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实 验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1、结构:2、营养方式:,资料:T2噬菌体DNA比例为40%,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比例60%,组成元素是C、H、O、N、S等。,想要研究DNA和蛋白质,对什么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最好?,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及结果,35S标记的噬菌体,32P标记的噬菌体,1.感染,2.搅拌,3.离心,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
5、高,+,+,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1.实验目的?该实验所用方法的名称?2.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能否同时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能否用14C和18O标记?3.如何将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4.实验过程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成分?,间接的将蛋白质和DNA区分离,分别观察他们的作用。不能同时标记,不能用14C和18O标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同位素示踪法,分别用带有35S和32P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5. 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哪里?说明什么问题?6、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哪里?这一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NA 遗传物质 间接 证据 P48 PPT
